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精粹

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精粹

《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精粹》 從搜狐到新浪再到京東十餘年實踐經驗總結而成的PMBOK實踐版,理念原則、思路方法、技術工具、實戰案例,值得各種項目管理者借鑑 杜炎 著 ISBN 978-7-121-33376-7 2018年3月出版 定價:69.00元 340頁 16開

編輯推薦

深度學習/Python/機器學習/算法/區塊鏈等項目快速發展的今天

大大小小創業項目此起彼伏,無人不是項目經理不只是一句口號

網際網路領域的項目管理確實正在引領整個項目管理行業的發展

這是一本網際網路時代不可多得的項目管理實踐精粹

其中不僅濃縮了作者十餘年一線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經驗

全景式地展現了項目管理實踐過程的核心要點

還有作者對於項目管理本質的深入理解與解讀

比如人生項目/PMO/干係人/會議管理/真正的敏捷等

高效項目管理方法對於過好人生及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都有幫助

這是一本乾貨滿滿、很“硬”很實在的書

不論你是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還是互動設計師、視覺設計師、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甚至是還沒畢業但想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的學生,都有必要好好讀讀這本書

內容提要

一家公司想要做好一個項目並不難,難的是能夠同時把全部現行項目都做好。做好項目管理,能夠讓一批項目持續成功。理解項目管理,能夠讓你的工作更加順暢。

《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精粹》重點突出實踐特色,以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實踐為主線,全面地講述了項目管理的核心知識套用、關鍵實踐做法,以及作者在十多年項目管理實踐中的心得體會。每一部分內容都經過作者的精心雕琢,可謂真正的“實踐精粹”。主要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項目管理總體概要、高度延伸、項目經理入行與進階修煉、PMO總體概要與實踐精髓、項目干係人管理、項目管理過程持續改進、敏捷項目管理探索,以及不一樣的項目管理實踐等項目管理熱門話題。同時,在每一章中都包含了與之相應的真實實踐案例,在每個實踐案例中重點介紹其關鍵實踐做法,以便於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本章中的核心知識套用,並結合自身情況將其融會貫通。

《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精粹》的讀者對象不僅包括IT及網際網路行業的項目經理、敏捷教練、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視覺設計師、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和運維工程師等各角色人員,還包括各職能經理、項目負責人和公司高層管理者。同時,對於非IT及網際網路行業的項目管理從業者,或者對項目管理有興趣並想學習、了解的朋友,或者將來想轉型從事項目管理相關工作的朋友來講,《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精粹》的內容及核心思想也同樣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借鑑價值。

目錄

專家力薦 /XII

推薦序1 /XVIII

推薦序2 /XXII

自序 /XXIV

第1章 項目管理就在你身邊 /1

1.1 一切皆項目 /2

1.1.1 什麼是項目 /2

1.1.2 項目的特徵 /3

1.2 項目管理時代 /5

1.2.1 什麼是項目管理 /5

1.2.2 項目管理知識領域 /6

1.2.3 如何學習項目管理 /7

1.3 生活項目管理 /11

1.3.1 做營養早餐 /11

1.3.2 第一次約會 /16

1.4 人生項目管理 /21

1.4.1 項目管理人生 /21

1.4.2 管理人生項目 /21

1.5 本章小結 /26

第2章 項目管理高度延伸 /28

2.1 網際網路項目 /29

2.1.1 什麼是網際網路項目 /29

2.1.2 網際網路項目演進趨勢 /30

2.1.3 做項目與做產品的比較 /31

2.2 項目集與項目集管理 /32

2.2.1 什麼是項目集 /32

2.2.2 什麼是項目集管理 /32

2.2.3 項目集管理套用簡介 /33

2.3 項目組合與項目組合管理 /34

2.3.1 什麼是項目組合 /34

2.3.2 什麼是項目組合管理 /35

2.3.3 項目組合管理套用簡介 /36

2.3.4 項目、項目集與項目組合比較 /39

2.4 組織級項目管理簡介 /41

2.4.1 什麼是組織級項目管理 /41

2.4.2 為什麼需要組織級項目管理 /42

2.4.3 組織級項目管理的生活案例 /44

2.5 組織對項目管理的影響 /48

2.5.1 企業文化對項目管理的影響 /48

2.5.2 組織結構對項目管理的影響 /49

2.5.3 組織戰略與項目管理的關係 /55

2.6 本章小結 /55

第3章 帶你入行項目經理 /57

3.1 我是項目經理 /58

3.1.1 認識項目經理 /58

3.1.2 相伴苦樂年華 /59

3.2 項目經理的角色與職責 /61

3.2.1 項目經理角色 /61

3.2.2 項目經理職責 /62

3.3.3 遊走於各方之間 /63

3.3 項目經理選人用人 /64

3.3.1 最愛“三合”人才 /64

3.3.2 選人用人策略 /67

3.4 招聘廣告深度揭秘 /69

3.4.1 學習研究招聘廣告 /69

3.4.2 工作職責深度揭秘 /72

3.4.3 任職資格深度揭秘 /74

3.5 項目經理簡歷絕招 /76

3.5.1 簡歷結構與類型 /76

3.5.2 點亮簡歷的誘惑 /81

3.6 本章小結 /84

第4章 項目經理進階修煉 /86

4.1 項目經理的領導力 /87

4.1.1 領悟領導力 /87

4.1.2 領導力藝術 /89

4.2 項目經理的影響力 /96

4.2.1 感悟影響力 /96

4.2.2 提升影響力 /97

4.3 威·逼·利·誘組合 /103

4.3.1 威 /103

4.3.2 逼 /104

4.3.3 利 /105

4.3.4 誘 /106

4.4 加·減·乘·除組合 /110

4.4.1 加 /110

4.4.2 減 /111

4.4.3 乘 /112

4.4.4 除 /113

4.5 本章小結 /115

第5章 PMO,掀起你的蓋頭來 /117

5.1 我眼中的PMO /118

5.1.1 什麼是PMO /118

5.1.2 PMO誕生背景 /119

5.1.3 PMO成熟度演進 /121

5.2 PMO使命擔當 /125

5.2.1 PMO價值使命 /125

5.2.2 PMO職責擔當 /127

5.3 PMO實踐精髓 /128

5.3.1 以組織戰略實現為依歸 /128

5.3.2 培養職業項目經理隊伍 /132

5.3.3 先提供價值再收穫價值 /135

5.3.4 建立健全項目管理文化 /138

5.4 本章小結 /140

第6章 項目干係人管理 /143

6.1 認識干係人 /144

6.1.1 什麼是干係人 /144

6.1.2 干係人分類 /145

6.2 干係人管理四步法 /147

6.2.1 干係人管理四步法概述 /147

6.2.2 干係人管理四步法實踐 /150

6.3 干係人管理四象限策略 /155

6.3.1 干係人管理四象限策略概述 /155

6.3.2 干係人管理四象限策略實踐 /157

6.4 管理干係人期望 /163

6.4.1 化解干係人衝突 /163

6.4.2 提升干係人滿意度 /172

6.5 本章小結 /174

第7章 項目管理過程持續改進 /176

7.1 項目管理過程精要 /177

7.1.1 項目過程與結果 /177

7.1.2 項目管理過程組 /178

7.1.3 項目管理過程資產 /183

7.2 過程協作模式改進 /186

7.2.1 最佳化項目流程 /186

7.2.2 追求信息對稱 /192

7.3 過程行為模式改進 /198

7.3.1 會議管理改進 /198

7.3.2 切莫貪多求全 /207

7.4 本章小結 /208

第8章 敏捷項目管理探索 /211

8.1 敏捷+項目管理 /212

8.1.1 認識敏捷項目管理 /212

8.1.2 我是敏捷教練 /215

8.2 Scrum敏捷項目管理基礎 /218

8.2.1 Scrum套用簡介 /218

8.2.2 Scrum實踐的“三三五五” /219

8.3 用戶故事的故事 /223

8.3.1 認識用戶故事 /223

8.3.2 用戶故事拆分 /225

8.3.3 用戶故事估算 /228

8.4 走向敏捷項目管理之路 /233

8.4.1 組織級敏捷(項目管理)導入 /233

8.4.2 單個特性團隊的單項目模式 /237

8.4.3 多個特性團隊組合的多項目模式 /240

8.5 本章小結 /241

第9章 不一樣的項目管理實踐 /243

9.1 經典會議實踐 /244

9.1.1 卓有成效的每日站會 /244

9.1.2 溫故而知新的總結會 /248

9.1.3 經典會議實踐案例 /252

9.2 項目規劃實踐 /261

9.2.1 產品Backlog梳理 /261

9.2.2 版本規劃實踐精粹 /264

9.2.3 疊代規劃實踐精粹 /266

9.2.4 項目規劃實踐案例 /270

9.3 項目管理承載工具 /278

9.3.1 JIRA因你而變 /278

9.3.2 JIRA套用實踐 /282

9.4 本章小結 /288

附錄A 項目管理成熟度診斷方法 /290

附錄B 項目管理度量方法 /301

附錄C 項目經理素質修養 /306

案例目錄

【案例1】做營養早餐過程中的項目管理智慧 /11

【案例2】第一次約會的項目管理智慧 /17

【案例3】人生項目的管理智慧 /22

【案例4】某雜誌出版與網際網路項目的項目集舉例 /32

【案例5】某雜誌出版的項目集管理舉例 /33

【案例6】網際網路項目的項目集管理中內部和外部變更管理舉例 /33

【案例7】某大型綜合企業集團內部可能設立的項目組合和網際網路項目的

項目組合舉例 /34

【案例8】“成家立業”的項目組合管理舉例 /35

【案例9】某網際網路社交媒體平台信息流產品的項目組合管理 /37

【案例10】某家庭投資理財規劃設計與實施中的組織級項目管理智慧 /45

【案例11】由企業文化所形成的某種制度對項目管理的影響 /49

【案例12】這就是合作的力量 /65

【案例13】國內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項目管理相關職位的招聘廣告 /70

【案例14】項目經理求職簡歷的模板樣式結構 /78

【案例15】從“鐵達尼號”開始領悟領導力 /87

【案例16】跨部門項目資源協調中的項目經理領導力藝術 /93

【案例17】法定權力的時間約束性舉例 /98

【案例18】運用參照權力,快速提升項目經理的影響力 /99

【案例19】攻心為上,項目經理化解團隊成員工作表現下降的問題 /101

【案例20】“利”字當頭,推動跨部門合作項目走向成功 /105

【案例21】運用威·逼·利·誘組合推動即將被中止的項目前行 /107

【案例22】光榮的荊棘路,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PMO成熟度的演進發展 /122

【案例23】以組織戰略實現為依歸,高效開展PMO工作實踐 /129

【案例24】PMO在項目經理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培養 /133

【案例25】提供價值,PMO幫助UED制訂項目產出物的交付工作行為規範 /135

【案例26】分享與傳承,PMO建立定期分享會機制、創辦內部電子雜誌 /139

【案例27】干係人管理“四步法”在某大型網際網路紅包項目中的實踐 /151

【案例28】干係人管理策略在項目管理工具推廣實施專項中的實踐 /157

【案例29】不畏艱辛,巧妙化解項目執行中的干係人衝突 /164

【案例30】某網際網路項目從立項到上線,典型的項目管理過程簡介 /181

【案例31】某網際網路項目從立項到上線,項目管理過程資產的積累 /184

【案例32】某網際網路公司項目流程改進,從線性流程到交叉流程的最佳化 /187

【案例33】講真話的力量,勇敢做自己 /193

【案例34】由項目過程信息失真、不對稱引發的項目失敗 /194

【案例35】有效處理會議中的無休止爭執,做到“議而決、決必行” /198

【案例36】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重點項目評審會改進 /201

【案例37】從燒開一壺水的智慧來感悟敏捷項目管理 /214

【案例38】某社交媒體平台產品“轉評帶圖”項目的用戶故事拆分 /227

【案例39】某社交媒體產品“轉評帶圖”項目的用戶故事估算 /233

【案例40】多圖上傳和多圖Feed展示項目的每日站會 /252

【案例41】多圖上傳和多圖Feed展示項目的總結會 /256

【案例42】某社交媒體平台產品客戶端版本的項目規劃綜合實踐 /270

【案例43】某網際網路項目團隊,項目管理成熟度診斷方法的實踐 /293

作者簡介

杜炎

目前就職於京東集團,擔任項目管理專家、敏捷教練、敏捷專家委員會成員。

曾先後就職於搜狐集團、新浪集團等中國很受尊敬的網際網路企業,主要負責項目管理、總體項目運作管理體系建設等工作。在搜狐集團工作五年多的時間裡,曾因幫助公司在項目管理制度體系構建、流程規範落地、項目管理工具鏈的探索套用及其實施推廣、公司戰略級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及其目標達成,以及在項目管理部部門管理、運作等方面取得的出色業績,而先後分別榮獲搜狐集團年度“最佳貢獻獎”、“最佳團隊獎”和“最佳敬業獎”等獎項。

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項目管理髮展論壇主題演講嘉賓、2016年中國IT項目管理大會主題演講嘉賓。在網際網路項目管理、敏捷改進和項目管理工具鏈的探索套用及其實施推廣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曾在《程式設計師》雜誌發表過多篇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項目管理實踐類文章,例如《項目管理能力提升四要素》和《高效能團隊協作的JIRA實踐》等。

目前主要專注於網際網路領域多團隊多項目組合的項目管理實踐、組織級敏捷轉型和敏捷改進,並希望在推動組織級敏捷轉型和敏捷改進等方面有所突破。

杜炎擁有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理學學士學位。

媒體評論

項目管理培養正確做事的戰略執行力,是有效整合資源、又好又快交付價值的最佳手段。網際網路產品的成功背後,項目管理至關重要。本書以網際網路產品研發的項目管理實踐為核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作者杜炎在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思路方法、實踐做法、遇到的典型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項目管理實踐精粹,非常值得一讀。作者杜炎將自己多年在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方面的個人經驗、體會和感悟,以寫書的形式,系統性地沉澱、總結和提煉,並積極分享給大家,實現價值分享和價值傳遞,為我們提供了有價值、有意義的項目管理實踐參考,慢慢領悟並深入實踐,一定有所受益。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向群

本書喊出“人人都是項目經理”的口號,這也是本書的一個亮點——本書將項目管理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使讀者閱讀本書輕鬆自然,而且容易理解項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書中將“項目經理”定位於“大服務”的提供者,強調與團隊成員抱成一團,幫助團隊解決問題、拉通全流程的價值鏈,這些都體現了現代項目管理的精髓,也符合敏捷項目管理的優秀實踐。全書案例豐富、文字生動、風趣又不失精彩,凝聚了作者近三年的辛勤耕耘,值得我們珍惜,慢慢從中體會它所展示的網際網路項目管理之道。

同濟大學軟體學院教授 朱少民

我們很多人都是誤打誤撞進入項目管理領域的。有的是因為技術能力突出,有的是溝通協調能力強,從而被委以重任。不管是因為什麼,初做項目時,我們基本是一頭霧水,全靠一張項目計畫進度表打天下,很多工作做得不盡如人意,有的時候能正常交付都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開始接觸和學習系統工程、PMP這些舶來品。基本一輪學習下來,學的時候好像挺清晰,等到了實踐中,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這十幾年,項目管理相關的書籍越來越豐富,但它們要么是舶來品,要么是學院派的作品,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書很稀缺。特別是現在網際網路行業和敏捷相關實踐能夠結合進來的項目管理的書,就是我們廣大的項目經理所需要的。

放在我們面前的這本書,就是來填補這個空白的。作者杜炎用簡潔輕鬆的筆觸,把自己多年對項目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娓娓道來,使我們感到耳目一新。從搜狐,到新浪,再到京東,作者杜炎在網際網路領域從事項目管理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其中有無數值得我們回味的故事和值得我們珍惜的項目管理經驗,如今,作者杜炎把它們總結、提煉、整理,並分享出來,讓我們可以從中受益。現在,項目管理正在經歷著從傳統的計畫驅動,到價值驅動和風險驅動的變革,從控制變化,到擁抱變化,從傳統化,到敏捷化。作者杜炎的這本書,正好給了我們一個樣本,讓我們可以看到,網際網路領域項目管理正在引領整個項目管理行業的發展。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得自己的收益。

CODEX國際創新研究院聯合創始人、磁雲科技COO、前京東PMO總監 蔡德輝

如果你對敏捷開發、用戶故事、白板規劃等雖時有耳聞,但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不識廬山真面目,那么請毫不猶豫地拿起這本乾貨滿滿、很“硬”很實在的書。

這本書不僅是從更高的思想層次對項目管理,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敏捷項目管理進行總結,更是作者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教訓的梳理和總結。該書提供了豐富的、實際可操作的實踐指導,很多細節之處的建議既接地氣,又不乏精微之見,例如關於站立會議和JIRA在項目規劃中的套用等內容。

推行項目管理,引入敏捷研發的諸多最佳實踐,在項目初期是非常困難的,不誇張地說,每一步其實都是在“過地雷陣”。這本書也可看成一部“踩坑記錄”,作者娓娓道來,仿佛與良師益友晤談。夜覽書稿,每每想起過往項目中經歷的那些波折陷阱,常有恨不早讀之嘆。今天如果你有幸捧讀到此書,請你不要錯過,這是一位網際網路老兵的肺腑之言!

智聯逸程公司產品總監,前搜狐總編室主任、搜狐媒體技術產品中心產品負責人 高巍

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兩件事:“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清晰的戰略、匹配的組織都能夠幫助企業做更正確的事,而如何正確地做事,就離不開本書所講到的項目管理。

無休止的項目延期和發布跳票、因技術風險而拖累整個項目難產、一群優秀的人拼搏數月卻遲遲達不到項目預期,這些問題,小到幾個人的創業團隊,大到像Google、Apple這樣的商業巨頭都很難避免。這是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給大家帶來的必然挑戰。

針對項目管理,有些企業提倡員工自覺,有些由部門經理兼任項目管理職責,有些則設立的專門的項目經理崗位,還有些衍生出PMO這樣的專屬部門。不管採取怎樣的組織形式,其項目管理的精髓,都在於如何採用最有效的資源配比和計畫安排來達成項目目標,以及如何更早更快地發現項目中的風險和隱患,並採取有效應對措施。而想要做好這些,都離不開良好的項目管理過程、方法、實踐,以及工作習慣。

作者杜炎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少有的對待事情無比認真、專注的人,非常欣賞他的執著和專注。在工作之餘,投入時間和精力,能夠把自己的項目管理實踐感悟和心得體會都寫下來並分享給大家,也非常難得。相信他多年在項目管理實踐中積累、沉澱下來的經典案例和實踐做法,以及他對待項目、對待項目管理的這份嚴謹認真的態度,一定可以給那些還在路上的項目管理從業者指點迷津,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實踐參考。

搜狗IoT事業部產品技術負責人 李健濤

看到本書樣稿的時候,驚嘆於作者項目管理功底之深厚、著書態度之嚴謹。全書涵蓋了網際網路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項目經理領導力、影響力、敏捷項目管理實踐等內容,作者也將寶貴的實踐經驗進行了生動的總結和提煉,例如項目經理修煉方法的“威·逼·利·誘”組合、“加·減·乘·除”組合等,使讀者對這些知識要點融會貫通、過目難忘。我將此書推薦給有志於在項目管理工作中不斷提高自我的讀者們,我們一起每日精進!

《技術管理之巔》作者、中通快遞技術總監 黃哲鏗

很欣慰地看到杜炎的大作出版。我和杜炎相識於2016年的“中國IT項目管理大會”,當時杜炎深入淺出的演講,在30分鐘內把敏捷項目管理中的“故事地圖”講得非常透徹,而且是結合他在微博的實踐經驗來講的,讓聽眾很容易就理解並被吸引。拜讀了杜炎的這部大作後,可以看出,這本書繼承了他一貫的風格,把原本嚴謹枯燥的項目管理理論,通過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大家都可能遇到、都可能經歷的例子,生動有趣地進行闡述和講解。本書裡面的大量實踐都凝聚了他多年在一線網際網路企業的工作經驗。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對項目管理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尤其是在網際網路行業的企業中,如何做好項目管理,如何把傳統項目管理和流行的敏捷方法進行有機結合併套用到實踐中,本書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北京奧博思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黎學文

杜炎早在搜狐微博工作的時候,就打算撰寫一本關於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方面的書,沒想到多年之後,這本書擺在了面前,真的很令人驚喜。本書是作者多年在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方面的經驗總結、提煉,對於項目管理實踐落地非常具有指導作用。項目管理如同是一個大管家,項目經理除了需要掌握項目管理知識和方法等專業技能以外,還需要深入行業了解產品業務。不論你是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還是互動設計師、視覺設計師、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甚至是還沒畢業但想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的學生,都有必要好好讀讀這本書。

牛咖斯公司產品總監 張靜

隨著技術的進步,生產力不斷提升,人類社會從物質匱乏走向富足,我們面臨的商業環境越來越呈現出動態性和不可預見性,即進入了所謂的“VUCA時代”——一個易變的、不確定的、複雜的、模糊的商業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要生存並變得優秀乃至卓越,就需要有非常強的執行力,能夠靈活回響變化、快速交付結果,並且持續學習與改變自身。而項目管理,尤其是敏捷項目管理,正是企業建立高效執行力的“法寶”。

本書涵蓋了從基礎項目管理到敏捷項目管理的實施精要,也包含了從項目經理自我修煉到PMO體系建設的方法實踐,對於從事項目管理相關工作的人員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同時,對於每一個普通人,提升項目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如書中所說“管理好自己的人生項目”,也是非常喜悅而有成就的。看得出來,這本書是凝結了作者大量心血的精品力作,一定會對很多人有所助益。

去哪兒網過程改進總監 黎娟

新浪微博自2013年實施重點項目制以來,項目制對微博內部各個部門的協同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在確保職能線專業性的同時,將各職能團隊整合成聚焦業務的項目團隊。由於參與一個項目的職能團隊眾多,項目管理存在很大挑戰,除了項目負責人以外,PMO部門的項目經理在項目的組織、執行和目標達成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本書里,作者很好地介紹了自己在過往項目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方案,通過精彩的真實案例剖析,為業界的讀者朋友們提供了很好的項目管理實踐精粹。

新浪微博系統研發總監  劉道儒

這本書相當實用,作者從多年的項目管理實踐經驗和教訓中汲取精華,力求讓讀者明白項目管理是什麼,應該如何做好項目管理。本書將項目管理知識理論和真實項目管理實踐案例放在一起詮釋,不僅提供了理念和原則,還提供了技術和工具。書中講述的在項目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相信很多團隊都遇到過,對於類似的問題,讀者可以評估、判斷和嘗試使用本書中描述的原則和實踐。一本這樣的書,能夠幫助團隊高效協作,減少和規避項目風險,顯而易見,這本書非常值得你認真閱讀。

滴滴出行基礎平台部資深軟體開發工程師 田加國

“項目管理來源於實踐,也必定要服務於實踐”,作者將項目管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述了他在項目管理實踐中的親身經歷,書中大量的真實案例都來源於作者在項目中的親身實戰,那些有效的實戰方法,也一直在我們工作中廣泛套用。本書內容豐富、案例精彩真實,不僅適合初學者了解如何入行項目經理、如何進階修煉,更有適合有一定項目管理經驗的朋友們閱讀的高度延伸、干係人管理、敏捷項目管理探索等深度熱門話題。誠摯推薦給想要提升項目管理能力的朋友們,相信閱讀後會有很大收益。

新浪微博資深產品經理 呂付家

讀完這本書之後的最大感受,就是和作者有很多共鳴,這正是我所經歷的。這是一本非常接地氣的、深入淺出的、值得你花時間認真閱讀的好書。作者根據多年的項目管理工作經歷和他對行業知識的理解,總結、提煉了通俗易懂的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落地方法和操作原則,是作者大量心血的結晶,更是參考價值極高的內容精華,本書在幫助讀者深入理解項目管理的同時,也能引領你將這些實踐精粹套用到你的實際工作中。

搜狐產品技術部資深測試工程師 荊傑

一個項目的成敗有多重因素,但想要把一批項目做成功一定離不開項目管理,伴隨著全球信息化進程,分散式、去中心化的企業組織不斷形成,公司形態更加扁平化、全球化,而確保公司高效運作的關鍵就在於項目管理。本書全景式地展現了項目管理實踐過程的核心要點,為大家真正理解、把控項目管理的核心做了很好的總結、提煉。讀者從本書中看到的不只是項目管理實踐,還包括項目背後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效能提升方法、原則,並將其套用到實際工作中。

BCG集團合伙人、某區塊鏈公司聯合創始人 刃無鋒(蔡哲)

前言

推薦序1

擁抱時代,抓住每個人的“中國機會”

今天,ABC(AI人工智慧、Bigdata大數據、Cloud雲服務)日益成為社會標配的技術和服務。基於更快的5G網路、更強勁性能的計算晶片和更多功能的軟硬體系統,開發、設計出滿足用戶快速升級的新需求的功能和產品,將提供更多創新、創業的機會,移動設備和物聯網上的用戶體驗設計也充滿挑戰和創造空間,我們和眾多的創業者一起滿懷信心和激動。

本書作者杜炎的一封來信把我拉回了網際網路的早期歲月。那個時候PC網際網路還是一個相對小的產業,主要是門戶和遊戲為主的商業模式,社交、電商和搜尋還沒有變成巨頭,移動網際網路還沒有誕生,大家討論最多的是如何在網頁互動上更好地提高用戶體驗。從2000年開始做個人站長創業,到2004年加入搜狐開始大公司職業經理人崗位,再到2013年開始做職業投資人,過去20年我在網際網路領域嘗試了不同的角色,而這其中有近一半的時間都在做著產品技術和項目管理有關的工作。

2008年杜炎入職搜狐做產品經理,算是我們最初的緣分。雖然因為我個人發展規劃2009年初離開了搜狐,但是在不長的共事時間裡,杜炎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喜歡思考鑽研的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後他輾轉任職新浪、京東等網際網路公司,成為敏捷教練,一直深耕項目管理方向,他的這份堅持與熱愛也非常難得。更為欣喜的是,在忙碌艱苦的工作之餘,他耐住寂寞,三年成書,撰寫了這本《網際網路項目管理實踐精粹》,相信這本書的生動講述一定能為各位讀者帶來新的認知和實操方法。

杜炎來信說希望我能作為他進入網際網路的第一位領導為本書作序,開始我有點擔心已經離開項目管理一線很長時間了,有誤導讀者之嫌。但杜炎的一個觀點打動了我,他說:“作為投資人,每天接觸的正是一個個創業項目,篩選、服務項目的過程,正是投資人‘項目管理’的過程。”大道相通,想來世間很多規律和認知本有很多相近之處,確實高效的項目管理方法論,對大家過好人生、規劃成長及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都是有幫助的,所以我想借作序的機會,從投資的角度略作回應。

從2013年離開海航和幾位夥伴創立大河資本開始,我們一直在用創業的心態在做機構投資,管理規模也從一個億到2017年底的300億。4年時間,大河完成了天使、創投、PreIPO、海外和併購母基金的投資全階段的生態布局,海內外累計投資了200多家企業。

之前作為創業者和企業高管,我會關注很多微觀的事情,特別是企業內部的運營管理。但作為投資人,就必須有巨觀的視野。以前主要是低頭走路,關注怎么走得快,怎么能超過別人,但現在還要有在天上觀望全局時空變化的能力。所以,今天以投資人的視角去談“創業項目管理”,必須全面關注到巨觀的“運”和微觀的“人”、“事”本身,缺一不可,這也是大河的投資邏輯之一。

識人

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強調,是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和資本的助力共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企業家、創業者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認為,一個優秀的創業項目,創始人和團隊是最關鍵的因素。一個創業家應該具備三方面的能力,藍圖能力、持續創新能力、執行力,我們稱之為創業家的“鐵人三項”。所謂藍圖能力,是創業者識勢、順勢的能力,是創業者將對國家、行業大勢、個人認知轉化為戰略的能力,要有創業進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付諸實踐的戰術;所謂持續創新能力,要求創業者能對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做出反應,創業者只有快速學習、快速進化,才能在險惡的競爭環境裡跑出來;所謂執行力,要求創業者要有“火熱的心、冷靜的腦和髒的手”,擁有清晰的目標並善於調動團隊打造鐵軍的能力。同時,在中國走向國際的過程中,創業者還需要具備國際化的思維和全球化的視野。

從項目管理的視角來看,作為投資人考察創業公司的過程,也是在與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團隊等項目干係人打交道的過程。通過與這些核心干係人不斷地打交道,來判斷他們是否具備我們所看重的“鐵人”三項能力。項目管理方法、過程和工具等都只是推動項目成功的一種手段,項目管理的聚焦應該是人,也要秉承以人為本,對於篩選、投資和管理運作各類科技項目來講,也不例外。正如本書所述,項目干係人管理會對項目管理產生重要影響,甚至直接決定項目成敗。項目管理的第一步,不是在項目開始的時候就忙於啟動和計畫,而是要全面識別干係人及其相關信息,關注干係人的利益。那么,如何在項目管理實踐中做好項目干係人管理,本書講述的干係人管理四步法、四象限策略和管理干係人期望等內容,為讀者提供了有價值、有意義的參考。

順勢

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曾講,順勢謀變而後生,是一家企業必須具備的戰略思維。今天的創業者,必須站在時代潮頭,以擁抱時代的姿態,從大處著眼。在時間維度上倒推30年,從歷史角度了解國家發展變化的關鍵動力是什麼?向前展望10年,預測未來國家的大勢可能是什麼?人口紅利消失,新的人口紅利在哪兒?由科技提升再造新的人口紅利的時間點可能在哪裡?然後落腳於當前,去觀察一個行業,分析市場演變的核心因素和核心動力。這種從趨勢上準確研判國“運”、所在行業的“運”、自身能力的“運”的洞察力,是創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機構,必須看到,國家從粗放的投資驅動、外貿驅動、基建投資驅動到現在換擋變成科技驅動、創新驅動,移動網際網路和技術創新會派上很大用場。以ABC(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等為代表的新基礎設施,開始為各個產業的革新提供原動力,顛覆技術的出現將可能改變現有的行業格局。因而企業運營過程中是否有技術驅動的能力,決定著企業未來競爭力的大小;投資機構在產業升級換擋過程中能否把握住技術驅動的機會,決定著投資機構能否投出影響未來的偉大企業。

就本書而言,項目管理的發展和套用,也在順勢中不斷地前行。從傳統的、基礎的項目管理,演進到敏捷化的項目管理並逐漸流行,甚至成為網際網路項目管理的標配,也正是項目管理學科領域適應時代發展變化而順勢的一種體現。正如本書所述,傳統的、基礎的項目管理精髓必須繼承和發揚,然而,網際網路產品的特殊性,又要求項目管理本身必須進行變革和適應性調整,融入本土化的敏捷元素、敏捷方法和敏捷實踐。同時,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擴大視野,富有成效的項目管理已不再局限於項目級的產品研發過程管理,而是要上升到產品級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全價值鏈覆蓋。

價值創造

回頭想來,我們這一代靠自己創業打工成為了上一代的網際網路人,經歷過“創業→職業經理人→高管→投資人”的轉化,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更加立體理性地看待創業,助力創業,尤其在項目的可行性和領導者的管理能力方面;同時從事物的本質出發,就像商業本質是要為客戶和用戶提供價值、為股東創造優良回報,我們將投資視為和創業家共同創造、彼此成就的過程,不只是靜態地等待財務增值,而是用“幫忙不添亂”的標準做好主動管理,從戰略提升、財務規範、核心資源對接等方面幫忙。杜炎將自己十年搜狐、新浪任職的項目管理實踐經驗,以寫書的形式系統性地分享給他人,實現價值傳遞;創業企業更是在各自的領域,創造著價值。

價值創造中的價值,與本書提到的敏捷核心思想中的關注價值,不謀而合。騰訊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曾講,創新應該是把握用戶價值、敏捷開發、創新機制、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等五個方面綜合統籌運用。其中也提到了價值和敏捷這兩個關鍵字。未來商業市場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將會給企業組織帶來很大的挑戰,其中的不穩定性就要求企業組織在應對商業市場環境的變化、回響的過程中必須更加敏捷。從某種意義上講,敏捷也是一種持續學習和持續反饋的能力。擁有這種持續學習和持續反饋的能力,必將助力企業和個人的進步、提升。

小結

一切皆項目,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項目經理,也同樣是自己的CEO。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在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過程中,杜炎在本書中講到的“威·逼·利·誘”組合與“加·減·乘·除”組合,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很多借鑑之處。用一句話去做總結再合適不過:處在中國快速崛起、走向國際舞台中心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作為,成為更好的自己,順應時代的變化來做自我調整,我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中國機會”。

中關村大河資本創始合伙人

張翊欽

於 北京,2017年12月

推薦序2

與杜炎相識是10多年前。那時候我來北京不久,還在軟體測試行業,剛寫了一本性能測試的書,杜炎通過我寫的書與我結為Email好友,你來我往地就性能測試的問題通信過好一陣子。後來,我們都在測試行業之外找到了自己更感興趣的方向,我由著性子,在管理與業務方向挑戰自己,而杜炎選擇了項目管理方向,在搜狐與新浪勤勤懇懇地耕耘,期間偶有聯繫,總是能感覺到他一直在細緻地思考,用務實的態度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

前幾天,杜炎突然聯繫我,說他最近寫成了一本書,希望我可以幫忙寫個序。我對為他人的著作寫序這件事情並不是太積極。一方面,能在專業領域寫成一本書的人,已經在領域耕耘得非常深,而我這些年已經把自己變成了首席打雜官,讓我的名字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書里,說些不見得中肯的評價,總覺得勉強;另一方面,讀者打開書本看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序。寫些空洞沒有內容的文字,不僅讀者不願意看,更關鍵的是,影響了書的銷量那就太糟糕了。不過 ,在打開杜炎發過來的書稿後,才看了幾頁,竟然被內容深深吸引,忍不住一路翻閱下去。 杜炎用了不少詼諧幽默的比喻,放進去了不少自己經歷過的故事,讀這本書,就像他坐著你面前,跟你淡淡地講著自己這些年的故事。

這本書直接面向的對象應該是項目經理,以及想要成為項目經理的從業人員。書的內容很樸實,沒有掉書袋般的炫耀,也沒有讓你不明覺厲的名詞堆砌,本書的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教你如何理解項目管理,如何站在不同干係人的角度理解他們對項目的期望,以及如何在項目經理這個角色上尋找支持,達成項目目標。2002年,我曾懷著對成為項目經理的熱情,參加了一個多月的PMP培訓,雖然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我並未真正成為項目經理,但這么多年的工作中,不自覺的對項目管理方法的套用讓我受益不淺。我想,即使不是矢志成為項目經理的讀者,也應該能從本書對項目管理的描述中獲得不少可以套用的知識。

從2007年到現在,我在網際網路公司的從業經歷已有10年,期間經歷了Google、豆瓣這樣有獨特工程師文化的公司,也經歷了樂元素、宜人貸等更偏重“業務”的公司。這些不同的企業有著很不相同的項目管理方法。例如,Google的項目組織方式非常靈活,絕大多數的項目都不需要一個特定的項目經理角色,項目內的項目管理職責由團隊成員共同承擔,效率非常高。但Google的做法一定不適合大多數企業,因為這種項目管理方式要求團隊成員有非常強的自我驅動能力,也要求成員有相當強的個人能力(在Google,這一點是靠嚴格的招聘和面試流程保證的)。所以,一個組織選擇怎樣的項目管理方式,並不能單純的從項目管理本身出發:項目管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偏重業務運營的公司,通常項目數量多,周期短,且項目來源多樣。這類公司經常會使用資源池方式管理產品與開發資源,這樣一來就需要不少專職的項目經理,處理資源與產出之間的衝突。我猜想杜炎本人應該有不少這樣的經歷,本書第4章“項目經理進階修煉”中,杜炎對“領導力”,“影響力”的描述,以及他提到的“威逼利誘組合”,都是特別有效的招數。

這本書沒有採用條塊化的方式展開項目管理的知識領域本身,貫穿全書的主線是項目經理的成長曆程:從項目管理的範圍,到項目經理的職責,再到項目經理的進階,以及持續改進。每一章都有不少詳實接地氣的案例,其中的酸甜苦辣,相信每一位做過項目管理的讀者都能切實品味得到。

最後,在敏捷已經幾乎成為網際網路開發標配的當下,這本書當然也提到了敏捷相關的內容。第八章“敏捷項目管理探索”和第九章“不一樣的項目管理實踐”介紹了作者本人在敏捷方面的實踐經驗。2014年以前,我曾經以專欄的形勢在幾個網站上寫過不少敏捷的文章,也在若干個國內大的敏捷會議上做過演講嘉賓。2017年的當下,對“要不要做敏捷”已經沒有了爭議,但矯枉過正的現象似乎正在出現。敏捷的實踐似乎越來越多的偏離了項目管理的本質,方法論的重要性超過了通過方法得到效果。記得2015年在上海參加某個敏捷大會時,有幸與敏捷宣言的發起人之一Dave Thomas同台,Dave在當時就指出敏捷已經開始變質了,變成了諮詢顧問們的玩具。所以,在當前這個言必稱敏捷的環境下,作者仍然把重心放在項目管理的本質,以及以項目經理的發展貫穿本書始終,不追求花哨,而是接地氣地分享自己卓有成效的經歷,這一點值得佩服。

花蝦金融CEO 段念

2017.12.1 於 北京

前言

我的經歷與感悟

如今,項目管理既是一種專業的方法和工具,又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也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做著各種各樣的項目,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人都是項目經理。我在學生時代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之後一直在某知名外企從事計算機相關技術工作。在工作期間,我參與了很多大型軟體產品的生產研發過程,期間學習了解了一些項目管理知識、理論、方法和工具,也對項目管理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進而萌生了轉型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想法。然而,那時候我所在公司的項目管理工作機會非常少,一般都是由產品負責人親自來管理項目。但這並沒有消減我當時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強烈意願,我反而更加督促自己,必須不斷學習、提升,要為自己的工作轉型創造無限可能。

2008年4月,我有幸加盟了搜狐公司,才算正式開啟了我的項目管理工作之旅。在搜狐公司,我工作了五年半,先後服務於搜狐媒體技術產品中心和搜狐微博,曾擔任搜狐微博項目管理部負責人。後來,由於公司組織戰略發生了重大調整,逐漸放棄了曾被公司視為重中之重的微博業務。其實,我當時還是很喜歡用搜狐微博的,不是因為我親身經歷了搜狐微博從誕生到成長,而是因為那時候的搜狐微博的確有很多特色的產品氣質和產品特性,是其他微博難以比擬的。為了延續我的微博產品情懷,我於2013年10月有幸加盟新浪公司,在當時的新浪微博事業部繼續從事微博項目管理工作。在新浪公司,我工作了兩年半,見證了微博作為中國最大的社交媒體平台產品,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而做出的重大貢獻。我於2016年4月離開新浪微博至今,依然從事著項目管理工作,只是現在相對於以前來講,我又多了一個團隊敏捷教練的身份。

我在項目管理方面的專職從業經歷,始於搜狐公司。經歷了多年的項目管理實踐,才自認為對項目管理,尤其是對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感悟和心得體會。我對網際網路產品項目管理的個人理解、感悟和心得體會,可以簡單總結為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覆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

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是覆蓋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項目管理。與以往傳統軟體研發的項目管理不同,網際網路產品特別重視用戶體驗、強調產品氣質、用戶體驗設計、運營推廣,追求快速疊代、快速交付和快速驗證。相對完整的網際網路產品生命周期不僅包括前期的產品、設計、開發、測試、上線,以及線上產品持續疊代最佳化,還包括後期的運營、市場和銷售,很多時候還會涉及產品下線、遷移、合併等事宜。由於網際網路產品的特殊性和多樣性,又會從側面推動其項目管理模式的不斷變革和調整,因此,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不只是局限於項目層級的管理活動,還要上升到產品層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在不同的產品發展階段,對項目管理的實踐做法也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

第二,提供價值,體現大服務

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是依託產品業務的服務型的項目管理。儘管在字面上帶有“管理”兩個字,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管人理事,更多地體現著一種大服務,由項目經理為公司各產品線提供專業的項目管理服務。項目經理入組、下沉到各產品項目團隊,與團隊成員抱成一團,幫助團隊解決問題、為團隊提供價值,逐漸贏得團隊的認可和尊重。同時,項目經理個人的工作績效也會和他所服務產品線的興衰緊密地綁定在一起。因此,網際網路公司項目經理所關注的不只是各重點項目的成功交付,還會關注團隊的持續改進和健康成長,這樣也鍛鍊了項目經理成為團隊(敏捷)教練的能力。

第三,責任重大,但權力微小

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是微權力下的項目管理。大多數網際網路公司的項目經理責任重大,但實際擁有的權力微小,不僅需要項目經理自身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經驗,而且很多時候還需要通過藉助領導力、影響力等自身的軟實力來促進項目成功交付和團隊持續改進。在有責無權的情況下,帶領項目團隊達成既定項目目標、取得項目成功,是網際網路公司項目經理面臨的新常態。

第四,關注全流程和全價值鏈

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是關注全流程和全價值鏈的項目管理。項目經理從產品研發的項目管理切入,不僅要做好產品、設計、開發、測試和運維等研發各環節價值鏈的拉通,確保它們交付價值,而且還要向運營、市場、銷售和客服等非研發各環節去延伸、擴展,最終形成網際網路產品項目管理的閉環,進而實現產品生產過程中全流程、全價值鏈的“從點到線再到面”的有效運轉,進而真正幫助產品取得成功,促使團隊持續改進。

第五,敏捷方法和實踐本土化

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是敏捷化的項目管理。秉承價值驅動和結果導向,將敏捷方法和實踐結合產品業務自身特點來進行本土化,形成適合團隊、適合組織的項目管理方法和實踐。在網際網路產品的項目管理活動中,從不拘泥於某些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它既需要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思想框架的指引,又需要敏捷方法和實踐的本土化支持。在網際網路公司,很難構建一套完整的、完美的項目管理流程,因為通常沒有固定不變的打法和招式,更多的是來自於項目實踐驅動的探索。也就是說,根據產品業務的需要,因地制宜,從現有產品業務狀況入手來進行梳理,歸納總結適合不同產品特點的項目管理模式,然後再根據不同模式的特點來制訂其運作流程。

光榮的荊棘路

多年以前我就很想把自己對網際網路產品項目管理的個人理解、感悟和心得體會寫成一本書,分享給更多的人。於是,基於這種簡單、樸素的想法,從2015年1月起,我正式踏上了寫作征程。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一段非常坎坷、異常艱辛的旅程,從目錄大綱確定到正文完成,總計歷時將近兩年零十個月的時間。在那一段格外艱苦的奮鬥歲月里,我從周一到周五白天在公司正常上班工作,而在每個下班之後的傍晚、每個周末,以及各種節假日,除了某些瑣事、鬧心事不得不去處理,幾乎把全部的業餘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寫作上。從嚴寒寫到酷暑,又從酷暑寫到嚴寒,春夏秋冬,四季輪迴,沒有周末,也沒有節假日,終於誕生了自己的這部作品。熬夜,就等於熬心血,為了這部作品,我已經數不清熬了多少個深夜,不斷損傷著自己疲憊的身體。我不敢說這部作品是扛鼎之作,但至少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每一件與眾不同、絕世無雙的好作品都是以無比寂寞的勤奮為前提的,要么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要么流下了很多的汗水,要么花費了大把青春美妙的時光。我不敢自詡這本書是項目管理的曠世佳作,但它的的確確凝聚著我的無比認真和極度用心。寫書追求的其實是一種對生命、對生活的態度,非做作,即作為,依靠的是一種堅韌和堅持。寫書的艱辛程度遠遠超出了我最初的想像。在寫書的歷程中,我認為只有兩天是最令人興奮和激動人心的,這兩天分別是,產生強烈意向並決定開始寫的那一天,書稿正式出版的那一天。而在除此之外的其他時間,幾乎都是勞心費神、煎熬難耐,這也在嚴峻考驗著一個人是否真正擁有把事情做成功的毅力和決心。

在寫書的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如何將項目管理專業知識、實踐結合自己的理解,採用言簡意賅的文字表達出來。自己懂,自己能寫下來,讓讀者讀明白,這是三件不同的事情。因此,對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及每一段文字,我都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尤其是在每一章寫作完成之後,在自我修改期間,每一段文字至少都要修改三五遍,甚至七八遍。每當撰寫並修改完成一章的內容之後,所得修改稿的篇幅字數都要比修改之前的初稿至少減少20%,力求最大限度地言簡意賅,堅決摒棄利用各種冗餘文字進行湊字數、占篇幅的做法。為了充分體現本書的實踐特色,我在本書的實踐案例選擇上秉承了三個原則:第一,全部實踐案例都是在項目管理活動中真實發生過的;第二,全部實踐案例都是我在項目管理活動中的親身經歷;第三,全部實踐案例都力求能夠讓讀者可復用、可擴展。

在寫書的路上,最令人痛苦的、迷茫的、壓抑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孤獨,扛得住心酸。就算寂寞、就算孤獨、就算心酸,那也都是生命里的溫柔灌溉。總有那么一段路,只有你一個人來走,只有你一個人去勇敢和堅強。也許這段路需要走很久,但如果你堅持挺過去了,你就會收穫最終屬於你的成功。一本書,就是一種注意力單位。人生,也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其間有榮辱得失、酸甜苦辣、進退取捨、喜怒哀樂。只有全身心投入,豁達善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保持心態平衡,感悟其真諦。

本書組織結構

本書共有9章、3個附錄,總計包含96個主題內容。第1章到第9章的內容採用N+1的組織結構,即每章都由N個主題內容加上一篇本章小結組成。本書各章節的主要內容簡介,以及可以給讀者帶來的價值收穫總結如下。

第1章 項目管理就在你身邊

本章主要講述了一切皆項目、項目管理時代、管理生活項目,以及管理人生項目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項目管理入門基礎知識和簡單套用,培養項目管理的感覺,深刻體會到項目管理就在你身邊。

第2章 項目管理高度延伸

本章主要講述了網際網路項目、項目集與項目集管理、項目組合與項目組合管理、組織級項目管理簡介,以及組織對項目管理的影響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項目管理更高階、更深層的知識體系及其套用實踐。

第3章 帶你入行項目經理

本章主要講述了我是項目經理、項目經理角色與職責、項目經理選人用人、招聘廣告深度揭秘,以及項目經理簡歷絕招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入行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的基本工作及怎樣做好這些工作。

第4章 項目經理進階修煉

本章主要講述了項目經理領導力、項目經理影響力、威·逼·利·誘組合,及加·減·乘·除組合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優秀項目經理的專業能力和軟實力,以及他們在項目管理活動中的實踐做法、原則和工作思路。

第5章 PMO,掀起你的蓋頭來

本章主要講述了我眼中的PMO、PMO使命擔當,以及PMO實踐精髓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PMO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高效地運作PMO。

第6章 項目干係人管理

本章主要講述了認識干係人、干係人管理四步法、干係人管理四象限策略,以及管理干係人期望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項目干係人管理的一些方法、原則,以及在項目管理活動中如何解決與干係人相關的棘手問題。

第7章 項目管理過程持續改進

本章主要講述了項目管理過程精要、過程協作模式改進,以及過程行為模式改進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項目管理過程改進的一些做法、原則,以及在面對不同實際問題時,通常採用的實踐方式。

第8章 敏捷項目管理探索

本章主要講述了敏捷+項目管理、Scrum敏捷項目管理基礎、用戶故事的故事,以及走向敏捷(項目管理)之路等內容。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敏捷與項目管理的深度融合,以及在實踐中如何做到項目管理的敏捷化。

第9章 不一樣的項目管理實踐

本章主要講述了經典會議實踐、項目規劃實踐,以及項目管理承載工具等內容。作為本書的最後一章,是本書的精華部分之一。從本章中,讀者可以了解到在項目管理活動中的各種不一樣的實踐做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