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銀行

網際網路銀行

網際網路銀行(Internet bank or E-bank)是指藉助現代數字通信、網際網路、移動通信及物聯網技術,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方式線上實現為客戶提供存款、貸款、支付、結算、匯轉、電子票證、電子信用、賬戶管理、貨幣互換、P2P金融、投資理財、金融信息等全方位無縫、快捷、安全和高效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機構。

基本信息

特點

網際網路銀行網際網路銀行

網際網路銀行有如下特點:

1.網際網路銀行和傳統銀行之間最明顯的區別是,網際網路銀行 無需分行,服務全球,業務完全在網上開展;

2.擁有一個非常強大安全的平台,保證所有操作線上完成,足不出戶,流程簡單,服務方便、快捷、高效、可靠,真正的7*24小時服務,永不間斷;

3.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取消物理網點和降低人力資源等成本,與傳統銀行相比,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

4..以客戶體驗為中心,用網際網路精神做金融服務,共享,透明,開放,全球互聯,是未來銀行的必然發展方向。

開放

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巨觀性的提出了未來金融改革的10條改革政,提出要大力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對有市場發展前景的領域的支持力度;保證重點在建續建工程和項目的合理資金需求,積極支持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設,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等。

2013年9月13日,據媒體報導,一份全國首份地方版《試點民營銀行監督管理辦法(討論稿)》已完成報至銀監會,並被銀監會列為“範本”,成為制定全國版細則的重要參考。《辦法》中,其對民營銀行的設立門檻、股東資質、股權變更、公司治理以及機構撤銷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規定。

騰訊申請民營銀行已獲得廣東省政府同意,材料已經上報至銀監會。9月12日,工商總局信息顯示,蘇寧銀行已經通過工商註冊核准。9月12日,“蘇寧銀行”名稱獲工商總局核准。坊間傳出,阿里正在申請網路銀行牌照,雖然阿里金融CEO彭蕾否認了這一傳聞,但網際網路金融界還是相信阿里一直為牌照而努力,因為阿里金融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上需要的便是牌照。

除了蘇寧、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大佬之外,不少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業者也開始從線下商圈,以及小微商戶著眼,進行網際網路金融的服務。

名人意見

網際網路銀行網際網路銀行

“傳統銀行不能對電子化作出改變,將成為21世紀滅絕的恐龍。”

――比爾・蓋茨

“以Facebook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形態,將影響到將來銀行的生存。”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未來沒有銀行,如果有,那它一定是網際網路銀行。”

――互聯行創始人林立人

“正是信息技術的變化最終導致貨幣是交易媒介這一觀念的過時。”

――諾貝爾經濟學獎斯蒂格里茨

“如我們的想像不夠遠,網際網路的發展就會超出我們的想像。”

――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謝平

現狀

網際網路銀行可以吸收存款,可以發放貸款,可以做結算支付。這種模式在國外已經發展得很成熟,而且運營良好,且呈上升態勢,正在蠶食傳統銀行的空間。目前,在我們國內,由於政策所限,民營銀行事實上還沒有完全放開,互聯行的IB(InternetBanking),即網際網路銀行業務,暫時還不能上線經營,但是已經完成了系統開發,並且已完成了內部測試,等待可申請的牌照,但是在國內,和網際網路銀行相關的網際網路銀行平台已經上線。

據悉,微眾銀行邀請了多名原傳統金融機構的高管加盟,並公布了管理層名單。董事長為平安集團前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顧敏,行長由中國進出口銀行原副行長曹彤擔任,監事長由平安銀行原董秘李南青擔任。除了微眾銀行外,2014年以來中國銀監會批准了5家試點民營銀行的籌建申請。另一家獲批籌建的具備網際網路基因的民營銀行是阿里系的浙江網商銀行,不過其至今尚未獲得開業批覆。人民網深圳2015年1月4日電(記者楊芳)李克強4日在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敲下電腦回車鍵,卡車司機徐軍就拿到了3.5萬元貸款。這是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開業的網際網路民營銀行完成的第一筆放貸業務。該銀行既無營業網點,也無營業櫃檯,更無需財產擔保,而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發放貸款。

網際網路銀行到底長什麼樣。

如果從銀行基本功能“存、貸、匯”的角度來審視微眾銀行APP提供的服務,那么很難將其視為一款完整的手機銀行產品。所有網際網路用戶只要提交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賬號等,再綁定一張他行銀行卡交叉驗證後就可開戶成功,並獲得一張19位卡號的虛擬微眾卡。用戶可以通過全國1600多家銀行的櫃檯和網銀向微眾卡轉賬匯款,但在轉出方向上,微眾卡目前只能實現與其他已綁定的同名銀行卡進行轉賬,暫不支持刷卡消費和給他人轉賬等功能。

有分析認為,功能限制主要來自於目前央行對遠程開戶的限制。因此,微眾卡電子賬戶依然屬於弱實名賬戶,購買產品需要通過中國銀聯等支付清算機構委託扣款,轉賬額度的上限取決於清算機構和其他銀行的協定,微眾銀行不能決定上限,而且短期內可能也較難實現向他人轉賬。

對於沒有線下網點的網際網路銀行來說,遠程開戶的問題解決不了,就很難真正實現銀行的全功能。不過,微眾銀行也在用戶綁定第二張銀行卡時引入了人臉識別模組。從記者的實際體驗來看,這一模組需要先掃描識別用戶身份證上的姓名、性別等信息,同時要求用戶念一段數字,通過唇語監測判斷出該用戶為實時活體,然後將圖像與公安部信息庫中的照片存檔進行比對。有分析師表示,引入人臉識別,正是為了未來的遠程開戶“試水”相關技術。據了解,央行近日向部分銀行機構下發了《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銀行賬戶的指導意見》的徵求意見稿,但有關何時推出遠程開戶尚無明確時間表。

從具體服務功能來看,目前微眾銀行提供的主要服務包括“活期+”“定期+”“股票基金買賣”等。“活期+”和“定期+”兩個服務項目分別為微眾銀行與國金基金定製的貨幣基金和與太平資產合作的保險資管類產品,與目前支付寶錢包中的“餘額寶”和“招財寶”頗為類似。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自動存工資”“還房貸”的功能,在設定好金額和日期後,可以每月自動從相關銀行卡轉入或轉出固定金額款項。

不過,之前微眾銀行推出的個人信貸產品微粒貸並未出現在微眾銀行APP中。市場研究機構易觀智庫分析師沈中祥表示:“微眾銀行在貸款方面也有別於傳統金融機構線下的風險審核方式,是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信用評估。此次,微粒貸尚未納入APP中或是由於大數據信用評估技術尚處於測試階段,離成熟商用還有一定距離。”

微眾銀行的優勢在哪裡?分析稱,龐大的客戶基礎及由此而來的信息優勢,以及資產端的金融變現能力是微眾銀行未來的看點。沈中祥也認為:“與傳統銀行APP相比,微眾銀行APP在界面設計上更為簡單,另外,在流量導入方面,利用微信、QQ的廣大客戶群體,採用賬號通用的機制,大大增加了其客戶群體規模。預計未來微眾銀行APP將逐漸引入其個人信貸、個人徵信數據以及轉賬匯款業務。此外,而線下手機支付也將成為其一個重要功能。”

總之,網際網路銀行已與人們生活漸行漸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