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農業

基本信息

簡介概述:

2015年伊始,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網際網路+”戰略,自此“網際網路+”在全國加速落地生根。受各種客觀和主觀條件限制,各地在“網際網路+”落地方面表現不盡相同。
如何客觀反映一時一地的“網際網路+”發展水平?如何跟蹤衡量某時某地的“網際網路+”發展動態?如何理解多時多地“網際網路+”發展差異背後的動因?本研究構建了“網際網路+”指數,供政策制定者、相關從業人員、創業者和投資者參考。
“網際網路+”指數共由“網際網路+基礎”、“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四個分指數構成。分指數下設總共14個一級指標、135個二級指標,內容涵蓋社交、新聞、視頻、雲計算、三次產業的19個主要子行業、基於移動互聯的創新創業、智慧城市等,直觀反映過去一年“網際網路+”戰略在全國351個城市的落地情況。

“網際網路+農業”是充分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於網際網路平台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以“網際網路+農業”驅動,努力打造“信息支撐、管理協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

近年來,一直被國家高度重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然面臨著很多嚴峻的挑戰。隨著“網際網路+”概念在各行各業的滲透,農業對其的依賴也與日俱增。“網際網路+農業”通過創新開拓基於網際網路平台的現代農業模式的新領域,從各個方面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網際網路+農產品質量安全”是充分利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的重要領域,創新基於網際網路平台的現代農業新模式,為進一步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現代信息技術的科技支撐。

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農業

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面臨挑戰:

1、農產品安全保障體系尚不完善:近年來,我國高度關注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仍然存在,重要原因還是在於我國農產品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市場上銷售的農產品從各種渠道直接進入,使農產品流通渠道及其源頭難以溯及,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造成很大困難。
2、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監管有待加強:由於缺少工業和生活垃圾處理的相應監管,以及農藥、化肥等投入品不規範的施用,造成了農田土壤、灌溉水、農區大氣在內的農產品產地環境立體交叉污染。
3、農產品安全標準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標準的數量較少、種類單一,且制定水平低、修訂慢,一些已制定的農產品質量標準標齡過長,原則性強,操作性差。
4、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體系尚不健全:我國農產品生產環節多、鏈條長,千千萬萬生產者和經營者很難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來生產和經營,亟須健全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體系。
5、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尚不健全:一些生產經營者誠信意識淡薄,制假售假、違規使用投入品、非法添加使用禁用物質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都暴露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缺失問題。

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思考:

1、“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產供銷標準化: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以及農產品的流通、銷售等環節的廣泛套用,推行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和全程控制。利用感測器感知技術、信息融合傳輸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構建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標準化控制和管理;在大田種植、設施農業、果園生產、畜禽水產養殖中,廣泛套用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全程控制以及智慧型化、科學化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的標準化水平;通過對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過程的全程信息感知、傳輸、融合和處理,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
2、“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建設:利用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推動落實《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針對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兩個領域,完善、整合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信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據對接,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信息系統,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信息的動態管理、專人記錄、及時更新,藉助多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聯享、信用聯評、獎懲聯動,逐步形成主體全覆蓋的信用信息網路。
3、“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利用移動通信、智慧型終端等信息技術,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管理平台,將現有的例行監測工作信息化,構建高速傳輸和泛在互聯的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採集網路,對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相關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實現監測方案線上編制、監測任務快速下達、檢測結果快速上報、監測結果快速分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與管理提供決策信息集成、技術支持、安全消費指導等服務。
4、“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質量追溯:利用感測網、物聯網、手持溯源終端設備以及移動通信技術,建立面向豬肉、牛肉、禽肉、蔬菜、水產品、茶葉等農產品質量安全電子檔案資料庫,實現對從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到銷售的農產品生產流通全過程可追溯,通過信息採集、數據連結、數據傳輸、數據匯總和信息查詢等功能,提供基於網路、簡訊、語音的可追溯農產品和企業質量安全移動、泛在信息檢索服務,實現農產品的來源查證、去向追溯與責任定位,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5、“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等信息技術,採集和匯總農產品質量安全數據,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按行業類別、信息來源、涉及範圍、危害程度等內容進行初步識別,確定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等級,對事件造成的損失等進行評估,實現支撐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預案體系的公共安全應急風險評價、監測監控、預測預警、動態決策、綜合協調、應急聯動與總結評估的功能,全面提升抗禦和應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的能力。

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建議:

首先,由農業主管部門牽頭,整合涉農部門已有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規劃和成果,制訂“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確定指導思想、任務目標和保障措施。
其次,由科技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產、學、研相結合,針對感測網、物聯網和雲計算等核心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的套用,做好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市場培育、產業發展等各項工作。
第三,有關部門共同組織建設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網路和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化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事件管理信息化系統,全面提升“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的總體能力。
第四,加快實施“網際網路+”助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應和質量安全。要進一步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構建基於“網際網路+”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虛擬網路教學環境,大力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的新型職業農民;積極推動智慧農民雲平台建設,研發基於智慧型終端的線上課堂、互動課堂、認證考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平台,實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移動化、智慧型化。為全面提升“網際網路+”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好基礎和創造條件。

運行模式:

1、網際網路技術深刻運用的智慧型農業模式
以計算機為中心,對當前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集感知、傳輸、控制、作業為一體,將農業的標準化、規範化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質控制能力,增強了自然風險抗擊能力,正在得到日益廣泛的推廣。
2、網際網路行銷綜合運用的電商模式
農業電子商務是一種電子化交易活動,它是以農業的生產為基礎的。其中包括農業生產的管理,農產品的網路行銷,電子支付,物流管理等。它是以信息技術和全球化網路系統為支撐點,構架類似B2B、B2C的綜合平台支持,提供從網上交易、拍賣、電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主要從事與農產品產、供、銷等環節相關的電子化商務服務,並將以充分消化利用。
3、網際網路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
將網際網路與農業產業的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充分融合。用網際網路技術去改造生產環節提高生產水平,管控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確保產品品質,對產品行銷進行了創新設計,將傳統隔離的農業一、二、三產業環節打通,形成完備的產業鏈。

網際網路+農業的優勢:

1、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測,套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實現精準農業,降低單位成本,提高單位產量。
2、網際網路技術推動農場的信息化管理,實現工廠化的流程式運作,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更有助於先進模式的推廣複製。
3、“網際網路+農業”不僅能夠催生巨大數據蒐集、信息平台建設等技術服務需求,同時也生產打開了更大的農資產品銷售空間。
浙江托普雲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潛心十二年致力於中國農業信息化發展,是農業物聯網、農業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公司同時提供面向土壤、農業氣象、種子、植物生理、植物保護、糧油食品等監測檢測精準農業儀器裝備。迄今為止已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42項,軟體著作權70餘項,軟體登記證書18項,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杭州市院士工作站,研發實力強!受到多位行業專家及行業領導認可,智慧型硬體及農業信息化套用遍及全國!
上市公司(股票代碼:833692)、大品牌,質量信得過、售後有保障!

網際網路+食品:

當“網際網路+”成為驅動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時,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食品行業,必然迎來“網際網路+食品”的全新變革,而二維碼食品溯源作為這一變革大潮中的主流模式,將對整個食品行業進行網際網路化改造,通過全環節的食品溯源,食品產業“從源頭到舌尖”的物流和信息流讓整個流程變得透明,真正優質安全的食品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而劣質的食品將被市場淘汰,“網際網路+食品”將出現馬太效應,而最終真正受惠的將是廣大消費者。

 食品安全追溯:

“網際網路+食品”不是一個概念,也不是簡單的將網際網路行業和食品行業加在一起,事實上,它需要是兩個行業發生化學反應,充分發揮兩個行業的優勢和需求,通過需求疊加創造出新的價值,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很多人以為“網際網路+食品”的主要模式就是食品電商,通過網際網路渠道來銷售食品,擴大傳統食品生產企業的銷售渠道,比如綜合性電商平台如天貓、淘寶、京東,還有專業性的食品電商平台“三隻松鼠”、“酒仙網”以及銷售“褚橙”的本來生活網。事實上,現在看來,食品電商已經成了“網際網路+食品”的一種傳統模式了,“網際網路+食品”的空間非常巨大,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仔細分析研究食品行業,就會發現,食品行業深刻的融入到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它關乎的是我們的生命安全,所以,當我們說起食品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食品是安全的嗎?是綠色健康的嗎?從這個角度來看,“網際網路+食品”就演變成“網際網路+食品安全”這樣一個全新的問題,這也就意味著,通過網際網路解決食品安全成為一個痛點需求,也是一個能讓兩個不同行業發生化學反應,並創造出新的價值的行業。
毫無疑問,食品安全追溯正是這樣一個行業,而目前,食品安全追溯的主要運作模式就是通過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來實現,它是“網際網路+食品”的全新模式,它解決的不僅僅是食品的銷售渠道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解決食品行業的安全和信任問題。

 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

蔬菜生長的每一個細節全透明
既然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重點解決的食品行業的安全和信任問題,那么,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的運作模式是什麼?又是以什麼方法解決了食品行業的安全和信任問題?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是以中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的二維碼為基礎,建立二維碼食品安全追溯大數據云平台,由種植養殖追溯管理系統、生產加工追溯管理系統、商超流通追溯管理系統以及終端消費查詢追溯管理系統組成,覆蓋食品從最源頭的種植養殖環節到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的全部環節,食品的所有數據和信息都一路相隨,最終傳遞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只需要通過智慧眼APP掃一掃二維碼就知道全部信息。
例如,在寶雞的蔬菜質量安全二維碼追溯系統中,在種植環節,一顆西紅柿在種植前的旋地、開溝、播種、移栽和接種以及種植之後的澆水、栓繩子、點花、除草、搭杈、纏頭等種植操作信息全紀錄,而且每種操作的操作日期、操作方法、操作工作、操作人都一清二楚。可以說,通過這些非常詳細的信息紀錄,我們看到了一個西紅柿的全部生長周期,當一個西紅柿通過各種渠道,即使經歷各種複雜的奇幻之旅,這些信息都一直附著在身上,並最終被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所查詢和追溯。
當然,這還只是西紅柿追溯信息中的一個環節,蔬菜的施肥用藥、採收記錄、檢測記錄、營養價值、食用方法都可以追溯查詢,一個西紅柿背后豐富的經歷讓人不只是僅僅享受它的美味,還能享受它背後的傳奇故事,這正是二維碼食品追溯作為“網際網路+食品”全新模式的魅力所在。

“網際網路+食品”新模式:

食品行業的重新洗牌
通過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可以非常透明地了解西紅柿的每一個生長細節。跳出這個具體的點來思考整個食品行業時,當食品行業所有食品都能實現全流程的透明追溯查詢時,那將意味著什麼?結論只有一個,整個食品行業將面臨一次全新的洗牌。
比如,在超市中有兩種不同的西紅柿,一種是消費者可以通過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追溯查詢西紅柿詳細的生長、流通、檢測信息的西紅柿,另外一種是無法追溯查詢的普通西紅柿。消費者會選擇哪一種西紅柿?結果不言自明,肯定會購買可追溯查詢信息的西紅柿,即使可追溯查詢信息的西紅柿比普通的西紅柿要貴,消費者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所以,二維碼食品追溯系統提高了食品的附加值,滿足了消費者對安全的需求。
“網際網路+食品”是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激烈競爭模式,那些敢於將食品在種植、養殖以及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環節的信息公之於眾,接受消費者追溯查詢和檢閱的食品企業將最終勝利,那些沒有正式手續、違規操作的黑心作坊等食品企業由於不敢將食品追溯信息公之於眾,最終將在市場競爭中淘汰出局。
同時,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在追溯查詢食品溯源信息時,其實也在不斷增加對這個食品以及企業的了解,不斷的了解會不斷地增加消費者對這個企業和食品的品牌忠誠度,如果這個食品企業的產品是優質安全的,消費者還會通過口碑傳播、社群傳播等方式幫助企業宣傳,企業的食品銷售量和品牌價值將不斷提升,從而形成一個正循環,企業也會越做越大、品牌越來越響、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
這就是“網際網路+食品”的巨大威力所在,“網際網路+食品”自身形成了一種良幣驅劣幣的市場機制,也就是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它讓食品行業的企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並迅速被市場淘汰。因此,“網際網路+食品”新模式意味著食品行業將面臨重新洗牌,雖然慘烈,可是,市場的充分發育和進步從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最終受惠的是廣大消費者。

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農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