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朗哥國家公園

維朗哥國家公園

維朗哥國家公園創建於1925年(當時名叫阿爾伯特國家公園),是非洲最早創建的國家公園。自公元1969年8月22日起正式更名為維朗哥國家公園。它位於剛果東部著名旅遊城市戈馬市以北,橫跨赤道線,靠近盧安達和烏干達,其西面是位於東非大裂谷的大斷層陷落帶東段的魯文佐里國家公園。維朗哥國家公園占地7800平方千米,轄區從海拔798米的赤道森林直到海拔5119米的魯文佐里山頂。

基本信息

介紹

英文名稱:Virunga National Park

編號:464-001維朗哥國家公園

1979年根據自然遺產遴選標準N(Ⅱ)(Ⅲ)(Ⅳ)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1994年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目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維朗哥國家公園占地790000公頃,地貌多種多樣,包括從沼澤地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魯文佐里山,從融岩平原到火山山坡處的大草原,不一而足。約有20000頭河馬生活在這一地區的河畔地帶,這兒是山地大猩猩的樂園,自西伯利亞飛來的鳥兒在這裡過冬。因這一地區受到鄰境盧安達戰亂的影響,大批難民湧入此地,砍伐林木,進行偷獵活動。給該地造成極大破壞。公元1994年該區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目錄。

簡介

維朗哥國家公園火山眾多。在斯瓦希里語中維朗哥(Virunga)是“火山”的意思。古維多利亞湖與基伍湖之間的四座火山已經成為死火山,而尼拉貢戈火山和尼亞姆拉吉亞火山卻不時噴發,仍然十分活躍。有時,其噴發的熔岩射程可達25~30千米之遠。

維朗哥國家公園裡的愛德華湖屬著名的尼羅河水系。該公園千差萬別的海拔高度導致了該地氣候的複雜性,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又使得這裡的生態環境呈現出了多樣性。生態環境類型主要包括:海拔高度不同的各個湖、濕軟的沼澤地三角洲、泥沼、稀樹大草原、火山岩平原、低海拔的赤道森林、高海拔的冰河及雪域(某些高山頂峰上的積雪常年不化)。

由於該公園跨越了4000多米的海拔高度差,所以形成了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公園內既生長著灌木、喬木等草原植物,又生長著莎草和蘆葦等沼澤地植物。另外還有山地森林、熔岩平原、竹林和荒野。可以說非洲所有的生態景現在這裡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造就了異彩紛呈的植物世界。山上長著青翠的竹林,稀樹大草原上生長著白茅屬植物、狼尾草、阿拉伯樹膠和風車子。其它地區還有金絲桃屬植物、羅漢松、石南科灌木和巨大的山梗萊屬植物;到了海拔4300米以上,植被稀疏,主要是一些苔蘚地衣及種子植物。

公園內動物種類繁多:大象、野牛、獅子、角馬、鬣狗等成群結隊。尤其是河馬,數日估計有2萬隻,是世界上最龐大的河馬群。公園內的珍稀動物是瀕臨滅絕的長毛大猩猩。稀樹大草原上的哺乳動物包括非洲大象(主要生活在公園南部地區,自公元1960年起逐年遞減,據統計,已由最初的3000頭銳減到公元1990年的469頭)、河馬、非洲水牛、非洲大羚羊、轉角牛羚、非洲水羚、疣豬(一種非洲野豬)、獅子(與其它許多大型哺乳動物相比,其數量自公元1960年起到20 世紀80年代末反而增加了)及各種各樣的靈長類。河水下游地區有不計其數的塘鵝,高山河谷是大猩猩、非洲小人猿和Okapi的家園。最北端的森林裡生活著林豬和大羚羊。鳥類則主要包括鷓鴣、鯨頭鸛、鳴鳥和美麗的畫眉。

事實上,維朗哥國家公園剛剛建立時,周圍還荒無人煙。但到了50年代末人口猛增,當地部落民族陸續在公園邊境定居下來,有的甚至紛紛從鄰國(如烏干達)遷移過來。現在公園60%的邊界地區人口密集,過去的村莊和邊陲小鎮如今變成了繁華的大城市。公園內部有3個漁村,總計2 萬來人。

持續膨脹的人口壓力和土地的相對匱乏使得這一地區的種族衝突進一步激化,公園95%的邊界地區都有人類活動,農業用地的承受能力幾近飽和。邊界處密集的人口為動物的自然遷移設定了很大障礙。四分之三的難民營位於公園緩衝地帶內或在其附近,初步估計至少有500000公頃的面積受到砍伐樹木及偷獵的影響(每天難民的薪柴需求量估計為600噸)。另外,公元1992年由於鄰國的盧安達發生內戰,大量難民的湧入又給公園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

維朗哥附近地帶動盪不安,有報告稱這一地區民兵活動頻繁,嚴重的偷獵行為、砍伐森林和非法的開採金礦非但屢禁不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被逃逸的民兵丟棄的許多自動武器都落到了偷獵者和當地居民手中,這更使得“反偷獵之路”荊棘叢生、前景不容樂觀。自從公元1995年至今已有44名公園警衛不幸犧牲。河馬的數量也由公元1986年的33000頭劇減到公元1996年的3000 來頭。目前公園裡採取了許多保護措施,如從人造林運進木材,並無償分發到難民營里那些爐灶高效節能的住戶家中,據估計兩年來這一措施至少挽救了4000公頃森林。

公元1988年間有7160名遊客來維朗哥國家公園觀光遊覽,公園裡的膳宿設施一應俱全,為遊客提供了很大方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