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菜花病毒病

(1)因地制宜地選用較抗病品種。 (4)發病初期藥劑防治。 000倍液,或噴施複合葉面肥,抑制發病,增強寄主抗病力。

病害症狀

此病在苗期發生較重。初期在葉片上產生近圓形小型褪綠斑,以後整個葉片顏色變淡或出現濃淡相間的綠色斑駁,隨病情發展葉片皺縮、扭曲畸形,最後全株壞死。成株期染病除嫩葉出現濃淡不均勻斑駁外,老葉背面有時還產生黑褐色壞死斑,或伴有葉脈壞死,最後病株矮化畸形,葉柄歪扭,內外葉片比例嚴重失調,輕則花球變小,重則根本不結球。

發病規律

此病在溫暖地區,常年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無明顯越冬現象,十字花科的其他蔬菜、野油菜及十字花科雜草為初侵染來源。冬季不種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區,病毒在貯存的白菜、甘藍、蘿蔔或越冬菠菜上越冬;冬季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病毒則在寄主體內越冬。由桃蚜、萊縊管蚜、甘藍蚜等將毒源傳到各種十字花科蔬菜上,春夏秋冬相互傳染,致多種蔬菜發病。高溫乾旱,地溫高,寄主根系生長發育受影響,抗病力顯著降低,而蚜蟲繁殖快、活動頻繁,致病害普遍發生。若管理粗放,土壤乾燥,缺水缺肥,則發病嚴重。不同品種間抗病性存在著差異。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用較抗病品種。如里綠、綠嶺、加斯達或其它較耐熱品種,比較抗病。
(2)栽培措施。合理間、套、輪作;夏秋種植,遠離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發現重病株及時拔除。
(3)加強管理。採用遮陽網或無紡布覆蓋栽培技術;增施有機底肥;高溫乾旱季節注意澆小水和很好地防治蚜蟲,控制病害發生與傳播。
(4)發病初期藥劑防治。可選噴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 000倍液,或噴施複合葉面肥,抑制發病,增強寄主抗病力。

病原描述

此病主要由蕪菁花葉病毒(TuMV)侵染所致,部分地區亦有由黃瓜花葉病毒(CMV)、菸草花葉病毒(TMV)或;蘿蔔花葉病毒(RMV)及其它病毒單獨或與TuMV混合侵染引起發病。蕪菁花葉病毒粒體線狀,大小700~800納米×12~18納米,失毒溫度55~60℃,10分鐘,稀釋限點1 000倍,體外保毒時間48~72小時,通過蚜蟲或汁液摩擦接觸傳毒。在田間自然條件下,主要靠蚜蟲傳毒。TuMV還侵染菠菜、茼蒿、薺萊、芥菜等多種蔬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