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實驗

《綠色化學實驗》,2008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李再峰。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 者:李再峰 主編

綠色化學實驗

出 版 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9-1

版 次:1

頁 數:126

字 數:158000

印刷時間:2008-9-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0946368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是當今國際化學與化工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發展的重要領域。本書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綠色化學》的內容為基礎,介紹了綠色化學的理念,編排了以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天然產物化學、無機化學等綠色化學的部分科學研究成果為基礎的專業實驗內容供實驗課選用。本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綠色化學的理念,第二部分為綠色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第三部分為綠色化學實驗。選編的內容充分體現了綠色化學的內涵和外延,展示了綠色化學科研成果在化學與化工領域輝煌的套用前景。

本書可作為化學與化工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實驗課的參考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科學研究與開發、化工生產的科技專業人員的參考資料。

目錄

第一部分 綠色化學的理念

第一章 綠色化學概述

第一節 綠色化學的含義

第二節 綠色化學是解決環境重大問題的新方法

第三節 綠色化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第四節 綠色化學原理及綠色化技術

第五節 綠色化學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

第六節 綠色化學課程建設和相關專業實驗開設的重要性

第二章化學危險物的鑑定與評價

第一節 化學危險物概述

第二節 化學危險物的定量評價

第三節 毒性物質的分類

第三章 環境污染與化學物質的釋放

第一節 化學暴露與環境污染

第二節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 人類的排放造成污染

第四章 阻止危害人類健康和環境污染的綠色方法

第一節 減少危害人類健康和環境污染的傳統方法

第二節 解決危害人類健康和環境污染的綠色方法

第五章 反應試劑的選擇原則及進展

第一節 毒性試劑的替換

第二節 安全的試劑

第三節 綠色化學中的三R原則

第六章 原料和產物的替換

第一節 原料替換

第二節 可替換產品

第二部分 綠色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

第七章 綠色化學實驗的預備知識

第一節 實驗室安全須知

第二節 實驗記錄和報告

第八章 實驗室內常見廢棄物的綠色化處理方法

第一節 污染的來源

第二節 消除污染的根本途徑

第三節 重金屬廢液的處理

第四節 開展微型實驗

第五節 三廢回收或處理

第三部分 綠色化學實驗

第九章 以水為分散介質的聚合物合成

實驗1 苯丙乳液的製備

實驗2 苯丙乳液的理化指標測試

第十章離子液體的製備及離子液體中的反應

實驗3 室溫離子液體(1.甲基-3-丁基咪唑溴鹽)的製備

實驗4 Iewis酸型室溫離子液體[MBIM]cl-xA1C1的製備

實驗5 [EMIM]BF室溫離子液體的製備及其對水的敏感度

實驗6 離子液體中相轉移催化合成丙酸苄酯

實驗7 在離子液體中合成查爾酮

實驗8 [MBIM]C1-xA1CI,離子液體催化苯和1,2一二氯乙烷的烷基化反應

實驗9 [MBIM]c1-xAlCl,離子液體催化苯和乙酸酐的醯基化反應

第十一章 安全溶劑、安全試劑、無溶劑反應

實驗10 1,2-二苯乙烯的綠色溴化

實驗11 羥醛縮合反應

實驗12 親電芳香族化合物碘化反應

實驗13 二茂鐵的乙醯化反應

實驗14 環己烯的製備和蒸餾

第十二章 綠色催化反應

實驗15 環己烯的綠色催化合成

實驗16 H2O2氧化環己酮合成己二酸

實驗17 反應控制的相轉移催化酯化反應

第十三章 非常規條件下的反應

實驗18 微波輻射下苯基苄基碸的合成

實驗19 微波輻射下無溶劑合成肉桂酸

實驗20 微波輻射下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合成一萘乙酸甲酯

實驗21 有機電合成法製備碘仿

實驗22 有機電合成法製備二十六烷

實驗23 乙醛酸的有機電合成

實驗24 陰極環氧樹脂電泳塗裝

實驗25氫化肉桂酸的有機電化學合成

實驗26 苯頻哪醇的光化學製備

實驗27 水基紫外光固化乳液的製備

第四章 天然化合物的提取

實驗28 由雞蛋殼製備丙酸鈣

實驗29 從茶葉或茶葉下腳料中提取茶多酚

第十五章 溶膠一凝膠法製備無機納米材料、膜反應法製備納米材料

實驗30 溶膠一凝膠法製備納米SnO2/TiO2複合催化劑及光催化活性

實驗31 膜反應法製備Sb摻雜SnO2納米半導體材料

參考文獻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部分 綠色化學的理念

第一章 綠色化學概述

化學和化學物質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具有深遠意義的角色。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的合成氨工業、石油化工工業、化工與製藥工業和高分子材料工業無不體現出化學與化工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些作用體現在生命所依賴的物質(如DNA、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人類的衣食住行,以及人類用來抵抗疾病的藥物等多個方面。

下面為在不同領域中發揮重大作用的有機化合物。

生物化學:蛋白質、酶、核酸(DNA和RNA)、激素、膜的生命功能。

醫學:藥品、生物相容性移植。

電子學:液晶、發光二極體(LEDS)。 ’

聚合物塑膠: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

高能材料:炸藥、推進劑。

紡織品:染料、纖維。

製冷劑:空調、家用和通用冷卻設備等。

還有許多功能性更強、更新的化學物質材料正在被發現或製造出來。

在人類創造文明的活動中,化學作為一門中心學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人類在充分享受化學工業發展的成果的同時,必須面對化學工業帶給人類的問題,如全球變暖、熱帶風暴發生的頻率增加、海水赤潮、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和生態危機等。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從源頭杜絕污染,培養人們的綠色意識,改造或改良現有的化學化工工藝,構建和諧社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等是科技工作者必須面對和不容迴避的現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