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洲路街道辦事處

綠洲路街道辦事處

綠洲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基本信息

概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地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地圖

昌吉市是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北部,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地處東經86°24′-87°37′,北緯43°06′-45°20′。東鄰烏魯木齊市、米泉市、五家渠市,西連呼圖壁縣,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相接,北和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接壤。全市南北長約26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總面積7981.13平方千米,總人口383588人(2003年)。有3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24%。

郵編:831100 代碼:652301 區號:0994 拼音:Changji Shi
地勢南高北低,地貌類型可分為南部山地、中部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境內有大小冰川158條,發源於天格爾冰峰區的三屯河、頭屯河兩條河流自南向北貫穿全市。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炎熱,春秋季節不明顯,氣候乾燥,蒸發量大,降水少。

簡介

綠洲路街道辦事處綠洲路街道辦事處

綠洲路街道辦事處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代碼:652301006。

行政區劃

轄12個社區:雙河社區、西域社區、綠園社區、淨化社區、庭州社區、屯河社區、博文社區、藝園社區、攬翠社區、泰昆社區、農科社區昌化社區

歷史沿革

“昌吉”本為“仰吉”之轉音,原系突厥語,涵義是“新”的意思。早在《突厥語大詞典》和《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錄》里都記載有“仰吉八里”(意為新城)這一名稱。 “昌吉”之名大致是由張堡、仰吉八里、昌都刺或昌八里等名逐漸演變而來。《閱微草堂筆記》或《西域水道記》里卻說昌吉一名系準噶爾語(蒙古語),是“場圃”的音譯,它原是一條河的名稱。

乾隆三十八年置昌吉縣。1983年改為昌吉市。
西漢時為山北六國中劫國地,晉屬高車,北魏屬柔然,北周屬突厥,隋為西突厥鐵勒部,唐為北庭大都護府所轄,宋為高昌國,元屬別失八里,明代為瓦剌的牧地,明末清初為準噶爾部遊牧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築寧邊城,設巡檢。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置昌吉縣,屬甘肅鎮西府,轄區範圍為今昌吉市和呼圖壁縣。光緒十三年(1887年)屬迪化府。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縣轄呼圖壁巡檢改設為呼圖壁縣丞。民國七年(1918年) 呼圖壁縣分設,兩縣均屬迪化道管轄。1950年屬迪化專區。1955年後屬昌吉回族自治州,1983年12月撤銷昌吉縣,成立昌吉市。
2000年,昌吉市轄4個街道、4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387169人,其中:老城街道 18260人、延安北路街道 56968人、延安南路街道 75919人、城郊街道 40138人、五家渠鎮 32665人、硫磺溝鎮 5848人、三工鎮 17846人、榆樹溝鎮 11391人、二六工鄉 10842人、大西渠鄉 13988人、佃壩鄉 6778人、濱湖鄉 8866人、六工鄉 11824人、阿什里哈薩克民族鄉 7203人、廟爾溝鄉 3541人、園藝場虛擬鄉 10041人、兵團101團虛擬鄉 18006人、兵團103團虛擬鄉 16809人、兵團共青團農場虛擬鄉 8492人、兵團軍戶農場虛擬鄉 11744人。 www.xzqh.org
2003年,昌吉市人民政府《關於老城街道辦事處延安南路街道辦事處更名的通知》(昌市政發[2003]143號):根據自治州人民政府《關於昌吉市老城街道辦事處延安南路街道辦事處更名問題的批覆的函》(昌州政函[2003]112號)檔案精神,決定將“昌吉市老城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昌吉市寧邊路街道辦事處”,將“昌吉市延安南路街道辦事處”更名為“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辦事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