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透析

經皮透析--是一種腫瘤的治療的方式,藥方有蟾酥錠等。其不僅對療毒惡瘡、癰疽發背、乳癰腫痛及其他中醫外科腫痛疾患有顯著療效,而且對多種體內臟器組織的良性、惡性腫瘤也有良好的抑制其生長、消除其疼痛及腫脹等作用。

目前套用最普遍的為腫瘤的治療,比如“貼之消——蟾酥錠”組方含有蟾酥、雄黃、冰片、麝香等多種地道中草藥,外敷於病灶、腫塊、腫痛相應穴位,通過其輔助藥物之強勁芳香滲透、走串通絡作用,將具有解毒消腫、抑瘤止痛功效的藥力迅速傳布到病灶部位。此種療法,療效顯著、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且治療對患者日常活動不產生影響,亦不用忍受痛苦。

蟾酥錠

“蟾蜍錠”是中醫採用經皮透析原理,經現代加工精提的一種高效、無副作用的抗癌、抗腫瘤中藥。其具有活血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其不僅對療毒惡瘡、癰疽發背、乳癰腫痛及其他中醫外科腫痛疾患有顯著療效,而且對多種體內臟器組織的良性、惡性腫瘤也有良好的抑制其生長、消除其疼痛及腫脹等作用。

蟾酥錠之“蟾酥”功效考證

在中國古代醫學發展史上,以“蟾蜍”為主要的外用方劑或成藥並不鮮見。如南宋名醫嚴用和的《濟聲方》、明代醫家劉宗厚的《玉機微義》和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等醫著中,均載有“蟾蜍丹”,明代大醫家虞搏所著的《醫學正傳》中載有“蟾蜍膏”。在綜合參考上述醫學文獻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藥理研究,由廣州天河順康中醫藥研究所癌症研究室研製,西安順康製藥有限公司獨家出品的“蟾蜍錠”外用藥,堪稱現代抗癌外用藥之極品。“蟾蜍錠”由蟾蜍、雄黃、冰片、麝香等多種地道中草藥組成,因其直接外敷於病灶、腫塊、腫痛和相應的穴位上,並通過其輔助藥物之強勁芳香滲透、走串通絡作用,將具有解毒消腫、抑瘤止痛功效的藥力迅速傳布到病灶部位,從而達到療效顯著、使用方便、無毒副反應的理想效果。“蟾蜍錠”中的主藥蟾蜍,在中醫歷代本草書中多有記述:《本草綱目》言其性味“甘辛、濕、有毒”,強調其可“治發背療瘡、一切惡腫”。
《本草綱目》指出:“蟾蜍,痛行十二經絡、臟腑、膜原、溪谷、關節諸處”。“蟾蜍,療疳積,消鼓脹、解疔毒之藥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滯諸積,如積毒、積塊、積脹、內疔痛腫之症,有攻毒拔毒之功也。”古代醫學所云“惡腫”、“鼓脹”、“積塊”、“瘀郁壅滯”等,即包括今之臨床部分良性或惡性腫瘤在內。

蟾酥之現代套用

現代藥理研究亦證實蟾蜍有抗腫瘤作用,曾有實驗研究報告,蟾蜍皮提取物對受試小鼠及兔的肉瘤有治療作用,能延長患有精原細胞瘤,腹水癌及肝癌的小鼠的皮成期,並能增強網狀內皮細胞(對病原體,對防禦作用的特殊細胞)的功能。試管中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另有臨床報告,有2%蟾蜍香油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療27例惡性腫瘤(均經病理檢查及臨床X線證實),其中有肺癌、肝癌、乳腺癌、賁門癌、淋巴肉瘤及五官科癌腫等十餘種癌症,用藥後有明顯的止痛抑瘤、消腫利尿作用。
用蟾蜍注射液肌肉注射或作離子透入治療,全身性毒副反應較大,如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注射部位疼痛亦較明顯。而“蟾蜍錠”為局部外敷藥,經由相關部位疼痛亦較明顯。而“蟾蜍錠”為局部外敷藥,經由相關穴位可避免內服、注射所致的全身或局部毒副作用,而其消腫抑瘤、止痛解毒的治療作用,則可通過麝香、冰片等強烈芳香滲透作用,迅速透過至病灶處,經經絡傳導直抵癌腫臟器或部位。“蟾蜍錠”外敷可謂是一種較理想的給藥途徑。

產品介紹

【產品名稱】蟾酥錠
【主要成份】蟾酥、麝香、雄黃、硃砂、冰片等。
【性 狀】本品為紅色長橢圓形的錠,氣香涼。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疔毒惡瘡,癰疽發背,初起紅腫堅硬,麻木疼痛,乳癰腫痛,蠍蜇蟲咬傷,欣熱疼痛等症。
【適用範圍】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直腸癌等各種惡性腫瘤中晚期。
【用法用量】用醋研磨塗患處。(詳見說明書)
【注意事項】外用藥,切勿入口。忌食辛辣食物。
【規 格】3g/袋x2袋/盒x144盒/箱。
【包 裝】藥用複合膜包裝。
【貯 藏】密封,防潮。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Z61020802
【療程設計】每療程1個月(每次使用7天,再更換新藥使用),每3個療程為1個階段,每3個階段為1個治療周期。

作用機理

依據中醫外治腫瘤理論,匯集多年臨床經驗和科學和科學研究之中醫藥結晶,將腫瘤的治療與人體經絡系統相結合,採用中藥開竅劑經皮膚滲透打開人體經絡系統,運用抗癌獨特引經藥,是具有殺滅癌細胞的藥物之性能,偱經絡的輸送直達腫瘤病灶處,發揮中草藥活血、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理功效,解其癌毒、氣滯、淤積、濕熱毒,使腫瘤細胞逐漸發生壞死,然後將殺滅的癌細胞經過大小便、汗液、經絡之孫絡排出體外,致使病灶縮小或消失,從而達到治療腫瘤而不傷正氣的顯著療效。

主要成分的抗腫瘤藥理作用

蟾酥:辛主散熱,寒主除熱。故能使邪氣散而不留。
麝香:辛、溫。療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

蟾酥抗癌藥理作用

體外實驗,對JTC-26抑制率達90%以上。 對人體卵巢癌、肝癌細胞有作用。 用噬菌體法篩選,蟾酥有誘導噬菌體的作用,提示有抗癌活性。 體外能抑制人的巢腺癌、顴上下頜未分化癌、間皮癌、胃癌、脾肉瘤、肝癌等腫瘤細胞的呼吸。 對人體胃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對小鼠肉瘤-180、兔B.P瘤有效,並能延長患精原細胞瘤、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試管內對白血病細胞有抑制作用。 對小鼠子宮頸癌-14和腹水型肝癌的生長有抑制活性的作用 抑制Hela細胞生長,抑制人肝癌和白血病細胞的呼吸。 蟾皮中的強心X和X元對Hela-S3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烏本X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蟾皮的胰蛋白酶水解液對小鼠實體瘤有抑制作用。

麝香抗癌藥理作用

體內有淋巴細胞增生活躍,並能改善微循環,輸通淋巴管。認為可能增強對腫瘤的免疫,破壞癌細胞外周防護因子,有利於捕捉殘餘癌細胞的作用。 對小鼠梭形細胞肉瘤有明顯的抑制效果。 對Hela及腹水癌細胞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附1:【用法與用量】外用藥品。
將“蟾酥錠藥膏”用調和劑調和成膏狀,放入“專用膠紙”圓圈內壓平直接外貼敷病灶處、腫塊處、疼痛處、穴位處,本品每天貼敷8-16小時,無皮膚過敏者,可連續貼敷24小時或連續使用7天。每袋(3克)“蟾酥錠”反覆使用7日(每天更換一張專用膠布,藥膏不換)。 病灶處、腫塊處、疼痛處貼敷方法:根據腫塊(病灶、疼痛)處範圍大小,取本品(1-10盒)藥膏,用量必須覆蓋著腫塊(病灶、疼痛)處,貼敷面積略大於腫塊(病灶、疼痛)處一圈。 本品每日使用後取下放入原包裝內,再使用時就應加入貼之消調和劑幾滴(以加強“蟾酥錠”的藥理滲透能力和增強藥效)。 四種貼敷治療方法:可任意選擇一種方法貼敷,也可四種方法同時使用。(1)穴位貼敷方法:凡惡性腫瘤、多發性良性腫瘤,除貼敷病灶處,需配合神闕穴位貼敷(即肚臍孔),療效更佳。(2)按解剖部位貼敷方法:即病灶處周圍,如肺癌壓迫支氣管引起的氣喘:貼支氣管區;肝癌貼肝區;腎癌貼腰部左右腎區;頸項部腫瘤貼頸項產關節骨肉瘤貼肩關節區等等。(3)按阿是穴貼敷方法:阿是穴,即病灶處,疼痛處、患處、對於不同病症貼敷不同的阿是穴,如惡性腫瘤引起的下腹部疼痛,貼下腹部肚臍區;膝骨肉瘤或骨轉移癌貼膝關節區,腰部腫瘤及疼痛貼腰部區等等。(4)按夾脊(脊椎)貼敷的定位方法:第一頸椎刺刺突至第五腰椎棘突兩側,督脈(脊椎)旁開0.5-1寸處。 主治: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直腸癌等各種惡性腫瘤中晚期。

主治範圍

上頸部夾脊:主治頭面五官病症。
下頸部夾脊:主治項背及上肢病症。
上胸部夾脊:主治呼吸系及心血管病症。
下胸部夾脊:主治消化器官病症。
腰部夾脊:主治腰腹部及下肢病症。

注意事項

防火烤、防乾燥、淋浴時將本品取下,浴後再敷,不影響療效。 嚴禁將本品每袋(3克)分成3-7份,分別放入3-7張專用膠紙貼敷治療,此方法直接影響療效。 本品連續使用時間較長後,少數患者局部皮膚發紅、發癢起小紅點,應縮短貼敷時間,或另換穴位貼敷,或暫停使用。 本品貼敷病灶處、腫塊處及穴位處,少數患者出現刺激性的疼痛,屬藥效強力刺激病灶處引起的正常現象,持續30分鐘後自然消失,也可另換其他穴位貼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