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

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

《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講述了:經濟法學是法學家族中的後起之秀,目前學術上對其仍是眾說紛紜。我一直以為,要使經濟法能夠站得起、立得住,僅對有關具體經濟法律制度進行研究是不夠的,還須對經濟法學的概念、範疇和基本理論進行系統深入探討,以奠定其作為一門學科的基本品格。世明教授不懼辛苦,對法學及經濟法學界存在的避重就輕傾向和不時滋生蔓延的畏難情緒不以為然,獨闢蹊徑,對經濟法學的理論淵源和流變進行研究,著重梳理經濟法學術發展的脈絡。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
作 者:張世明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6月
ISBN: 9787802195875
開本: 16開
定價: 45.00 元

內容簡介

此課題兼及法學、社會經濟和歷史的辯證思維,涉及德日英俄諸語種文獻,研究難度和工作量很大,但又是建構經濟法學必不可少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因此凸顯其意義和價值所在,令《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在眾多經濟法出版物中嶄露頭角、獨樹一幟。
學術著作的生命力不是依靠任何人自誇自擂而得以保持的,必須經受住市場考驗。《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出版後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獲得好評,很快售罄。這說明社會對《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的評價是非常公正的。理論的創新恰在於不斷汲取營養,不斷超越自我而最終破蛹化蝶的。中國經濟法的研究如果作繭自縛,固步自封,那么這個學科的生命力勢將難以保持。目前的新書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但往往急求近功,書被催成墨未濃,真正缺乏的是深思熟慮、精雕細刻的力作。國外的許多著作都是經過一版再版的打磨和修訂而成為傳世名著的,甚至一部書歷經幾代人賡續不絕的接力修訂,與中國學術界由於科研成果統計和考核的驅使而偏重出新書的取向大相逕庭。古人云:磨礪當如百鍊之餘,急就者非邃養;施為宜似千鈞之弩,輕發者無宏力。殆必千淘萬漉後方能自成一家,傳諸不朽。學術人的目的不在於寫出多少《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而在於使自己的一兩《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經得起時間考驗,確切地說,就是能解決一兩個問題。只要我們以畢生精力比較好地解決一兩個問題,在學術發展的脈絡中建立起一個不容繞過的形勝據點,那么這畢生的精力就是具有絕對價值的。

編輯推薦

《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
世界著名法學大師沃爾夫岡·費肯傑(Wo!fgang Fikentscher)教授:
我敢說此第二版乃當之無愧的學術成功。
中國第一位經濟法博士生導師劉文華教授:
該成果不僅在法制史學方面突出了經濟法史的研究方向,而且也為經濟法學理論方面填補一塊僅已勾畫粗略線條的空白。整個經濟法學界應該感謝張世明同志的勞動成果。
中國經濟法學會副會長史際春教授:
這次全面修訂使《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的意境更上層樓,在篇幅上更加增廓,較第一版不啻是一部新書,表現了作者執事有恪、精益求精、不斷進取和超越自我的學術精神。如果作者繼續不懈努力,《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第2次全面修訂版)》最終有望成為一版再版的傳世之作。
中國民商法律網自由論壇評論
張世明老師的《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是不是最好的書我不敢擔保,但是確實好。

作者簡介

張世明,1966年出生,1996年至2000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攻讀法學博士學位,為中國人民大學首位歷史學博士後,2002年晉級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慧財產權、競爭法和稅法研究所和弗萊堡大學法律系經濟法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在Frontiers ofHistory in China、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刊物發表過學術論文若干,有英語、德語、法語關於法律研究方面的譯著,主要著作包括《清代西藏開發研究》(1996)、《十八世紀中國與世界·軍事卷》(與中國史學界泰斗戴逸教授合著,2000)、《經濟法學理論演變研究》(2002)、《中國經濟法歷史淵源原論》(2002)、《中國西部開發與近代化》(與戴逸教授共同主編,2006)、《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譯著,2008)、《法律、社會經濟資源與學術話語空間:世界精英學者論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主編,2009)等,師從世界著名法學大師、原聯合國法律顧問和歐盟法律顧問、目前在國際上經濟法學研究領域頭號權威Wolfgang Fikentscher(費肯傑)教授並翻譯了其兩卷本《經濟法》(2009),目前積十二年努力已經完成的個人專著《法律、社會經濟資源與時空建構》四卷本即將問世。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研究旨義和方法導論
第一節 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經濟法的產生
第一節 作為潛科學“經濟法”概念考辯
一、中國法學界對“經濟法”概念起源研究的歷程
二、外國學者對“經濟法”概念產生的追溯
三、現代經濟法概念的開山鼻祖應為蒲魯東
四、作為潛科學的經濟法概念的出現是一種範式的轉型
第二節 經濟法產生的原因
一、對經濟法產生原因“反壟斷說”質疑的必要和方法
二、對經濟法產生過程中文化因素的考察
三、資本主義經濟法和社會主義經濟法產生具有相關性
第三節 經濟法在近代法律構造更化中的地位發微
一、作為公私法融合的經濟法是市良社會與政治國家互動的產物
二、經濟法對民法的溢出與銜接
三、經濟法並非因為行政法發生分化才得以成立
四、經濟法與商法的關係
第三章 縱的考察:國外經濟法理論主要學說的發展與流變
第一節 德國經濟法學說的演變
一“工業法”(Industrierecht)時期
二、經濟法學初創時期的理論探索
三、機能說:德國經濟法學轉折的重要環節
四、戰後德國經濟法學理論焦點問題
第二節 日本的主要經濟法學說
一、戰前日本經濟法學理論的主要流派
二、戰後日本學者對經濟法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三、目前日本經濟法學理論發展的新動向
第三節 前蘇聯經濟學說發展的兩個時期
一、前蘇聯民法與經濟法學爭論第一個時期所產生的理論
二、前蘇聯民法與經濟法學爭論第二個時期所產生均理論
第四章 橫的透視:經濟法學說的繼受問題
第一節 繼受的第一種模式:學說的卓越性和實用性導致的繼受
一、德國經濟法學理論在日本的傳播與變異
二、德國經濟法學理論對法、意、奧諸歐洲國家的影響
第二節 繼受的第二種模式:美國化
一、德國經濟法學理論美國化過程中的衝突與磨合
二、日本經濟法學理論美國化的特徵
第三節 繼受的第三種模式:以前蘇聯為發源的勢的作用
第五章 經濟法學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第一節 經濟學對經濟法生成的影響——一個關於凱恩斯經濟學的學術童話
一、羅斯福新政是否在凱恩斯學說指導下
二、經營自由與國家干預的磨合與衝突
第二節 法律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與經濟法理念
第三節 經濟學與經濟法學範疇的借用關係
第四節 經濟學理論與經濟法學中具體法律制度:以反壟斷法為中心
第五節 我國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對經濟法學的影響
第六章 經濟法學產生與發展的哲學理論基礎
第一節 經濟法學產生的哲學理論基礎
一、自由法學運動
二、在目前學術界研究成果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探索
第二節 經濟法學發展中所反映的哲學思想
一、縱橫統一對立關係
二、經濟自由與經濟秩序
第三節 福柯“知識型”理論的啟示:學科間的底層語法規則
第七章 中國特色經濟法學發展的本土資源與未來趨勢
第一節 推參闡述:經濟法定義方法論
第二節 時空延異:中國經濟法學前史中可利用本土資源蠡測
一、經濟自由應該與政府干預恰當結合
二、“抑兼併”與“不抑兼併
三、官營經濟
第三節 在規範與價值之間:人本主義經濟法學的私見._
修訂版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