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制度與民主改革:原蘇東國家的轉型比較分析

經濟制度與民主改革:原蘇東國家的轉型比較分析

第一章 第二章 制度變革的戰略

書籍信息

作者:(丹)諾格德 著,孫友晉 等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1
版次:1
頁數:266
字數:259000
印刷時間:2007-1-1
紙張:膠版紙
I S B N:9787208063785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針對原蘇東國家的政治經濟轉型進行深入學術分析和理論思考的力作。全書涉獵廣泛,綜合運用全球資本主義、民主化、經驗制度主義和歷史制度主義等理論,結合比較統計法和個案分析法,以全球視野審視當前正在推行市場化和民主化改革的轉型國家,重點剖析原蘇東20國在過去十年(1989-1999)的經驗教訓,深入探討市場與民主、經濟轉型與政治改革之間的關係。
全書從外部結構變數(初始條件和外部環境)和內部轉型戰略兩個層面入手,以政治學視角剖析經濟體制改革,將其劃分為美國、西歐和東亞三種轉型模式。作者旨在回答下述問題:為什麼有些國家在實施經濟轉型方面比其他國家能力更強、成就更顯著?激進轉型戰略與漸進轉型戰略哪一種更優越?哪一種模式是最佳轉型模式?本書的結論發人深思,對於當前正在思考中國改革得失、探索未來改革之路的國內學者來說,具有深刻的啟迪和借鑑意義。

作者簡介

奧勒·諾格德教授是丹麥奧胡斯大學政治學系主任、比較政治學教授,久負盛名的薩爾茨堡研究會的撰稿人。先後獲得哥本哈根大學和奧胡斯大學的政治學哲學博士和法學博士學位,曾赴莫斯科國家與法律研究所和史丹福大學作訪問學者,兼任丹麥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委員,丹麥律師和經濟學家協會、蘇東地區研究協會北歐委員會、丹麥政治學協會、全美政治學協會、國際政治學協會的會員,在多個國際組織中擔任丹麥國的代表。
諾格德教授精通俄語、保加利亞語和波蘭語,長期從事原蘇東國家的政治經濟轉型的研究。1994年因在波羅的海國家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榮獲位脫維亞大學榮譽博士。本書是其2000年的政治哲學博士論文,也是其成名之作。

書本目錄

推薦序
前言和致謝
第一章 新興的民主與市場
權衡取捨:1989—1989年間建立市場和民主制度的原蘇東國家
附錄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方案設計
初始條件
外部環境
機遇空間
政治制度與經濟變革 
制度變革的戰略
國家能力與制度變革的戰略
政策結果的效應:當政治成為自身的動因時
制訂初步的研究方案
問題的重申
第三章 研究議程:新包裝下的舊思想
蘇聯學與傳型學:起源和概述 
非理性行為體方法
發展研究與原蘇東國家經濟轉型研究
經濟理論與原蘇東國家的制度變革 
經驗主義政治理論與原蘇東國家的制度變革 
原蘇東國家制度變革中的問題與選擇
第四章 制度變革的戰略及其結果
測試問題
制度變革及其結果
結論:尋找因果模式 
附錄 
第五章 背景或制度策略:一階初始條件的作用
初始條件的概念界定
初始條件、制度選擇與結果
一階初始條件與制度變革 
政治反應的結構基礎
結論
附錄 
第六章 超越社會主義的結構制約
民眾動員與市民社會制度
精英的地位與制度變革 
政治制度的效應
結論
附錄 
第七章 制度變革的施動者
經濟觀念、施動者二階初始條件
轉型優等生:波蘭、愛沙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和蒙古
波蘭和愛沙尼亞:接觸傳播與“意志趨同”
吉爾吉斯斯坦和白俄羅斯:僵滯的發展與集權的領導人
結論
第八章 新興的市場與民主
民主與市場 
原蘇東國家制度革命的經驗教訓 
未來研究的必要性
附錄
關於數據的注釋
參考文獻
術語對照表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