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制度與國家競爭力:基於中國經濟制度變遷視角

1.2 1.4 2.1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平裝
ISBN: 9787542628510
條形碼: 9787542628510
尺寸: 20.8 x 16.4 x 2.4 cm
重量: 422 g

內容簡介

《經濟制度與國家競爭力:基於中國經濟制度變遷視角》分為比較篇和探索篇兩篇,共七章,主要介紹了英國工業革命與同期中國封建經濟,日本明治維新與清朝變法新政,美國羅斯福新政與中國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探索,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與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前蘇聯的激進改革與中國的漸進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內容。

目錄

第一章 制度與國家競爭力的基本理論
1.1 制度與國家競爭力內涵的界定
1.2 影響制度與國家競爭力的因素
1.3 透視制度與國家競爭力關係的重要視角:經濟制度變遷史
1.4 中國近代以來經濟制度變遷
本章小結
上篇 比較篇
第二章 英國工業革命與同期中國封建經濟(1765—1840)
2.1 經濟制度創新文化背景
2.2 經濟制度變遷
2.3 英國成“世界工廠”與中國康雍乾盛世轉衰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日本明治維新與清朝變法新政(1840—1911)
3.1 制度變遷的歷史背景
3.2 制度變遷基礎環境
3.3 變革的領導者和制度變革內容
3.4 日本的興起與中國的衰落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美國羅斯福新政與中國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探索(1911—1949)
4.1 制度變遷的經濟基礎和環境
4.2 制度變遷內容及性質
4.3 美國大國的崛起與中國對資本主義探索的失敗
本章小結
下篇 探索篇
第五章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與國家競爭力的提升(1949—1978)
5.1 新中國成立之際的經濟背景
5.2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確立與國民經濟迅速恢復期
5.3 工業化戰略目標與社會主義計畫經濟體制的確立
5.4 僵化的經濟體制與緩慢的國民經濟發展
5.5 傳統計畫經濟體制對我國國家競爭力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前蘇聯的激進改革與中國的漸進改革(1978—1992)
6.1 改革的經濟政治背景與目標
6.2 改革模式比較及評價
6.3 前蘇聯的解體與中國的和平崛起
6.4 啟示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992—2049)
7.1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的環境
7.2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選擇
7.3 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變革探索
本章小結
餘論 文化何以重要
1.文化對制度變遷的影響
2.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3.傳統文化對中國近代以來制度創新和經濟發展的制
4.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積極效J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