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讀與孔子思想再認識

這不僅遮掩了孔子思想的智慧之光,也使人們對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心存疑慮。 其實,孔子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學”或者“道”而努力,希望社會仁愛和諧,歸於有序。 他對君上的個人修為有很高的要求,希望為政者做萬民表率,絕非通常所謂的採取“愚民”政策。

主題
孔子思想、儒家經典、經典新讀
責任者
楊朝明主講
版本
山東省圖書館 2010年9月
日期
2008年1月
載體形態
格式:DVD
館藏信息
山東省圖書館
描述
長期以來盛行的疑古思潮,使儒家經典的正確解讀受到嚴重影響,例如,我們對《論語》首篇首章“學而時習之”,對《禮運》記載的孔子的“大同”學說,理解上都未必正確,對孔子的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也存在誤解。這不僅遮掩了孔子思想的智慧之光,也使人們對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心存疑慮。其實,孔子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學”或者“道”而努力,希望社會仁愛和諧,歸於有序。他的政治理想是社會大同,王道大行,而非要“復古”,更不是倒退到原始時代;他嚮往人人修身,仁敬慈孝,誠信無欺,而非嚴格的上下等級。他對君上的個人修為有很高的要求,希望為政者做萬民表率,絕非通常所謂的採取“愚民”政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