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墮民

紹興墮民

《紹興墮民》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作者是俞婉君。書籍主要講述了歷史上生存在紹興的墮民的歷史發展。

作者簡介

俞婉君,浙江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區域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紹興歷史文化的研究教學,主持省廳級以上科研項目5項,已發表論文近30篇。

內容簡介

《紹興墮民》內容簡介:墮民,曾廣布於浙東地區的區域性賤民,主要靠為當地居民的時令節俗和人生禮儀提供趨吉避邪的服役為生。新中國成立後逐漸消融。紹興是墮民歷史最悠久、人口聚居最多、墮民特徵最顯明的地區。 墮民被學者列入清代四類賤民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淵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巫”,宋代以後淪為一個邊緣階層。寄附特性最為典型,對百姓的特色服役成為特有產業和寄附特權。研究墮民的目的,除了儘快掌握這真正的最後機會,收集僅存的第一手資料了解墮民外,便是透過墮民進一步了解傳統中國的賤民社會。墮民是各種賤民中研究最薄弱的一種。作者花十年之力,深入開展田野調查,較為系統地探討了墮民的起源和形成、人口和社會結構、寄附特權、職業生活、習性、特殊信仰和習俗、地位、解放和消融等九個方面的課題。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紹興墮民的起源和形成

一、 “墮民”的稱謂及相關群體辨析

墮民與樂戶/墮民與惰民/墮民與丐戶、 丐頭/墮民與轎夫/墮民與“小姓”

二、 莫衷一是的起源說

宋代罪俘說/趙宋皇室後裔說/唐代“千秋太子”的梨園子

弟說/明初被貶蒙古貴族說/被貶陳友諒、 張士誠、 方國珍

部屬說/胡惟庸案被罰者說/古越後裔說/不可考證說

三、 墮民起源考辨

墮民與于越族的淵源關係/墮民的巫業與于越文化的傳承

四、 墮民階層的形成

宋代的社會轉型與墮民地位的邊緣化/“丐戶”與明代墮民的賤民化

第二章 紹興墮民的人口和社會結構

一、 墮民的人口

人口數量和分布/墮民人口的變遷/平民的流人

二、 墮民的社會結構

家族/鄰里/姻親/

第三章 紹興墮民的寄附特權

一、 “門眷”的形成和成因

“門眷”的形成/“門眷”的成因

二、 “門眷”是墮民的支柱產業

“門眷”的收入/“門眷”是紹興墮民的“田地”/“門眷”是衡量貧富的基本指標

三、 “門眷”是墮民的寄附特權

“門眷”是依附特權/“門眷”是寄生特權

第四章 紹興墮民的職業生活

一、 墮民職業生活概述

二、 禮儀民俗中的執業活動

“紹興人辦喜事是墮民老嫚的市面”/其他禮儀民俗的執事活動

三、 墮民的“走節”

墮民“走年節”/其他節俗的執業活動

四、 墮民的副業

挑貨郎擔/小手工製作/家政服務業

五、 墮民的戲業

墮民成為紹興戲業的台柱子/民俗生活中的墮民演出活動/墮民對紹興亂彈的貢獻/紹興墮民的戲班生活

第五章 紹興墮民的習性

一、 墮民的寄附性

自覺寄附於平民/主顧面前的奴性

二、 墮民的反抗性

三、 墮民的誠實性

誠實不佰/崇尚貞節/討賞有度

四、 墮民的勤勉性

第六章 紹興墮民的特有信仰與習俗

一、 墮民的特有信仰

戲神崇拜/巫術神靈崇拜

二、 墮民的衣食住行

服飾/飲食/居住/出行

三、 墮民的時令節俗

過年/其他節俗

四、 墮民的禮俗和語言習俗

禮俗/語言習俗

第七章 紹興墮民的地位

一、 墮民的政治地位

明代打入丐籍/一紙空文的“除籍令”

二、 墮民的社會地位

平民對墮民的歧視/墮民戲班的社會地位

三、 墮民的經濟地位

第八章 近代紹興墮民的解放

一、 清末的“收教墮民”

“收教墮民”的社會背景/“收教墮民”令的出台/紹興同仁

農工國小堂的艱難創建/“收教墮民”的意義

二、 民國時期墮民的解放

改善墮民生活的政令/有識之士對解放墮民的倡導/墮民

自我意識的覺醒

三、 近代的墮民學校

近代墮民學校概況/個案調查:紹興同仁國小堂

第九章 紹興墮民的消融

一、 墮民的翻身

獲得“勞動人民”的身份/當家做了主人

二、 墮民“門眷”的喪失

“門眷”根基的喪失/“門眷”的喪失過程

三、 墮民與平民的融合

墮民坊的“圍牆”被打破/墮民歧視的淡/墮民與平民通婚自由/墮民的特有習俗消失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