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下鎮

紮下鎮

江蘇省沭陽縣紮下鎮位於新沂河北岸,與沭陽縣城只一橋之隔,是貫通沭陽南北交通的要地。東距連雲港港口126公里,白塔埠機場78公里。境內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新長鐵路、京滬高速、205國道、245、324省道穿境而過,新河、岔流河、沭新沂河環繞周邊,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水陸交通優勢。紮下鎮總面積5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萬畝。轄11個行政村,兩個居委會,總人口5.32萬人,擁有工業企業400多家。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沂水河畔,清澈碧波,人文薈萃,英雄輩出。這裡曾發生過著名的紮下河戰鬥,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英勇悲壯,為解放戰爭勝利寫了光輝的一頁。特等功臣,全國二級戰鬥英雄孫明芝在朝鮮戰場用機槍擊落敵機,戰功顯赫入史冊。,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大力實施“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在經濟社會發展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全民創業,高潮迭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商賈雲集,市場繁榮;萬畝花木,奼紫嫣紅,花鄉似錦,綻放異彩。到處呈現出勃勃生機。

經濟發展

紮下鎮紮下鎮
2007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9億元,財政收入23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20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曾被省文明委授予“文明鄉鎮”、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黨委”、“經濟十強鄉鎮”、連續兩年被市評為“社會治安安全鄉鎮”和社會穩定先進單位。

紮下鎮在重視發展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高效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已拓植花卉苗木面積1.7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8.6%,已初步形成“市場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新格局。堅持內培外引,突出招大引強。紮下鎮招商引資碩果纍纍,東方文體、奧光玩具蒙欣家私錦天工藝揚子木業等一大批規模以上企業落戶縣經濟開發區,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已發展私營個體企業48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家,從業人員達1.3萬人。工業經濟總量逐年攀升。深特工藝京滬木業晶寶木業久豐木業東方文體等20多家企業產品遠銷日本韓國、西歐等國家和地區。2007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3.5億元,實現了工業經濟總量兩年翻一番的驚人速度。工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已形成了木材加工、化工、鑄造、玩具、釀酒等多行業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社會事業

圍繞建設和諧社會,紮下鎮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紮下鎮投資600多萬元改變城鎮面貌,解決道路交通問題,改善民眾的居住條件和教育醫療衛生條件,豐富民眾的文化體育活動,完成了老年公寓、文化中心、世代服務中心等一系列民生工程。2008年,紮下鎮將實施河道疏浚、花木示範區、鎮區“北延東擴”、工業集中區基礎建設、有線電視網路改造等七項重大建設工程,以進一步改善紮下鎮的人居發展環境。古老文明的紮下鎮正展著新的雄姿,也必將繼續激揚奮進的主鏇律,這裡的每一寸熱土,每一位勤勞樸實的紮下人熱忱地歡迎外地客商光臨紮下,投資興業,攜手把紮下建設得更加美好。

新農村建設

紮下鎮紮下鎮
自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沭陽縣紮下鎮把握突破口,選準切入點,立足實際,大膽探索,積極推進整體新農村建設。抓產業,促生產發展。該鎮根據自身優勢,狠抓三大產業的發展壯大。一是個體民營業。紮下鎮先後建立了一個工業集中區和三個木材加工小區。通過廣泛招商引資和發動全民創業,全鎮擁有個體民營企業48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家。整個民營企業年實現產值9.8億元,入庫稅金占全鎮財政收入的70%以上。二是花卉苗木業。紮下鎮已建成花卉苗木基地1.7萬畝,占全鎮土地總面積的58.6%。花木產業年銷售收入3500多萬元,僅此一項,人均增收2790元。三是勞力轉移就業。該鎮大力推廣“培訓十就業”模式,讓眾多手握“培訓券”的農民受益。通過技能培訓和聯繫企業、創辦企業等措施,輸出青壯年勞力5000多人,有7500多個農村“4050”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

抓建設,促村容整潔。大力實施清垃圾、清淤泥、清水源和改水、改廁、改路的“三清三改”工程。搶抓省委、省政府支援蘇北農村道路建設機遇,藉助該鎮企業多和在外工作人員關愛家鄉建設的熱情,採取寄發信函、老鄉聯誼、走訪慰問等形式,向他們介紹新農村建設情況,取得他們的大力支持。捐資1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13個村(居)水泥路鋪設工程,投資671萬元,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新建自來水廠8個,改水受益人口達4.3萬餘人。衛生改廁900多個。抓規劃,促整體推進。該鎮按照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協調發展的要求,完成了“北延東擴”的城鎮建設規劃。立足實際將全鎮劃分為三個功能區,初步形成北部以稻麥、畜牧為主的生產區,西部以花卉苗木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區,中部以貿易、工商業為主的集貿工商業區。

特色產業

紮下鎮紮下鎮
通過調整產業結構,2008年1至4月,江蘇沭陽縣紮下鎮實現花木產值1.2億元,同比增長12.2%,花木業成為農民增收的“績優股”。紮下鎮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基於以下三點。一抓科技推動。針對傳統種植繁育花木的方法和現有花木面積、品種等,紮下鎮確定了扦插、嫁接、生根劑、無土、基質、穴盤等育苗技術示範點。2008年以來,紮下鎮共引進日本光葉石楠馬褂木金葉小櫱等花木新品種80多個。通過採取以上措施,提高了2008年春全鎮花木科技含量,使該鎮花木科技貢獻率增加了5.2個百分點。二抓政策拉動。紮下鎮對生產花木面積1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由鎮農村信用聯社給予每畝1500元一年期的貼息貸款,激發了花農種植花木的積極性。三抓龍頭帶動。紮下鎮引進當地有資質的花木企業10餘家,引進南通淮安等外地客商在該鎮興辦花木大市場。紮下鎮已引進當地和外地企業資金達1.2億元,用於發展花木產業。

地方企業

紮下鎮江蘇福瑞木業有限公司
江蘇福瑞木業有限公司成立於二00四年五月,位於沭陽縣紮下鎮京滬高速沭陽北出口處,占地21000平米。由京滬木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瑞明獨資創辦,專業生產高級機制刨花板,主要規格有:1220*2440*16MM、1220*2440*18MM,年產量5萬立方。企業固定資產1500萬,張瑞明先生還是沭陽縣桂林木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該公司擁有四條刨花板生產線,可年產創花板3萬立方米。江蘇福瑞木業有限公司自2005年3月投產以來,產品以優質環保,美觀耐用迅速占領市場,並建立了供求信息網和客戶關係群,對源料供應、產品銷售實現了信息管理,可按市場需求及時作出生產調度。企業同時注重資金管理,2004年10月份被為AAA級企業。以良好信譽贏得廣大客戶的青睞。
紮下鎮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
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成立於2008年2月28日,是江蘇首家村鎮銀行,位於在沭陽縣紮下鎮,其成立標誌著銀監會擴大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試點工作在江蘇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沭陽東吳村鎮銀行設定註冊資本金1500萬元,主發起人為農信社系統江蘇東吳農村商業銀行,入股股本金為900萬元,占股本總額的60%;其他四家發起人分別為蘇州工業園區新海宜電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大江木業有限公司、江蘇恆通客運集團有限公司、沭陽沃爾德化工有限公司,入股股本金均為150萬元,各占股本總額的10%。該行設有四個管理崗、三個綜合櫃員崗,其中行長1名,副行長1名,信貸、會計主管各1名,綜合櫃員3名。主要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結算與票據承兌及貼現等業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