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宮殿

封建皇帝“擁有天地”,住所是戒備森嚴的“禁地”,因此人們把圍以高牆的皇帝居住地稱為紫禁城。 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明朝仿效都城南京宮制在元大都遺址以東建造宮殿,永樂十八年底正式建成,就是北京的紫禁城。 此後五百年司,皇宮紫禁城成為明清24位皇帝臨朝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

內容介紹

《紫禁城的宮殿》內容簡介: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的中央,之所以稱為故宮是因為它曾經是明清兩代帝王的宮殿,現在是故宮博物院所在地。它的城垣高10米,四隅有角樓,城有四門。城中建築多覆以黃色琉璃瓦,城外環繞著52米寬的護城河。我國古代天文學家通過觀察天體,發現以北極星為中樞的紫微星垣的位置恆居不變,是星辰的中心,故而把“天上君王居住的天宮”稱作“紫微宮”。封建皇帝“擁有天地”,住所是戒備森嚴的“禁地”,因此人們把圍以高牆的皇帝居住地稱為紫禁城。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明朝仿效都城南京宮制在元大都遺址以東建造宮殿,永樂十八年底正式建成,就是北京的紫禁城。次年,明遷都北京。此後五百年司,皇宮紫禁城成為明清24位皇帝臨朝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