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州

紫色州

紫色州(purple state),這個表達是美國總統大選中的一個特有說法,指在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民主黨和共和黨候選人得到的支持率很接近、不相上下的一些州。由此,這些州在競選過程中就變得尤為重要,總統候選人都努力想要爭得這些州大部分的選票,以保證自己最終能夠獲勝。

基本信息

含義來源

被稱為“紫色州”,是因為美國人把傳統上屬於民主黨大本營的州稱作“藍州”,把共和黨占優勢的州稱作“紅州”。隨著競選結果逐步呈現,美國50個州中,支持共和黨的州都顯示為紅色,支持民主黨的州顯示藍色,而紫色就是紅色和藍色混合之後呈現的顏色。

2012年大選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被列入“紫色州”的有愛荷華州俄亥俄州佛羅里達州內華達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新罕布夏州威斯康辛州。儘管這9個州只占全美選民總數不到四分之一,但雙方都把幾乎全部經費和資源投入這些州。數據顯示,迄今雙方陣營為電視競選廣告共投入7.46億美元,但其中高達93%(6.97億美元)的費用是花在這9個戰場州,多數廣告用來抹黑對手。

在9個州中,佛羅里達州和俄亥俄州堪稱能決定總統命運的“上帝的左右手”。佛羅里達州有29張選舉人票,是搖擺州之最,比美國西北部7個鐵桿“紅州”選舉人票總和還多4張。俄亥俄州有18張選舉人票,該州歷來是觀察選情的方向標,在過去12次總統大選中,但凡贏得該州的候選人,最終都能成功入主白宮

除上述兩州外,其餘七州是第二戰區,其中北卡有15張選舉人票、維吉尼亞有13張、威斯康辛有10張、科羅拉多9張、內達華和愛荷華各6張、新罕布爾4張。

經典案例

歷史上一個紫色州定勝負的經典案例是2000年大選,小布希艾伯特·阿諾·戈爾戰到最後只剩佛羅里達成關鍵,不料雙方只差微乎其微不到兩千票,為此打了長達36天官司,最後還是聯邦最高法院一紙判決助小布希拿下佛羅里達才得以入主白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