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芝居

紙芝居

紙芝居(紙芝居かみしばい,Kamishibai)指的是日本昭和時代一種用紙幻燈片講述故事的藝術形式,類似於連環畫劇,在大陸又稱洋片。

基本信息

簡介

紙芝居,顧名思義,是由紙片角色所演繹的戲劇,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紀的繪卷,內容一般為諷刺當代社會現實的畫,角色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擬人化娘化的動物,是一種民間文娛活動裝置。最初的形式是立繪,昭和時代開始出現平繪。直到1960年代,紙芝居才隨著電視的普及逐漸在街頭消失。

發展變遷

可以說,紙芝居文化是由於平繪這種街頭紙芝居的出現才正式開始發展起來的。所謂的街頭紙芝居,就是街頭賣藝,在還沒有電視機的時候,非常受孩子們的歡迎。

之後,紙芝居還被套用到了其他方面。伊斯蘭教在傳教的時候,佛教在傳授佛經的時候都會利用紙芝居,此外,還製作出了面向幼兒的紙芝居,紙芝居漸漸地成為了一種教育方式。而且,不僅孩子,現在連大人們都開始關注紙芝居了。自從教育紙芝居取得了一定成果之後,紙芝居開始向國策方向發展了。在戰爭時代,十分盛行出版國策紙芝居,雖然有時會出現錯誤的紙芝居,但這並不能否定紙芝居存在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變遷,戰後立繪平繪、街頭紙芝居、教育紙芝居、國策紙芝居等接受了政府宣傳部門的審查,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這些紙芝居的興盛程度。被印刷出版的多為教育紙芝居,所以將其稱之為印刷紙芝居或是出版紙芝居。街頭紙芝居對漫畫和長篇連載的連環漫畫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隨著電視機的普及,街頭紙芝居漸漸消失了。現在也有人表演街頭紙芝居,在表演活動中,很多人都感慨道:“好懷念從前那個街頭紙芝居的時代啊!”教育紙芝居致力於戰後教育方面,出版了各種教材,其中有關於歷史、傳記和文學等方面的。另外,圖書館、書庫中也有很多關於紙芝居的書類,可供借閱。

現在,紙芝居的題材越多樣化了。如果從電視機出發,開創家電紙芝居的話,或許其市場會比較狹隘,但只要不停的開創可以做成紙芝居的事物,那么紙芝居的歷史就會永遠流傳下去的。

分類

紙芝居根據形式和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

立繪紙芝居

主條目:立繪

立繪紙芝居是最古老的紙芝居。把登場角色畫在紙上,然後把所畫的角色剪下來,留下其餘空白的地方,這樣的一種繪畫方式被稱為立繪。之後將這片空白地方塗黑,作為舞台的背景色,這樣更能突顯登場人物。把剪下的紙片角色粘在木棒上,通過人為的操控使之活動起來。立繪紙芝居多在廟會的時候作為街頭雜耍來表演,所以也被稱為街頭紙芝居。立繪紙芝居隨著1929年經濟危機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繪紙芝居。

平繪紙芝居

平繪紙芝居是在昭和時代初期才開始出現的。把登場人物與背景全都畫在一張紙上,這樣的一種繪畫方式被稱為平繪,也就是現在紙芝居的風格。

街頭紙芝居

街頭紙芝居最初是作為兒童娛樂而流行起來的,街上經常可以看見騎著腳踏車一邊叫賣糖果一邊用紙芝居招攬生意的小販。後來街頭紙芝居的客群面逐漸擴大,其內容也愈加豐富多彩:有男子向的活劇,內容有冒險物語、時代劇等;有女子向的悲劇,內容有家庭劇、孝行美談、怪談、悲話等;有子供向的漫畫。街頭紙芝居因此也受到一些傳統人士的批評,被認為充斥著色情、暴力、頹廢的內容,是不健康的娛樂。街頭紙芝居的流行對連環漫畫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教育紙芝居

紙芝居的流行一方面有傳播不良文化的嫌疑,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教育界人士的注意,並嘗試著讓紙芝居發揮其正面作用。教育紙芝居因此誕生了,成為文化教育、思想啟發、宗教知識的教材。教育紙芝居也被稱為印刷紙芝居,因為它是由教育部門、教育協會、學校等機構統一印刷的。

國策紙芝居

由於教育紙芝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開始試圖利用紙芝居的形式來宣傳自己的政策,並在二戰期間設立“少國民文化協會”大力推廣國策紙芝居。因為其內容多為軍國主義思想,因此也被稱為軍國紙芝居。國策紙芝居在戰後被迅速取締,並推行以反戰教育為主題的教育紙芝居。由於嚴格的反戰審核制度,極左翼內容和極右翼內容一樣均在禁止之列。

手工紙芝居

紙芝居隨著電視的普及在街頭逐漸消失,街頭紙芝居保留的地方只有博物館和資料館,以及作為地方特色的觀光業和廣告業。教育紙芝居則成為普通的教材和教具,後來也被多媒體教材和教具所取代,被保留在圖書館中。一些個人和團體開始倡議推廣手工紙芝居,以實現文化的傳承。

MMD紙芝居

隨著MMD軟體的流行,紙芝居開始在網路上重生。MMD紙芝居指的是用MMD製作靜畫,並將靜畫以紙芝居的形式製作成視頻,類似幻燈片的形式,有別於一般的MMD動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