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頓莊園

納頓莊園

納頓莊園是AAAA級土族故土園景區之一,占地面積30000㎡,總投資7000萬元。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80多萬人次,成功接待國家領導人,各界政要,省部級大型會議,成為青海最具魅力的民俗旅遊景點。先後被國家、省市評為“國家級旅遊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中華婦女聯合會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青海省先進誠信私營企業”、“青海四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青海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省鄉村旅遊工作先進接待點”等榮譽稱號。內有西北最大的地下酒窖,民俗博物館,金花演藝中心,五星級農家院,書畫奇石根雕藝術館,自駕營,鄉村旅館等。納頓莊園實景還原土族人獨有的民間傳統體育競技項目-拉八牛、拔棍,真實再現土族生活中自娛自樂場景。還設有花兒大擂台、酒擂台等,您可親身參與其中,一展歌喉和競猜能力,感受濃郁的文化底蘊。

土族民俗文化展覽館

1930年農曆八月初八為建縣之始,1954年2月14日正式成立互助土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自治縣。新中國建立後,互助一直為省屬縣,1979年隸屬海東地區。互助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縣境北依祁連山支脈達坂山,與海北州門源縣相接;東北部與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永登縣毗鄰;東南與樂都縣接壤;南以湟水河為界,與平安縣相望;西靠大通縣,西南與西寧市相連。縣城威遠鎮距西寧市40公里。縣境南北寬約64公里,東西長86公里,總面積3424.9平方公里。海拔在2100--4374米之間,平均海拔2700米。縣境內有大小天然河流8條,均屬黃河流域、湟水水系,全長289.5公里。屬大陸寒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5℃左右,年日照時數為2541.2小時,無霜期130天,年降水量618.4毫米,年蒸發量1265.6毫米,年相對濕度64%。
全縣現有人口為37.9萬人,有土、藏、回、蒙、滿等11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9.97萬人,占總人口的25.85%,其中土族6.74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7.78%。
土族是青海高原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土族的遠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吐谷渾”,唐宋時期的“吐渾”、“退渾”,元代的“土人”等。新中國成立後,土族成了他們的統稱。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土族人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並以淳樸、善良、好客聞名遠近。土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土族普遍信仰喇嘛教,早期從事畜牧業,尤以養羊業最為發達,大約明代以後,逐漸改為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土族人民能歌善舞,土族婦女心靈手巧,擅長刺繡,土族的服飾,色彩鮮艷,式樣別致,致今仍保留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土族有自己的節日----安召納頓節,每逢節日,土族人民舉行跳安召舞、玩輪子秋、賽馬、唱花兒等傳統活動,土族故土園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土族民俗獨特,安召舞、輪子秋、“花兒”、刺繡、傳統美食等別具韻味,深受遊客親睞。
為全面展示土族民俗文化,真實再現土族發展演變史,夯實民俗文化旅遊內容,讓遊客更為直觀地了解土族,感受土族民俗文化,納頓莊園精心設計,合理布局,建成約1000平米的土族民俗博物館。博物館以圖片、文字、實物的形式進行展出,分為民俗文化展廳、土族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展廳。展出的實物包括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出土於青海境內距今幾千年的不同文化時期的陶器,吐谷渾王國時期兵器、鎧甲,明清時期李土司狩獵圖,土司族譜,土族先民的生活所用得精美銅製器皿、具,民國時期土族飾品、圖文資料,唐卡藝術,精美的土族刺繡品等等。同時展出歷代領導人接見土族代表、蒞臨土鄉視察的珍貴圖片資料,體現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土鄉社會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土族人民的深切關愛。遊牧文化及農耕文化展廳以實物陳列的方式再現土族由馬背上的遊牧民族遷徙、演變的發展歷程,集中展出土族遊牧、農耕時期的勞動工具,生活器具,交通運輸方式等,讓你真切感受濃郁的民俗文化底蘊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向世人展現土族的勤勞勇敢一面及先民們的聰敏才智,並與當下幸福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參觀者從中憶苦思甜,持續正能量,發揚艱苦風斗的優良作風。同時,土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博物館注重展現土族與其他各民族融合發展的歷程,綜合展現出土族人民熱愛生活,珍惜民族團結、民族和諧的大好局面的民族精神。

青稞酩餾酒大作坊

為傳承和保護青稞酩餾酒古法釀造技藝,展示青稞酒千年古酒文化,納頓莊園建造了約500平米的青稞酩餾酒大作坊,並聘請酩餾酒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親手釀造酩餾酒。酩餾酒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採用青藏高原特產青稞為主要原料,配以多種中藥材,沿用傳統古老工藝、而釀製的原漿酒。該酒品質天然純正,口味醇香獨特,清爽甘潤,綿軟可口,且具有保健功能,是青海高原特產綠色食品,被青海省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由於酩餾酒原料天然純正,工藝原始古樸,品質優良純正,綠色環保,近年來社會認知度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汲日月之精華,得天地之靈氣,故多有奇產。青稞生長在纖塵無染的高原地區,是麥類植物中蛋白含量最高並有豐富營養價值的農作物。深受青藏高原人民所鍾愛的酩餾酒是以青稞為原料釀製而成。在如今各類酩餾酒層出不窮,良莠不濟的時代,土族酩餾酒可謂是獨樹一幟。
相傳在三皇五帝時期,在中國的西部存在著一個西王母國。西王母國由西羌族構成,西王母國為統治者西王母稱謂命名,其疆域包括今天崑崙、祁連兩大山脈相夾的廣闊地帶。其歷史延續時間長達3000年之久。傳說西王母在西海(青海湖)大擺筵席,各路神仙紛紛赴宴,眾仙賦詩歌舞,極盡歡樂。在歸來的途中,八仙中的鐵拐李嗅到一股奇特的酒香,放眼望去,儘是千里青稞麥田,便駕雲下凡、一探究竟,在威遠古井旁發現了當時釀製酩餾酒的八大作坊,一位老婦見他衣衫襤褸,一瘸一拐,以為是過路的乞討者,便遞了一碗酩餾酒過去讓他解乏,鐵拐李一飲而盡,頓覺曲味醇香、神清氣爽,為表示感謝,他將葫蘆中從西海帶來的瓊漿玉液倒入威遠古井中,並告知拿此水釀酒,今後必定富甲一方,話音剛落便乘雲而去。從此,釀出的青稞酩餾酒更加甘醇可口。
又說在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松贊乾布,她在路過日月山時,吐谷渾王國的紅花公主帶領族人迎接,大唐歌舞委婉優雅,草原兒女熱情奔放,在一番歌舞昇平之後,紅花公主獻上族人們所釀酩餾,文成公主飲後大為讚嘆,公主隨帶去的書中有“六十種講說工藝技巧的書籍”和“各種食品、飲料配置法”,其中就有釀酒技術和工匠。遂留下一部分工匠,改造工藝,與土族人一起釀造出了第一批甘醇可口的青稞酩餾酒。
青稞酩餾酒是白酒的一種,想要了解它就必須得從釀酒的原料說起。釀製青稞酩餾酒的原料是青稞,青稞是大麥的一種,主產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氣候冷涼,光照充足,從而為青稞的生長提供了獨特的地理及氣候條件。說起青稞,青海民間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當年西王母派她的坐騎大青鳥去人間採集美食,歸途中,大青鳥不慎將一粒仙種掉到人間,隨後長出一片片綠油油的麥田,並且喜獲豐收,從此當地的人們便衣食無憂,人們為了紀念大青鳥便取名青稞。青稞生長自然條件獨特,集天地之精華,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保健功效。青稞富含β-葡聚糖,是世界上麥類中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作物,據檢測含量達到6.57%,是小麥平均含量的50倍。β-葡聚糖通過減少腸道黏膜與致癌物質的接觸和間接抑制到致癌微生物作用來預防結腸癌,通過降血糖和降膽固醇的合成預防心血管疾病,控制血糖來防治糖尿病。而膳食纖維的含量則高達16%,對人體具有通便清腸,清除體內毒素的功效。除此之外,青稞含有鈣、磷、鐵、銅、鋅和微量元素硒,有很好的食用價值。
釀酒自然少不了水,常言道“水是酒的血,好水釀好酒”。青稞酩餾酒正是用威遠古井的水釀製而成。這種水是由龍王山的冰雪融水和天然林區的溪水相匯合,經過數十里地下潛流,使之逐漸成為純淨甘甜、難得的優質天然礦泉水。
接下來,給各位介紹一下青稞酩餾酒的釀造工藝。首先選用優質青稞為原料,將其洗淨,但不能讓青稞在水裡洗得時間過長。然後倒進鍋里,放入多於青稞容量的三分之二的水煮八成熟後撈出瀝乾,晾上20-30分鐘後趁青稞溫熱時拌入特製的酒麴發酵,七天后,裝入陶製容器中,再加如當地的名貴藥材繼續發酵,直至發出淡淡的酒香味,再將青稞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密封鍋蓋,用一根導管與鍋蓋的頂部相連,並接入冷卻缸,在冷卻缸力添加冰塊。經過加熱,蒸汽通過管子進入冷卻缸變成蒸餾水,通過管子流出來的酒是酩餾酒的第一碗酒。
釀出第一碗酒後,土族人家會進行一場祭神儀式,以感謝神靈護佑今年的豐收,並祈禱來年的豐收,還有祈求神靈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平安。所以,這第一碗酒也成為最為珍貴的酒,因為土族人家都是用這第一碗酒來祭拜神靈或招待貴客,而有幸能飲到這第一碗酒的人,也是德高望重、財福兩旺的人。此中寓意自不必言說。當然,酒文化博大精深,與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道教文化占據著主導地位,而道教文化的的發祥地在青海既崑崙文化。譬如西王母的傳說等等。崑崙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道教文化的鼻祖。眾所周知,崑崙山盛產崑崙玉,在道教文化中,玉和酒被視為“聖物”,玉被稱作“神石”,酒則被稱為“玉液”“神水”。在眾多道教祭祀和重大活動中,兩者缺一不可,認為只有喝下玉液既神水,在飄飄欲仙的狀態下才能接神氣,秉呈神的意志,傳達神的意念,因此,青稞酒文化與道教文化也密不可分。今天,我們土族人飲酒,之所以先敬天、後敬地,也是道教文化的傳承和再現,所以,今天有幸喝到青稞酩餾酒的貴客自然會得到神靈的庇佑,身輕體健、幸福安康。
土族人將酩餾酒稱為“斯貝都拉斯”。這種純綠色植物釀造的酩餾酒其味酸、甜、苦、辣,蘊含真正的人生五味,入口綿滑,酒性不烈,具有口感好,口不乾、頭不痛、醒酒快的特點,具有理氣、和血、調經、禦寒的功效。
酩餾酒的釀造技術是以家庭為傳承方式,口傳身授,沒有文字記載,為了更好展示和傳承青稞酩餾酒的土法釀造工藝,互助土族納頓莊園在園區復原了青稞酩餾酒“生產線”,現場向國內外遊客展示青稞酩餾酒的製作工藝。2009年,互助酩餾酒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而納頓莊園青稞酩餾酒大作坊被確定為該項目的傳承示範基地,青稞酩餾酒在納頓莊園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讓酩餾酒的釀造技藝煥發出勃勃生機。

地下酒窖

新釀出的酒品沒有完全完成體現酒品風格的物質轉化,所以必須經過在特定環境中的窖藏儲存後才能形成醇香和美的酒質。很久以前,土族人家釀造的酩餾酒大都裝壇埋在羊圈或居室火炕附近的地下,過一年半載後挖出來再添滿酒又埋藏起來,反覆兩三次,壇中的酒黃如蜂蜜,醇香撲鼻,入口綿滑,十分怡人,酒的品質得到大大提高,小酌幾杯即可酒酣神怡。其實封壇埋藏主要目的是讓酒質通過物理作用持續發酵,有效促進酒的老熟,降低酒分子的刺激性,使酒中的香味物質更加協調,酒香更加濃郁,久埋地下窖藏的酩餾酒可謂是酒中臻品。
為了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光大酩餾酒的土法釀造以及埋藏工藝,納頓莊園建造了約1000平米的酩餾酒窖,用於窖藏我莊園釀製的各類酩餾酒品。納頓莊園的地下酒窖是在反覆科學實驗,取得酩餾酒儲藏的最佳環境各項數據指數後,按照酩餾酒老熟化過程中對溫度、濕度、通風和光照條件的要求設計建造的。我們釀造的酩餾酒都要在這裡窖藏三至十年以上,窖藏年代越久,酒品口味越正。酒窖分四大塊區,分別為木桶窖藏區、瓷壇窖藏區、埋藏區、品酒區。除此之外還為您展現具有原始風貌的酒籠等器具。而在整個地下酒窖里最值得您留意的則是私人酒窖。私人酒窖是專備酒品愛好者、社會名流及高端客戶私家使用的窖藏區。收藏白酒的私人酒窖是現階段在國內逐漸興起的一道具有“中國特色”的清新風景,是財富之外對收藏者文化品位的彰顯,也必將對”儲酒”概念進行全新的顛覆,掀起新的價值風暴。私人酒窖是一種極致奢華,一種獨有的尊貴,讓所有者彰顯出與眾不同的文化情調與品位,酒道真諦,升華於酒窖帶來的視覺、嗅覺、味覺的全方位享受,從而詮釋酒文化之美。私人酒窖也是追求物質與精神的同時滿足,彰顯品位、時尚以及身份的象徵,堪稱一個階層的通行密碼。它的珍貴在於一種低調的文化奢華,有朋自遠方來,邀約朋友參觀一下私人酒窖,您珍藏的名貴之酒會成為自己的“尊貴之享”。
青稞酒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青稞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到如今,在青海,酒文化已成為一種另類的精神文化財富;酒名、酒聯、酒諺、酒戲都成為一門學問,一種藝術,無論在幽靜的鄉村里,還是在熱鬧的都市中,總有青海人在猜拳行令,逢年過節,喝酒的氣氛更為濃烈,就連空氣里都會瀰漫著一股酒香,甘美,醇厚而撩人。
過去由於村民難得溫飽,酩餾酒對於普通人家來說非常珍貴。所以一般人家釀製的酩餾酒都不是自己喝的,而是敬天、敬地、敬佛的,因此,酩餾酒一度成為了“神喝的酒”,稱為神酒。很多釀造技藝瀕臨失傳。如今光陰好轉,莊稼人手頭有了餘糧,家家戶戶開始把祖上流傳的手藝傳承下去。
青稞酒傳統釀造工藝凝聚著眾多民間傳統工藝的精華,蘊涵著豐富的科學、歷史、人文、經濟和社會價值;是展現青海民俗及餐飲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集中展現了土族酩餾近千年的燒酒歷史之精華。與其它白酒工藝相比,在順應青海當地的環境、氣候、原料外、又具有巧妙地工藝內涵。青稞酒是綠色、有機食品,與環境地域密切相關。酩餾酒是純發酵蒸餾食品,它不容許也不可以添加任何香氣、香味物質,其中不僅有土族人對工藝的嚴謹,更懷著對神靈的敬畏。

納頓土特產超市

納頓莊園在與省內外知名生產經銷商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的同時注重自身的研發和製作,形成以納頓酩餾酒、土族刺繡,互助北山大通河奇石為主的產品系列。產品涵蓋面廣,有崑崙美玉、藏藥材,民族飾品,工藝美術品,土族刺繡、民俗食品等等。商品數量、種類繁多,價格機制健全,優惠辦法詳盡,成為我縣最為完善的旅遊購物超市。同時,嚴把商品的質量關,對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進行全面跟蹤調查,確保絕對的貨真價實,設身處地為遊客著想,防止任何投訴事件發生,成為名符其實的“消費者信得過”超市。
納頓書畫奇書根雕藝術館
納頓書畫奇石根雕藝術館展出我省著名書畫家黑鬼先生字畫、黃河奇石以及互助北山大通河奇石,當地民間精美根雕藝術。是互助地區為數不多的藝術綜合展館。黑鬼,別號西海一鬼,根脈於崑崙江湖川壑,獨具西部狂人的個性,中文本科學歷,現在青海省教育廳基教處工作。擅長書法、文學、美術、音樂等藝術,書法上涉獵真草隸篆,注重從西部山川河谷之美中悟其書藝之道,從法帖中取筆法、墨法之妙,從自然中悟表現、造型之美態。藝術上主張“書己之風,毀己之格",意欲追尋創立中國西部書風。法古人而不泥古人,以大自然之壯美,粗獷豪放為書道語言。因其書作多從自然中表現畫意,結體變化多端,恣意縱橫,如龍虎相搏,銀蛇纏繞,氣勢非凡,故形成了“狂放、隨意、灑脫、恣情、飄逸,變而不怪,異而不俗”藝術風格,世人稱之為“黑鬼書風”。曾獲西寧市青年書法“十佳”稱號,作品曾在市、省、全國及國際性書法大賽中20餘次獲獎,入編《國際當代書法篆刻藝術大觀》、《當代青年書法一千家》、《當代硬筆書法家辭林》等多部專集、辭典,數十幅作品被宋慶齡紀念館、井岡山紀念館等國內外收藏家、紀念館和佛寺作為珍品收藏,作品發表於《中國教工》、《海南法制報》、《青海日報》等報刊雜誌,並作為禮品贈送美國、日本、台灣、菲律賓等友人,受到好評。目本友人奧野勝、木村貞男、松本丁俊等先生交口稱讚其書作“行草隸篆各體兼融,秀潤俊逸,濃淡相宜,瀟灑淋漓,虛實間顯英氣"。台灣黃嘉新先生為其編纂的《禪之書法》致函邀稿5幅,並高度評品了其書作,認為“先生書風別局一格,無拘無束的表現形式,仿佛可自圖心無限延伸,去感動周邊的民眾,這種發乎自性於淋漓盡致,正是禪意"。《歐洲日報》副總編陳揚琳女士得其作品後興奮之餘當即表示向海外文化交流機構推介。中央美院副院長朱乃正先生以“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品評其書風,現為青海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青海國際青少年書畫院院長、西域書畫攝影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書法部主任。
藝術館同時收藏有黃河奇石及互助北山大通河奇石。是天然形成的具有觀賞、玩味、陳列和收藏價值的黃河卵石。質硬、色美、形紋俱佳,獨樹一幟,令人愛不釋手,嘆為觀止。黃河奇石具有天然性、稀有性、科學性、可柔性、區域性、商品性等特點,根椐黃河奇石的產出背景、形態特徵及成岩構造的不同,大體上分為畫面石、象形石、彩色石、抽象石、黃河化石和文字石等幾種。奇石是特有的“瑰寶”,黃河賦予了它偶然天成的自然美,極具觀賞價值。早在宋代以前,黃河奇石以其濃郁的特色、鮮明的個性已為世人所識並觀賞收藏,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鍾愛。出世的崑崙山支脈———巴顏喀喇山發源,經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綿延數千公里,逶迤奔入渤海。在千萬年的歲月里,黃河兩岸的群山峻岭、千溝百壑里的大量石塊被入黃的河流攜帶進黃河,然後在九曲黃河奔騰咆哮中被長年剝蝕、沖刷、洗磨,造就大量寓意深刻、引人入勝的圖案石和造型石。由於沿黃各地的地質情況不相同,故所形成的黃河石千姿百態。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中出自黃河的“黃河奇石”以其獨有的魅力,贏得人們的鐘情和喜愛。黃河奇石是“上蒼”的手筆、“母親”的刀工。黃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納百川,容千流,沿途匯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歷河等眾多支流。這些河流從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祁連山、西秦嶺等古老的山脈帶來了大量岩石。這些岩石成因複雜,石質多樣,所含礦石的種類、色澤、結晶硬度不一樣,經千百萬年風化、剝蝕和河水長期搬運、沖刷、撞磨之後形成色彩多樣、花紋美麗、形狀奇特的卵石。黃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壯碩”,大的重幾公斤、十幾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質地堅硬,具有凝重的氣質。黃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樣晶瑩剔透,絢麗多彩,但豐富的紋理顯示的多為間色和複色,既古樸渾厚,又粗獷豪放,記載著歷經滄桑的歲月,飽含著千磨萬礪的悲涼、豁達之氣。黃河奇石品種多樣,從石質上看,除一般性石質外,還有玉質性石質,如黃河玉、黃河瑪瑙、黃河雞血石、黃河臘石等,另外還有礦物質和化石類黃河奇石。從觀賞角度分有畫面石、形象石、觀賞石。而我莊園的奇石不僅在此展出,也有一部分展出於室外,大家有興可以在參觀途中一一觀賞。在室外展出的奇石中最具魅力的當屬“伏羲降龍”石和“金蟾望月”石了。伏羲降龍石既由著名書法家、詩人,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吉狄馬加先生題有“納頓莊園”字樣的奇石。仔細觀察,龍騰圖案清晰可見,並有智者急促揮鞭,有降伏之意,故稱之為“伏羲降龍”石。伏羲:伏羲,風姓,又稱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很早以前,西邊很遠的大山裡有個深水潭,人們都靠潭裡的水澆地、做飯過日子。有一天夜裡颳起了大風,颳得樹倒屋塌。原來有一條黃龍從別處飛來,鑽進了深潭裡。它吃人吃畜生,害得百姓往外地逃。人祖爺伏羲正在八卦台推算八卦,掐指算出這個事情。他拿起青龍拐杖,說聲“變”,青龍拐杖變成了一條青龍。伏羲騎著黃龍來到深潭邊兒,青龍又變成拐杖。伏羲從身上掏出個小銅鍋,用火石打著火用柴草燒起來,燒一個時辰能燒乾四海的水。黃龍頂不住,變個老頭兒從潭裡鑽出來,指著伏羲問:“我跟你沒冤沒仇,你為啥來害我?”說著,還要拼個你死我活。伏羲說:“小小惡龍,還不跪下認罪,看我要你的命!”這時,老頭兒現出了黃龍原形,張牙舞爪,口吐黑氣,直向伏羲撲來。伏羲不慌不忙,拿起青龍拐杖迎了上去。這青龍拐杖是老天爺送給伏羲的,不管遇上啥妖怪,只要用它去打,沒有打不勝的。黃龍不知道這拐杖的厲害,一個勁地往伏羲跟前躥。伏羲一拐杖打在黃龍身上,打得它鮮血直流。黃龍害怕了,眼看鬥不過伏羲,趕緊朝東逃竄,拱到東邊的大海里。黃龍經過的地方,拱出一條曲里拐彎的大溝,這就是黃河。還有一塊石頭取名“金蟾望月”石,也形象的稱之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其形酷似金蟾,翹首仰望蒼穹,又似一隻巨型蛤蟆,天鵝圖案清晰可見,恰似金蟾囊腫之物,故可以稱之為癩蛤蟆吃到天鵝肉了。
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說在根雕創作中,大部分應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來表現藝術形象,少部分進行人工處理修飾,因此,根雕又被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要正確欣賞一件藝術品,欣賞者也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藝術感悟力,有一定的美學知識,根的妙在於似於不似之間,只有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才能從形里找出他的神韻,找出他的奇、特、怪、妙之處,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才能領略創作者創作的意圖,甚至可以突破作者的思路,找出更深刻的內涵。同時根藝與其他類藝術相比,又有一些自己的特性,其中最特出的一點是自然性。根的藝術,其歷史源遠流長,它在中國是一門既年輕又古老的藝術。說它年輕,是因為近些年才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起來;說它古老,則因為這門藝術在我國幾經興衰,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我國勞動人民利用樹根、竹根創造藝術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實踐活動,在原始社會用木鋤鬆土,古帝少昊時期雕刻木像,商周時期造木人等木雕作品出現的同時就開始了。我們的祖先不僅採用木、玉、骨、石以及貝殼等物製作裝飾品,同時也採用樹根或竹根製作裝飾品。著名史學家常任俠先生曾說過:這種根制裝飾品與日本古代叫作“根付”的東西相似,我們民俗端午節小兒佩帶蒼朮根也的原始的遺風。可見利用根材製作藝術和實用品,在原始社會已有萌芽。根的藝術同其他工藝美術一樣,從原始人的勞動中逐漸產生了。

納頓鄉村旅館

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旅遊消費觀念的改變,蓬勃發展的旅遊業開始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回歸自然、貼近自然、融合自然的消費觀念促使鄉村旅遊作為一種新的旅遊方式開始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極大地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鄉村旅館,不同於喧囂都市裡的酒店而大同小異,也不同於普通農家院的住宿簡陋和單調,我們的鄉村旅館力求凸顯土族鄉村元素,一切設計規劃以人性化服務為標準,注重環境的寬鬆、舒適,也講求營造濃郁的鄉村氣息,讓遊客置身其中,感受回歸自然,高端,典雅之美,盡顯雍容尊貴,也可零距離感受民俗風情的厚重,可謂是一種低調的奢華。同時這裡還有集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山歌K吧,柔和暗美的燈光,標新立異的裝飾,古樸典雅的陳設,清新自然的環境,加上優美動聽的音樂鏇律,受到到不同年齡階段,不同人群的熱捧。
金花演藝中心
金花演藝中心建築面積約為1600平方米,是集餐飲、娛樂、演藝、會議、宴會為一體的多功能大廳,分上下兩層,舞台、燈光、音響設備齊全,可同時容納500人就餐和觀看演出,是我縣唯一一所多功能演藝大廳。在這裡,由土族花兒傳承人、土族花兒王子楊海春及青海省著名的原生態花兒歌手鄭有芳、鄭有萍組成的“彩虹組合”領銜金花藝術團為您呈現一大批被列為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優秀節目,成為我縣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藝術團,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好評。

五星級農家院

納頓莊園五星級農家院秉承土族民居建築特色,突出民族元素,雕樑畫棟,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內部裝修古樸典雅,容積率大,就餐環境舒適而寬鬆。院內種植眾多奇花異草,水流潺潺,融入現代旅遊休閒度假的元素,使人置身於閒情雅致的環境中,盡情享受徹底的愉悅和放鬆。同時,納頓莊園的農家院相比較其它地方農家院,在設計方面,充分考慮到制約冬季旅遊、休閒、消費的因素,設計建造的鋼架構頂棚及地暖設備,有利於防寒,有效彌補了農家院冬天氣溫低不利於旅遊休閒的短板,填補冬季旅遊空白,可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各種需求,是你休閒,會友、家庭聚餐及商務民俗接待的最佳之選。

土族圈圈席

土族圈圈席是土族設宴待客的一種形式,簡單來說就是賓客圍成一個大圈,席地而坐吃大席,過去曾設在草灘或土族人家的羊圈裡。
要想真正了解圈圈席,那就得從土族先民的歷史說起。土族的先民是陰山白達勒達和草原黑達勒達的結合體,他們原先都是遊牧民族,雖然接觸農業的時間較早,到了元朝末年,作為黑達勒達的南木哥率軍在甘肅行省一帶屯田,但仍然沒有脫離遊牧民族的一切習慣,還沒有形成純粹的農業民族。元朝滅亡,明朝興起,原甘肅行省的蒙古官員們相繼率部歸順大明王朝,大明朝廷把他們安置在西寧、碾伯一帶,當地熟知農業的漢族在湟水兩岸從事農業生產,而土族則被安置在可耕可牧的邊遠地區,由此土族便漸漸進入半農半牧的歷史時期。再往後,隨著人口的增加,土地的開墾,逐步成為以農為主的民族。但是,遊牧民族的習俗仍然濃厚地保存在他們的生活之中,無論是遇到喜事還是喪事,都會以一種特殊的待客方式—圈圈席來重溫他們的過去,被青海漢人的稱作圈圈席,圈圈席也充分顯示了曾為遊牧民族的土族人的生活習俗。
土族的婚事一般選在臘月或正月,因為到了臘月,家家戶戶糧滿倉、油滿缸,在豐收之際,又要迎來一年一度的春節,人們殺豬宰羊,蒸煮炸煎,喜迎春節。將臘月和正月稱作豐月,而選擇這樣的時候舉辦婚禮對於勤儉的鄉下人來說十分便捷,過年娶媳婦,一舉兩得,也可以將花費降到最低。
冬天的青藏高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寒風刺骨,冬無暖日。如果把圈圈席設在野外的確不太現實,而設在屋檐下也不合適,隨即想出一個權宜之計,在舉辦婚禮的前幾天,他們把羊圈的糞土清理出來,打掃乾淨,填上曬乾的白土,點燃柏樹的枝葉用作薰香,既可以除異味,也可以消毒。而土族人家的羊圈面積足有三四十平米,的確是利用的好空間。經過清掃,羊圈格外空曠整潔。靠牆的一側鋪上一層厚厚的乾麥草,草鋪前面用很多小木桌排列成“冂”(jiong)字形。“冂”字形的席位中心拋開一個圓坑,放入羊糞、馬糞、草木渣等混合物,用麥草引燃,起到取暖作用。而冒出的煙從天窗排出。桌上點上兩盞油燈,把整個房間照得通明。
把筵席設在羊圈裡,這是不是遊牧民族的習俗?其實遊牧民族不一定把筵席設在羊圈裡。我們說土族的圈圈席充滿遊牧民族習俗主要指他們的形式,把若干個小條桌擺成馬蹄形,賓客們圍著桌子席地而坐的那種形式。
等到婚禮的當天,男方家的主持人把女方家的眾位席客請進設有席位的羊圈裡入座,安排喜宴。喜宴分三道飯。頭道是各種油炸點心,如孛爾索克、盤饊、花捲、焜鍋等,倒上香甜的奶茶,而茶壺、酒壺上系有一撮白色羊毛,因為土族先民是牧羊的,崇尚白色,有吉祥之意,也是土族對歷史的一種追憶。第二道飯叫做熱便飯或油麵包子,土語叫做哈朗.卜連或哈流.燒麥。包含的品種有肉包子、糖包子和油麵包子幾種。油麵包子則是土族人獨有的,包子餡以麥面、植物油、豬油或羊油拌合而成,並調入精鹽、花椒粉、蔥花後蒸熟,趁熱享用,肥而不膩,味美可口。第三道飯是全羊席,也是整個筵席中最具特色的一道飯。分敬酒、上羊儀式等步驟。事先準備好一隻體大膘肥的羊宰殺後肢解成大肉塊,放在大鐵鍋中煮熟,然後將肉撈出對接成一個整羊放在賓客們面前。每位客人前面放一隻木製小碗,碗裡放上椒鹽,知客用小刀把肉一片一片的削下來,分發給每位賓客,客人們蘸上椒鹽吃得津津有味,而吃肉一般不用筷子,用手抓著吃。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全羊席。如今,為了適合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保證肉質的鮮美可口,色香味俱全,納頓莊園在傳承傳統燒烤技藝的同時,獨家配製佐料秘方,推出烤全羊系列。而在整個筵席過程中最具特色的當屬上羊儀式。首先,由主持儀式的土族阿吾用土語歡迎各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其次,阿姑們唱起優美動聽的歌曲,向客人們敬吉祥如意三杯酒。之後四個土族小阿吾抬著木製的器具,上面放置烤好的全羊,並將其放置於圈圈席中間,而羊體的裝扮也別具一格,四周飾以綠色菜葉,羊頭繫上紅彩綢,兩邊插有刀具。在主持人的說辭後,將肉削成小塊分發到每個客人碗裡,整個過程在歡樂的氛圍中舉行,加上小阿姑們的吟唱,真的是歌舞昇平、美酒飄香,烘托出一派歡樂、祥和並不失尊貴的景象。
而在過去,若是家境貧寒,無力備全羊席時,他們將油炸的土豆片、酸菜、粉條、羊肉等放在一起做成熬飯待客,現如今在民間隨處可見,熬飯也以其特有的味道流傳至今,成為土族人民待客的一種菜品。
土族人設宴待客,酒是不能少的,若沒有酒,整個筵席酒無法進行下去。飲酒必須得猜拳。猜拳是酒場上人們彼此間智力、心理的測驗,是一種競技活動。勝者不飲酒,輸者飲酒,酒是賞給輸家的。除此之外,土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整個筵席中歌聲不斷。席間不分席上席下、賓客知客,能唱就唱,一問一答,放開嗓子唱,其中內容極為豐富,天文、地理、氣象、生產、生活、宗教、歷史人物、禮節習俗無所不有。歌手們高超的問答歌感染著所有人,筵席間掀起一次次高潮,熱鬧非凡。
圈圈席是土族人待客的傳統形式,也是土族傳承遊牧民族習俗的一種,現如今這種純樸的民俗風情越來越被更多人所熟知,也得以發揚光大,從中可以深切感受土族這個古老民族的文化精髓,讓您真正感到愜意和快樂。

土族輪子秋

土族輪子秋的起源,有一則美麗神奇的傳說。相傳土族先民為了尋求生活的出路,先後用青龍和野牛犁地,都失敗了。最後用黃牛耕地,"犁了南灘犁北灘,灑下金子般的青稞種子"。秋天,製作木車,運送收割的莊稼。當最後一車麥捆運上場時,車子翻了,只見兩個淨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車輪上飛舞,口唱豐收的家曲《楊格嘍》。輪子秋用大板車木輪做成,活動時抬下車棚,將車軸連同軲轆豎起,底扇壓上碌碡,頂扇綁一橫桿,橫桿兩頭拴上皮繩綰的圈,打秋人坐在繩圈裡,由他人推動橫桿鏇轉車輪。現如今,對輪子秋進行改進,用鋼管做輪盤,裝上滾珠軸承,飾以彩旗飄帶,配上土族樂曲,加上土族安召舞,成為頗具特色的民族表演項“輪子秋”是土族傳統娛樂項目。每年正月農忙過後,土族青年們將大板車改裝成融鞦韆、轉盤為一體的吊車,兩名身著彩裝的姑娘在上面飛鏇起舞。為求一年神清氣爽,男女老幼在“輪子秋”上轉一轉已成習俗,技藝高超者還能做出高難度的雜技動作。
輪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團結的結晶和象徵,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聞樂見並踴躍開展的傳統活動。
從此,每年冬季碾完場後,人們在平整寬闊的麥場或者寬敞的地場上,把卸掉車棚的大板車車軸連車輪堅立起來,穩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車輪上平綁一架長木梯,梯子兩端牢固地繫上皮繩或麻繩挽成的繩圈。兩人相向推動木梯,使之鏇轉,然後乘著慣性分別坐或站在繩圈內,快地轉動起來,並表演出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驚險動作,令人喝彩。觀看的人還不時地幫推木梯,使之加速鏇轉。有時,一大群服裝艷麗的男女青年在旁邊圍成圓圈,載歌載舞,勢如眾星簇月。

影視基地

納頓影視基地真實還原土族原始村落、民居及生活實景,以弘揚、保護、傳承、展示和傳播土族特色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土族建築形式、特色文化形式、特色藝術表現形式和民風民俗形式展現青海高原獨具特色的土族歷史文化與產業發展形態,展現土族這個古老民族在歷史長河中逐漸發展,演變至今的生動畫卷,感受質樸濃郁的民風民俗,深刻詮釋土族的善良,堅貞,辛勤的一面,同時從發展的層面做一對比,展現本民族的衍生、發展、壯大,從中深刻了解土族的由來,生活習俗,發展境況,真真切切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