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毒理學

納米毒理學

《納米毒理學》,作者: 張英鴿 主編,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 本書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共二十六章。上篇九章為納米毒理學緒論部分,介紹或討論了為理解納米毒理學所需要了解的一些預備知識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共二十六章。上篇九章為納米毒理學緒論部分,介紹或討論了為理解納米毒理學所需要了解的一些預備知識,對本書所遵循的粒子的觀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論述,並將基本粒子、化學性粒子及納米粒子與物質問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對生物組織損傷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比較。中篇十一章是對目前為止的對納米粒子對人體及生物體毒性作用研究資料或觀察到的毒理現象的介紹。下篇六章則是對納米生物安全性中目前的熱點.粒子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的探討,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大氣環境中粒子的毒性及毒理問題,並介紹了經典毒理學中關於氣載粒子毒理學的研究成果、對人體的危害及其醫療處理方法。

作者簡介

張英鴿,1958年生,醫學博士,北京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0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1993年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5年在軍事醫學科學院藥學博士後流動站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張英鴿研究員從1997年開始探索納米技術在生物醫藥學中的套用,2000年開始以納米藥理毒理學為研究方向培養研究生。2004年成立軍事醫學科學院納米藥理毒理學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2005年成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協作實驗室。張英鴿研究員受教育背景為藥理學。納米技術的興起及其在生物醫藥學中的套用,使其對納米材料和納米粒子的特殊性質可能對疾病所具有的治療效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納米材料作為一種新的藥物載體,其生物安全性是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問題,而且藥理效應和毒理效應具有密切的相互聯繫。他認為,物質毒性可以是治療效應,藥物的藥理作用的不正確使用,則可以是毒性作用。納米材料或納米粒子也是如此,可以同時具有正負兩方面的生物效應,其關鍵看其用法是否合理。十餘年來,張英鴿研究員已完成與納米技術相關的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一項國家863專項課題,一項軍隊十五規劃科研基金重點課題和一項北京市研發攻關課題;目前承擔有兩項國家973課題,一項國家863重大專項課題,一項重大新藥創製課題。目前已發表相關科研論文120多篇,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兩項,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各兩項,申請國家專利4項,已獲得授權3項。通過這些課題的實施及深入的潛心研究,張英鴿研究員在納米材料的藥理毒理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系統觀點和實踐方法。

目錄

上篇 納米毒理學緒論

第一章 納米毒理學的學科形成

第二章 納米毒理學相關概念

第三章 納米毒理學原理

第四章 物質粒子

第五章 基本粒子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化學性粒子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 納米粒子與生物體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納米毒理學的生物結構基礎

中篇 一般納米毒理學

第九章 納米粒子的體內分布

第十章 納米粒子的體內轉運

第十一章 納米粒子的細胞吞噬

第十二章 納米材料的免疫反應性

第十三章 納米粒子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第十四章 納米粒子的組織增生性反應

第十五章 納米粒子的機械性損傷

第十六章 納米粒子化學性損傷

第十七章 納米粒子的物理性損傷

第十八章 納米粒子的容積性損傷

第十九章 納米粒子其他病理性反應

下篇 納米粒子環境毒理學

第二十章 粒子與大氣複合污染

第二十一章 氣溶膠粒子

第二十二章 自由基與顆粒物毒性

第二十三章 粉塵粒子損傷及致病作用

第二十四章 常見粉塵粒子損傷

第二十五章 其他無機粉塵粒子損傷

第二十六章 有機粉塵粒子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