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布·馬哈福茲

納吉布·馬哈福茲

納吉布·馬哈福茲(1911.12.11—),埃及開羅傑馬里那區人,《金字塔報》編委會專職作家。代表作品:《命運的嘲弄》 、《阿杜比斯》 、《埃伊拜之戰》。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納吉布·馬哈福茲

姓名:納吉布·馬哈福
生卒:1911年12月11日出生
描述:作家
籍貫:埃及開羅傑馬里那區
性別:男

個人概述

納吉布·馬哈福茲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埃及開羅傑馬里那區的一個公務員家庭。他四歲時就被送到私塾學習《古蘭經》,接受宗教啟蒙教育。
1930年,納吉布·馬哈福茲進入開羅大學文學院哲學系學習,接觸了西方各種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逐步接受了一些社會主義思想和科學觀點。
1934年大學畢業後,他一邊留校工作,一邊為一些哲學雜誌撰稿。他先後在宗教基金部、文化指導部等政府部門任職,曾任文學藝術最高理事會理事、電影局局長和文化部顧問。1970年退休後,他進入《金字塔報》編委會,任該報專職作家。

職業生涯

個人榮譽

本世紀20-30年代的埃及正處於反帝愛國鬥爭的革命風暴之中,在家庭與社會的影響下,馬哈福茲從一開始創作,便以明確的歷史責任感,承擔起了一個正直作家的責任。他最初發表的三部歷史小說《命運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戰》都是表現愛國主義的。40-50年代是馬哈福茲現實主義創作階段,發表了四部揭露社會黑暗、呼籲社會變革的小說《新開羅》、《赫利市場》、《梅達格胡同》、《始未記》。標誌著他小說創作頂峰的三部曲:《宮間街》、《思官街》、《甘露街》被公認為阿拉伯小說史上的里程碑。此後他還發表了《小偷與狗》、《道路》、《乞丐》、《尼羅河上的絮語》、《平民史詩》等作品。
他曾多次聲明自己信仰社會主義和科學,提倡以科學反對宗教迷信,強調人要進行自我淨化。
1970年獲國家文學表彰獎,1988年獲埃及最高獎賞——尼羅河勳章。19ss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人。
《命運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戰》、《新開羅》、《赫利市場》、《梅達格胡同》、《始未記》、《宮間街》、《思官街》、《甘露街》、《小偷與狗》、《道路》、《乞丐》、《尼羅河上的絮語》、《平民史詩》等

個人影響

人物評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