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牆黃瓦

紅牆黃瓦

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有著濃郁而獨特的文化與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徜徉於古都街頭,隨處可見歷代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背後埋藏著怎樣的故事?古建築之美又體現在何處?打開本書,作者會如數家珍般將這些典故向您娓娓道來。北京是雄偉的皇城,六個朝代的帝王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輝煌遺產,透過紅牆黃瓦,我們能看到歷代王朝的興衰,並從皇城、皇家園林巧奪天工的技藝中體味到中華文明的璀璨。《紅牆黃瓦》將為您揭開紫禁城的神秘面紗,從一個不同側面感受一個個王朝逝去的背影。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紅牆黃瓦紅牆黃瓦
北京作為六朝古都,有著濃郁而獨特的文化與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徜徉於古都街頭,隨處可見歷代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背後埋藏著怎樣的故事?古建築之美又體現在何處?打開本書,作者會如數家珍般將這些典故向您娓娓道來。

北京是雄偉的皇城,六個朝代的帝王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輝煌遺產,透過紅牆黃瓦,我們能看到歷代王朝的興衰,並從皇城、皇家園林巧奪天工的技藝中體味到中華文明的璀璨。作為系列書的第一本,本書將為您揭開紫禁城的神秘面紗,從一個不同側面感受一個個王朝逝去的背影。

作者簡介

張克群,生於德國柏林,4歲時隨父母回到中國。1961年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現退休定居美國。作品有高低樓房若干,小說體傳記《飛》、《藝術人生》等。 作者家學淵源,親友中名人輩出。父親張維,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工程力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與錢學森自幼即為同窗好友。母親陸士嘉,我國著名的流體力學家、教育家,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學生和中國籍留學生,參與籌建北京航空學院(現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委員,主持建設我國第一個空氣動力專業。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醫之一,是我國近代著名的中醫臨床家、教育家、改革家。老師梁思成,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兒子高曉松,著名音樂製作人。 生活中的作者幽默爽朗,樂觀達然,認真負責,坐言起行。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不薄今人愛古人

推薦序二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

前言我的建築情緒

第1章概說

第2章城市

遠古時期北京地區的城鎮

遼代陪都南京城

金中都

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

第3章宮殿

故宮

景山

第4章祭壇

天壇

先農壇

社稷壇

地壇

日壇

月壇

第5章廟宇

孔廟

太廟

歷代帝王廟

大高玄殿

宣仁廟

昭顯廟

第6章園林

北海

香山

頤和園

團城

圓明園

第7章陵墓

軒轅台

古燕國的王公墓

西漢燕王墓

金陵

明十三陵

景泰帝陵

田義墓

清醇親王墳

第8章其他

國子監

皇史晟

跋我的北京

饞饞你!—北京的吃食兒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圖書 《紅牆黃瓦》

編輯推薦

《紅牆黃瓦》:生動講解北京城的古建築,慧眼識別身邊的古建寶貝。梁思成先生的學生歷經八年著就,著名音樂製作人高曉松為母作序。《紅牆黃瓦》為“畫說老北京古建築”系列書的第一本。《紅牆黃瓦》將為您揭開紫禁城的神秘面紗,從一個不同側面感受一個個王朝逝去的背影。

媒體推薦

北平郊近三二百年問建築物極多偶爾郊遊,觸目都是饒有趣味的古建無論哪一個巍巍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或歌唱時問上漫不可信的變遷。

——梁思成

北平不比十里洋場,人民的心理比較保守沾染的洋習較少較慢。東交民巷是特殊區域裡面的馬路特別平,裡面的路燈特別亮,裡面的樓房特別高裡面打掃得特別乾淨,但是望洋興嘆與鬼為鄰的北平人卻能視若無睹,見怪不怪。北平人並不對這一塊自感優越的地方投以艷羨眼光,只有二毛子、準洋鬼子才直眉瞪眼地往裡鑽。地道的北平人提著籠子架著鳥,寧可到城根兒去溜達,也不肯輕易踱進那一塊瞧著令人生氣的地方。

——梁秋實

所以在北平住上兩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時候,總只感到北平的空氣太沉悶,灰沙太暗淡,生活太無變化,一鞭子出走,出前門便覺胸舒,過盧溝方知天曉,仿佛一出都門,就上了新生活開始的坦道似的,但是一年半載,在北平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鄉以外——去一住,誰也會得重想起北平,再希望回去,隱隱地對北平害起劇烈的懷鄉病來。

——郁達夫

序言

媽媽領著年幼的我和妹妹在頤和園長廊仰著頭講每幅畫的意義,在每一座有對聯的古老房子前面讀那些抑揚頓挫的文字,在門廳迴廊間讓我們猜那些下馬石和拴馬樁的作用,從那些靜止的物件開始講述無比生動的歷史。

那些頹敗但深蘊的歷史告訴了我和妹妹世界之遼闊,人生之倏忽,而美之永恆。

媽媽從小告訴我們的許多話里,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

在我和妹妹長大的這么多年裡,我們分別走遍了世界,但都沒買過一尺房子,因為我們始終堅信詩與遠方才是我們的家園。

媽媽生在德國,長在中國,現在住在美國,讀書畫畫、考察古建,頗有民國大才女林微因之風(年輕時容貌也毫不遜色)。那時梁思成與林徽因兩先生在清華勝因院與我家比鄰而居,媽媽最終聽從梁先生建議讀了清華建築系而不是外公希望的外語系,從此對古建痴迷一生。媽媽中西建築融會貫通,家學淵源又給了她對歷史細部的領悟,因此才有了這部有趣的歷史圖畫(我覺得她畫的建築不是工程意義上的,而是歷史的影子)。我忘了這是媽媽寫的第幾本書了,反正她充滿樂趣的寫寫畫畫總是如她樂觀的性格一樣情趣盎然,讓人無法釋卷。

媽媽從小教我琴棋書畫,我學會了前三樣並且以此謀生,第四樣的笨拙導致我家迄今牆上的畫全是媽媽畫的。我喜歡她出人意表的隨性創意,這也讓我在來家裡的客人們面前常常很有面子——這畫真有意思,誰畫的?我媽畫的!哈哈!

為媽媽的書寫序想必是每個做兒女的無上驕傲,謝謝媽媽,在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生活的道路和理想後的很多年,又一次給了我做您兒子的幸福與驕傲。我愛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