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朗姆

紅朗姆

1973年,“紅朗姆”首次在英國國家大賽中奪魁。 “紅朗姆”的訓馬師邁凱恩後來又訓練出另外一匹在國家大賽中奪冠的馬,但沒有什麼能取代“紅朗姆”在他心中特殊的位置。 ”獨一無二的“紅朗姆”成了英國國家大賽的旗幟,但其實每一匹馬都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安翠馬場是它們短短一生中僅有的三年的黃金年華的戰場。

  • 簡介
在英國,賽馬被稱為“體育之王”,是一種民眾娛樂活動。每年4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世界上最艱苦、偶然性最大的障礙賽——英國國家大賽在安翠馬場上演。對於馬和騎手來說,每一次比賽都是艱難的征程。
在英國國家大賽全部7200米的征程中,馬一共要跨越30道障礙,其中最具挑戰的就是第6道障礙——著名的“華氏溪流”。1839年2月26日國家大賽第一次舉行,上校馬丁·畢徹在跨越這道障礙時連人帶馬重重摔到水溝里,他只能提心弔膽地繼續趴著,等待其它馬從自己頭上跳過去。事後比徹自嘲說:“水溝里水的味道可比威士忌差遠了。”這道障礙從此得名“華氏溪流”。因為這裡高低落差大,而且馬在跳躍之後要急剎車並左轉,因而它成為英國國家大賽中難度最大的障礙之一。另一處“障礙椅”則與“華氏溪流”正相反,它是在障礙牆前面挖了一個又深又寬的陷阱,馬在明知有危險的情況下還要硬拔起身體,從離障礙將近2米的地方起跳,障礙牆高1.58米、縱寬將近1米,是所有障礙裡面最高、最寬的一道,艱險程度可想而知。每年在“畢氏溪流”和“障礙椅”處折戟的馬匹不計其數。1928年的國家大賽將這種慘烈演繹到了極致,那一年竟然只有兩匹馬完成了比賽,而在1999年,有4匹馬發生意外失去了生命。
紅朗姆塑像
偶然性成了英國國家大賽最吸引人的因素之一,能夠連續兩年奪冠的幾率還不到2%,但是“紅朗姆”卻做到了。它本來是一匹速度賽馬,後來接受了障礙賽的訓練。但它剛剛7歲的時候腿骨受傷,被牽到馴馬師邁凱恩面前時已經一瘸一拐。計程車司機出身的邁凱恩每天把“紅朗姆”帶到海灘上去訓練,在海水的浸泡中它的傷勢竟然漸漸好轉。1973年,“紅朗姆”首次在英國國家大賽中奪魁。由於國家大賽也是觀眾們愛看賽馬下賭注的機會,為了增加懸念,以往比賽成績好的馬匹將被加以較高的負重,加大獲勝的難度。“紅朗姆”在次年的比賽里就要按規定負重192磅,除去騎手的體重,馬鞍里還要放進鉛塊以壓足分量,這意味著它要比其它馬匹付出更艱巨的努力,但是“紅朗姆”再次奪魁。後來的1975年和1976年,它又跑得兩次第二名。1977年,“紅朗姆”已經12歲了,頻繁的征戰讓它疲憊不堪。公眾指責邁凱恩讓馬參賽過多,應當讓它退役。但是在主人的鼓勵下,“紅朗姆”卻迸發出了驚人的力量,在倒數第二道障礙時它利用對手的失誤搶到前面,第三次在國家大賽中問鼎。1978年,“紅朗姆”在訓練中骨折,從此退役。1995年,“紅朗姆”以30歲的高齡去世,它的屍骨被埋在安翠馬場的終點線旁邊,它已經成了這塊土地上的傳奇,每年4月的第一個周末,同類們殊死的較量與震天的嘶鳴都能喚醒它飄遊的靈魂。“紅朗姆”的訓馬師邁凱恩後來又訓練出另外一匹在國家大賽中奪冠的馬,但沒有什麼能取代“紅朗姆”在他心中特殊的位置。邁凱恩曾說過這樣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有人說紅朗姆死了,我看起來悲傷得像是死了妻子,可是英國有2500萬婦女,而紅朗姆卻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紅朗姆”成了英國國家大賽的旗幟,但其實每一匹馬都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安翠馬場是它們短短一生中僅有的三年的黃金年華的戰場。
自從1839年舉行第一屆比賽以來,英國國家大賽除了在一戰和二戰期間曾經中斷,此外它從未停辦過。對於人來說,那7200米是通向金錢與名聲的捷徑;而對於並不懂得這一切的馬來說,它們的每一次奮起跳躍都訴說著對於人類的信任,不計生死、矢志不渝。
  • 一篇關於紅朗姆的文章

本想寫一篇有關英國國家障礙大賽的傳奇--紅朗姆的介紹,卻發現查資料永遠不如眼睛看到的感受來得深。
第一次見到蔡猛老師,是在一家馬術俱樂部,聽他正在動情地講述紅朗姆的故事,後來,又多次聽到他談紅朗姆、談安萃賽馬場。以下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蔡猛先生通過兩次實地採訪,所講述的“紅朗姆的故事”
文:盧亞超
2002和2003年連續兩次赴英採訪、轉播馬爹利英國國家大賽,我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深入了解了紅朗姆和認識了它的主人。
在英國和世界賽馬史上,紅朗姆是一匹極富傳奇色彩的馬。它不僅是唯一獲得過三屆英國國家大賽冠軍的賽馬,而且在世人的心目中地位崇高,以至於在 1977年,竟奇蹟般地代替人的名額榮獲當年英國“最佳運動員”稱號。馴養紅朗姆並陪伴它度過一生的金加·麥肯先生,今年已經72歲了,卻仍一直沉浸在紅朗姆的氛圍之中。我問麥肯先生:“聽說紅朗姆去世後您痛不欲生,象死了妻子一樣?”他看了我一眼,意味深長地回答道:“不,我愛紅朗姆勝過妻子。英國有 2000萬婦女,而紅朗姆卻只有一個。”
去年春天第一次赴英採訪馬爹利英國國家大賽時,我在離利物浦不遠的Bank House牧場認識了金加麥肯先生.那是他現在常年居住生活的地方,而生活的唯一內容,就是與馬打交道----養馬,欣賞馬.不過,雖然他那裡常年駿馬成群,其中也不泛出類拔萃之選,但他依然對紅朗姆充滿眷戀,對往昔歲月難以釋懷.他說: “紅朗姆是不可替代的,這一生,我已經不可能再遇到第二匹那樣的馬了.兩年前我還以為,可能會有天才的馬出現,超過紅朗姆,但現在我已經不這么認為了,因為今天的金錢社會裡,已經沒有像紅朗姆那樣為榮譽而戰的馬了.”
其實,紅朗姆的出身極其平凡。它出生時主人叫馬田安妮,是一個極普通的養馬人,她只是想交配出一匹普通的馬駒。1966年,這匹一歲的小馬駒被第一次帶到拍賣場,馬主本來希望能賣出250英鎊左右的價格,但沒想到小馬走出馬圈時神采飛揚,格外招人喜歡,竟以400堅尼(及420英鎊)售出。
金加麥肯那天也去了拍賣會現場,但是他並沒看中這匹馬。他覺得,這匹馬的骨架不大,將來也不定會長得很強壯,並沒有特別引人注目的地方。也許是由於他當時年紀還太年輕吧,還沒脫出”以貌取馬”的境界。
馬駒的新主人叫占麥朗寧.興高采烈地購到了自己喜歡的馬,他很想為它起個好聽而響亮的名字.他的農場裡有兩個堤壩,叫MA-RED和DUO-RUM,靈機一動,他決定用這兩個名字的後三個字母組成一個新名字----RED RUM.從此,”紅朗姆”這個後來在英國被家喻戶曉的名字就產生了.
前景不佳
從兩歲開始,紅朗姆開始走上賽場,並且取得過幾次兩歲組,三歲組的冠軍.在以後的幾年裡,它也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不斷拿到一些大大小小比賽的冠軍. 然而,就在人們逐漸對紅朗姆寄予厚望的時候,意外的事情卻發生了,1972年元旦那天,紅朗姆右前腿蹄部受傷,此後跑起來就變得一跛一跛的,X光照片顯示,它患上了嚴重的馬蹄關節炎,養馬的人都知道,以往還沒有一匹馬患了這種病能夠冶愈的,但主人和訓馬師卻仍心有不甘,想盡辦法用藥物和物理治療為紅朗姆看病,在1972年的英國國家大賽上,紅朗姆帶病出戰,雖獲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績,但看著它總是把有病的馬蹄無力地搭在馬欄桿上,忍受著巨大的苦痛煎熬, 人們也禁不住感到此馬前景黯然.
為了儘量減小損失,馬主決定把紅朗姆賣掉.但這個想法遭到女馴馬師仙祖的強烈反對,他與馬主協商末果,只好自己辭職不乾.臨走前,馬主要她承諾,不向任何人泄露紅朗姆馬蹄有疾這件事,誰曾想,就在這時,金加麥肯卻主動撞上門來,如獲至寶地花高價把這匹馬買走了!
因禍得福
金加麥肯自幼喜愛馬匹,21歲時領到訓馬師執照,開始以此為生.在從事馴馬生涯之初,由於家境貧寒, 金加麥肯只能以極低廉的價格買一些劣馬、老馬和受傷的馬來訓練,這當然出不了什麼成績.在屢次失敗之後,他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便說服馬主希望他們能以高價購進優秀的馬,然後交給他訓練.不過在遇上紅朗姆之前,他還從來沒有買過價格超過1000英鎊的賽馬.
金加麥肯當時有一個忘年交叫馬林的,一直懷有兩個心愿----成為百萬富翁、娶一個漂亮的太太.在年已七八十歲的時候,馬林終於把這兩個願望都變成了現實, 於是便又產生了第三個願望----擁有一匹能在英國國家大賽上奪冠的好馬.就這樣, 金加麥肯抓住機會,開始替馬林四處尋找.
紅朗姆的主人賣馬時開的底價很高,為3000堅尼.拍賣場的老闆為了多賺錢又煞費苦心地做了很多手腳,不僅把底價提高到4000堅尼,而且還安排了他的一些朋友來現場當“托”,爭著把價格往上喊.而此時,手握重金,對紅朗姆的實力已深信不疑的金加麥肯.一心想志在必得,便當場同眾人較上了勁.
就在價格被喊到5000堅尼的當口,金加突然一口喊出了6000堅尼的高價,這令大家始料末及!要知道,在70年代,對於一匹尚末成名的賽馬,這樣的數目實在已是”天價”此價格一出口,別人根本就沒法再爭了.當金加麥肯興高采烈地牽著紅朗姆回到自己的馬廄,才發現這馬居然是個跛子,不過,也正是這次誤投誤撞的拍賣使他因禍得福,從此把自己和紅朗姆的命運緊緊連在了一起.
奇蹟出現
金加麥肯心裡也清楚,馬蹄關節炎是幾乎無法治癒的痼疾.但在仔細查看了紅朗姆的病情後,他又覺得自己一定能把它治好.“更重要的是,在我看到它時,總感覺我們之前有一種情感的交流,這就是我們的緣份.”
有了馬後,下一步要選一個好的訓練場地,如果有足夠的錢,當然會買一片平坦的草場,但是金加麥肯沒有.他最後決定租下海邊的一塊廢地當作馬場,那地方以前是一個啤酒廠,後來關掉了.在海邊訓練了一時間,奇蹟發生了-----紅朗姆那隻重病的蹄關節竟開始日漸好轉! 金加麥肯分析說: “那時我每天都會帶它到海水裡走動、奔跑,鹽份有消炎作用,有利於關節炎症的消除,同時在海水裡跑動阻力比陸地上大得多,起到了按摩作用又使它的腿部力量和體質有所增強.歸根到底,我感到其實是一種神明的力量在庇護我們,保佑我們贏得好運,走向輝煌.”
紅朗姆傷愈復出後,一連贏了五場比賽,並且以9比1的大熱門賠率出現在1973年英國國家大賽的賽場上,比賽中,它不僅以領先第二名賽馬”爽脆”四分之三身位的優勢奪得冠軍,而且還創造了9分19秒的大賽新記錄.這個記錄,直到17年後才被打破.
當1974年再次出戰英國國家大賽時,紅朗姆的聲望已是如日中天,雖然它所負的重量已達到難以承受的極限(英國國家大賽規定,比賽中實力強的馬要多負載重量,越有實力負載大,以使所有的馬在理論上能同時到達終點)但他仍然戰勝所有的對手,第二次奪冠.
以後的兩年間,紅朗姆的成績出現波動,1975年它負於”蝸牛”,1976年負於”碎布貿易”,兩次位居亞軍,很多人都以為這匹馬的巔峰時期已過,該退休了,可讓眾人大跌眼鏡的是,1977年在英國國家大賽上紅朗姆又卷士重來,第三次獲得冠軍.老金更是意猶末盡,還想繼續參加1978年的比賽.不幸的是, 就在1978年英國國家大賽即將開幕之時,紅朗姆在訓練中舊病復發,它的腿又跛了,經檢查,它的腿骨上出現了一條像頭髮絲一樣的裂縫,因此被迫退出比賽. 1980年,紅朗姆15歲時正式退役,從此享受安逸而榮耀的生活.
名馬氣質
紅朗姆成年後的個頭不高,只有一米五幾,說實話,它的形象與傳統意義上的”良駒”並不相符,但是,它那種奮發向上的天性,永不服輸的氣質,以及它的聰明和善解人意,都說明它是一匹罕見的好馬.
有賽馬常識的人都知道,不是跑得快的馬就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這其中有很多偶然因素在起作用,最重要的條件,是馴馬師和馬要有很好的默契,這取決於人的能力,也要看馬的天份-----理解力和應變能力如何.金加麥肯回憶道: “所有的騎師都稱讚紅朗姆聰明.英國國家大賽上有一道著名的障礙-----第六道障礙”畢氏溪流”,是十六道障礙中最險的一處,它正面高度不足一米五,而背面的落差卻高達兩米,所以在這裡常常是人仰馬翻.可紅朗姆象是掌握了對付這道障礙的訣竅,總能因勢利導,輕鬆逾越,你能感覺到它在瞬間做出的判斷是那么及時,準確.”
每天訓練時,紅朗姆一定要走在其它馬前面,否則便會大發脾氣.許多馬奔跑時得靠人逼著,否則就會偷賴.但是紅朗姆從不這樣,它是那種難得一見的以苦為樂的馬,訓練的難度越高,強度越大,它的狀態就越好,它就是天生喜歡跑,喜歡比賽,不喜歡安逸地生活,當它閒下來時,會露出一副無精打采的表情,可一旦站到了起跑線上,馬上就變的昂首挺胸,興奮得每根汗毛都堅起來,在比賽中,你會感覺到它那強烈的求勝欲望,根本不用騎師用馬鞭抽打它就會盡全力,有時,它那不顧一切的勁頭甚至會讓信心不足的騎師找回必勝信念.”
紅朗姆對比賽有一種天生的熱愛和本能的把握.如果回放比賽的錄象你就會發現,它每一次比賽開始時都不是跑在最前面,一般都是在第七,第八位置,而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它必會爆發出強大的能量,超越對手,甚至在最後時刻奇蹟地首先越過終點,這種能力與天才的中長跑選手們的表現很相似,足見紅朗姆的靈情和意志是多么出眾!
1977年,當紅朗姆第三次在英國國家大賽冠軍後,整個安萃馬場和全英國都沸騰了起來,人們在爭相傳頌紅朗姆在這個名字,它成了全英國最令人崇拜的英雄. 也就是在那一年,在英國國家廣播電視台(BBC)進行的年度評選中,紅朗姆榮獲”全英最佳運動員”稱號,一匹賽馬能夠代替人類得到如此殊榮,足見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人馬情深
從1980年退役到1995年去世的十五年間,紅朗姆一直在享受著世人對它的寵愛和崇拜.那時,金加麥肯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帶著自己的愛馬出席在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參加百貨公司的開業典禮,會見政府要員,接受媒體採訪,在電視台的綜藝節目裡出鏡…….在鏡頭前,它簡直就象一個成熟的演員.”老金說: “除了不會喝啤酒,其它的它都會了!”由於有了紅朗姆,老金不僅擁有了別的馴馬師所無法擁有的財富和榮耀,而且也品嘗到了人生的最大樂趣.就這樣,他與自己的愛馬,一起度過了長達二十幾年的歡樂時光.
1990年,由於城區擴大和環保的需要,老金遷離原來的海邊馬場,在利物浦市郊的“Bank House”莊園內新建了一個占地120英畝的牧場.此地山丘起伏,碧水藍天,風景迷人,婉若世外仙境,而牧場裡那間為紅朗姆居住的馬廄,正是老金每日的流連忘返之所,人與馬相處,情感年久彌深.
“紅朗姆使我達到了一個普通人一生中本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紅歷了本不能擁有的經歷,我非常感激它,如果沒有它,只怕我至今依然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紅朗姆的法定擁有者老馬林先生,也是一位真正的愛馬人,對老金的那份感受更是十分理解,由於年老,馬林讓他的兒子繼承了自己的財產,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紅朗姆,有一天,有人開出了一百萬英磅的高價要買它,兒子見一匹退役的老馬居然能值這么多錢,不禁動了心,便於與買主私下籤了契約,馬林先生聞聽此事後大為震怒,馬上聲明契約無效,並把紅朗姆無嘗的贈給了老金,讓他們在一起相伴終生.
1995年,年已30歲的紅朗姆已經接近了一生的終點,由於身患多種疾病,它根本無力再走出馬廄,每日都在經受著巨大痛苦的折磨,為了維護英雄驕傲的尊嚴,老金決定為它實行安樂死.
10 月18日這天,老金先是走到馬廄里同紅朗姆做了最後決別,然後便一個人跑到遠遠的地方,他不忍心目睹那最後的一刻.聽到馬廄里傳來一聲槍鳴,老金終於控制不住還是沖了回來,他驚異地看到,中彈後的紅朗姆仍不肯倒下,而是用身體倚住牆壁,堅強地站著,用流著淚水的雙眼最後地看著自己的主人…….
紅朗姆去世後,BBC等著著名媒體紛份把這個訊息作為頭條新聞進行了報導,在盛大的葬禮之後,它被安葬在了自己的輝煌之地安萃馬場,頭顱指向勝利的終點. 當聽完金加麥肯先生的回憶,又一次站在安萃馬場裡紅朗姆墓前時,我不由在心中唱起了那首人們專門為紅朗姆而作的歌-----<我的最愛>
當你把我放在心中
用力量和激情為我指引前路
我所想的一切
就是比賽到底!
的確,紅朗姆所體現的那種精神,恰恰代表了人類所追求的本質.正因為如此,作為一匹賽馬,它才具有如此感人至深的力量.而在馬爹利英國國家大賽上,這樣的英雄氣質和氛圍永遠是那么引人注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