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舌

熱之盛也。 陽明熱勝也。 並瀉水熱也。

敖氏傷寒金鏡錄 第五 紅星舌

紅星舌

舌見淡紅中有大紅星者。乃少陰君火。熱之盛也。所不盛者。假火勢以侮脾土。將欲發黃之後也。宜茵陳五苓散治之。

介按

發黃有如橘黃而明者。陽明熱勝也。有如熏黃而晦者。太陰濕勝也。且以小便不利為濕熱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發黃。最宜辨明症候而施治焉。茲以濕熱瘀郁熏蒸成黃。故以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是屬濕熱發黃之治法。倘如失治之後。則鬱熱熾盛。灼耗脾液。而舌現紅星。成為熱毒傳里之症。如《舌鑒辨正》所謂“全舌純紅而深紅星。乃臟腑血分皆熱也。中燥火者。中疫毒者,實熱人誤服溫補者皆有之。其病多大熱大渴。心胸脹滿。皮膚燥癢。日夜不能眠。大便秘、小便澀不等。(均屬里症)宜十全苦寒救補湯急投”者是也。

方例

五苓散

澤瀉(二兩五錢)茯苓豬苓白朮(各一兩五錢)官桂(五錢)木通滑石(各一兩)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入薑汁並蜜各少許,用白滾水調服。

介按

《醫宗金鑒》雲。“五苓散,非治水熱之專劑。乃治水熱小便不利之主方也。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府。寒勝熱邪。佐二苓之淡滲。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並瀉水熱也。用白朮之燥濕。健脾助土。為之堤防以制水也。用桂之辛溫。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也。澤瀉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倍。小便利而水不蓄矣。白朮須桂上升。通陽之效捷、氣騰津化。渴自止也。”又雲。“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表里不實。小便不利者。無不克也。”茲又加以滑石、甘草、木通者。因太陰濕鬱蒸熱為黃。既宣其氣化。並滲其濕熱。使黃從小便而解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