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掌炭疽病

該病為紅掌上的常見病,造成葉枯,花腐爛,降低或失去商品價值。 該類型還侵染花,病斑與葉上相似,引起花腐爛。 (2)藥劑防護:發病初期噴藥。

分布與危害

該病為紅掌上的常見病,造成葉枯,花腐爛,降低或失去商品價值。

症狀

該病症狀比較複雜。一種類型是沿葉脈發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大病斑,直徑20~25毫米左右,褐色,外圍有或無黃色暈圈;發病後期中央組織變為灰褐或灰白色,病斑易撕裂脫落。該類型還侵染花,病斑與葉上相似,引起花腐爛。另一種類型的症狀多發生在葉緣,葉脈之間也有。初發病時為褐色小斑點,擴展後為圓形或半圓形病斑,褐色;發病後期病斑中央組織變為灰白色。不論哪種類型症狀,病斑往往融合導致葉片枯死。在枯死的病組織上生有黑色小點粒。

病原

該病為真菌病害,由膠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引起。

發生規律

病菌在病殘體或病株內越冬;由風雨及水滴滴濺傳播;由傷口、氣孔侵入,潛育期10~20天,有潛伏侵染的特性。多雨、空氣濕度高易發病、發病的溫度範圍寬,15℃~30℃、梅雨季節或秋季多雨、暴風雨發生、盆中積水、株叢過大、分盆不及時等易發病;調運途中濕度大、低溫、傷口多、植株生長勢差均加重發病;野蛞蝓為害重促進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

(1)栽培技術防病:溫室栽培要控制濕度在85%以下,雨季室外(遮陰棚)要及時排水,盆內無積水;栽種密度適宜,及時分盆;發病初時剪除病部或病重葉片,病殘體徹底清除,均裝入袋內處理;園藝操作中減少傷口;及時防蟲、防日灼及凍傷;運輸途中應通風除濕,最好發貨前噴一次藥。
(2)藥劑防護:發病初期噴藥。常用藥劑有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或50%使百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炭必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25%溴菌腈乳油300~500倍液等。10天左右1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