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俗世的心靈修煉

紅塵俗世的心靈修煉

《紅塵俗世的心靈修煉》是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趙文竹。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錯不了。
行善積福,作惡招禍,錯不了。
若說錯了,是你用心錯了。
宮觀禪堂思春,花街柳巷觀心,哪個出塵,哪個染塵?深山古洞做夢,拳擊場上煉神,誰是道人?誰是俗人?
日月兩盞燈,世界一局牌,輸贏自有因果在,幾人看明白?是虎當住山,非龍莫下海,玩得轉上台,輸不起別來,有啥應該不應該?遊戲人世間,難得好心態,天堂地獄自作自受無人可替代。迷時在局內,悟時在局外。
作者以隱者的智慧和禪者的參悟告訴你:如何解脫當下困惑,如何放下心中執著。

作者簡介

趙文竹,法名仁文,1955年生於煙臺農村,少年失學,苦志奮鬥,自學起家。主張藝術為人生,人生即藝術。曾以獨創之玻璃畫、水泥畫稱絕於世。四十歲時適逢佛經法寶,嘆未曾有,遂退隱燕山,淡泊自守,有意無意間又創作了大量詩詞、雜文、小說和書畫作品,風貌大變。出版有文竹禪藝叢書:《百劫塵緣》、《漢字禪解》、《常懷感激》、《夢想成真》、《啼笑人生》《會說話的漢字》。

導語

現代隱士趙文竹先生隱居山林十三載,參佛悟道,本書是其隱居多年的心得體悟,用最大眾化的語言,講述最高深的佛理,用通俗幽默的禪畫、直指人心的文字告訴你:如何解脫當下困惑,如何放下心中執著。全書從不同角度闡釋佛理、禪機,暢然讀後,或若有所思,或醍醐灌頂,或拍案叫絕,或念念在心。

創作背景

祥翁是誰?祥翁不是誰。
祥翁是你的知心朋友,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是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也不管你什麼膚色、什麼身份、什麼信仰,只要你拿起這本書,你就是祥翁的朋友,祥翁就會和你坦誠相見,你有什麼苦惱、什麼困惑,盡可向祥翁傾訴,祥翁會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你,幫你疏導、幫你排解,給你安慰,最起碼給你一個祝福,祝福你時時吉祥。
祥翁是一個符號,是趙文竹造的一個符號,文竹通過這個叫做祥翁的符號和世界對話,但文竹和祥翁不能劃等號。如果你覺得祥翁像文竹,那是由於文竹在創造祥翁的過程中也在學著做祥翁,儘管學得並不好。
祥翁不是神,神翁是平常人,文竹沒有能力造神,更不忍心造神,神是最可憐的,被人造出來,又被人背叛褻瀆,還要替人承擔責任。
據說上帝當初是按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人,對這種說法有人信,有人不信。但如果換一個角度說大家都不會有爭議,那就是人按照自己的樣子再儘量升華而創造了上帝,因此每個人心中的上帝是不同的,上帝常被人誤解,好像上帝也有很多缺點,比如有時脾氣很暴躁,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動輒怒目相向,懲罰制裁。其實真正的上帝是平等慈悲的,人類做了壞事,就說是上帝讓乾的,好像上帝是黑社會的老大,而上帝總是默默無言,獨自替這些罪惡而瘋狂的人類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替人類懺悔,永遠地懺悔,眾生無盡,上帝的懺悔也無盡。看來上帝的確有錯誤,最大的錯誤是造出了入,否則地球上會祥和很多。
佛也是如此。佛不是神,不是主。佛不是個什麼特定的東西,佛含有覺悟、圓滿、清淨、平等、慈悲、智慧、福德等等很豐富的意思,很難用一個什麼辭彙表達,強名之為佛。釋迦牟尼也是入,由於他向人們宣說了究竟圓滿的生命真相,而被弟子們由衷敬佩崇拜,佛的教化稱為佛教,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因此有很多人誤解佛法,斥之為偶像崇拜的迷信。這些都沒什麼,可怕的是一些奸宄偽邪之流,出於種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自充佛菩薩化身,打著佛教的旗號大興怪力亂神,招搖惑眾,使得一般無智迷信求功求福崇異好奇之徒上當受騙,喪命失財,淪墜招苦。真正的佛菩薩卻在默默地為這些惡人愚人忍辱負重,懺悔業障,以無人無我的同體大悲化度有情,期待著我們這些迷途浪子早日覺醒回頭。
我們誤解了上帝誤解了佛,於是有了宗教之是非之爭,幸而有祖師大德,明千聖之心,見萬法之性,遣相盪執,正本清源,直指當下一念起滅之處,上帝、諸佛聖尊盡在於此,無名無相,無二無別,無默無說,是名為禪。
禪離一切相,攝一切法,不立語言文字,不涉思量分別,因此本不屬宗教。可無論如何,一開口便多了個東西,禪也是。千百年來,因禪得度者不勝枚舉。修禪的人多了,談禪的人也多了,於是便有了種種方便法門,形成了種種宗派。如今人類去聖日遠,慧根退化,莫說開悟見性,連個真正死盡偷心、老實參禪的人也很難得見,而爭強好勝、論是道非者卻多如牛毛。文竹一介凡夫,幽居山中,閒來無事,亦好舞文弄墨,不知前世何業,養成談禪論道習氣,無意間被世人劃歸禪者行列,此書主人翁本欲冠名禪翁,後來自忖德薄慧淺,恐怕言不究竟誤導世人,亦怕引來無端爭執;再者,效仿先人美德,凡事禮讓三分,留三分餘地,故而將禪字抹去一橫兩豎總計三畫,成了祥字,細想這個祥字恰好,無宗氣,無教氣,無神氣,無鬼氣。和祥字結緣是大家都喜歡的事,何況祥中有羊,祥即羊,文竹屬羊,就是它了。
祥翁非翁,卻因修身無術,又蓄五縷鬍鬚,偏顯老態,常因此無端受敬,久之便忘慚愧,但據文竹預測,若有幸長壽,五十年後定能具足翁相,因之自我寬慰,事先以翁自居,但願見者莫生反感。
文竹既為凡夫,便塑造不出聖人來,因此祥翁也顯凡夫相。文竹缺乏想像力,只能寫自己熟悉的事物,因此祥翁從形象到性格乃至閱歷都與文竹相近,但祥翁的境界肯定比文竹的境界高很多,文竹希望有一天真的成為祥翁。
祥翁是居士,修學佛法,但不敢充當說法主,因而說事。事因理成,理由事顯,說事還是為了顯理。其實現實中的事是現成的,每件事都是合情合理而又不可思議的,人為改造編排反而顯得得拙劣別扭,只是這些事都是和特定的人發生關係的,完全如實道來可能有些人會感到不舒服,因此只好適當改編,人名都用代號,為了表示尊敬,所有出場人物都統一姓阿,和阿彌陀佛同姓,阿哥阿妹阿翁阿婆乃至阿貓阿狗都平等,大家都有佛性,若識得本來,便個個是佛,即便如今不識,將來也都能成佛。出家人依佛制不敢改動,依然姓釋。祥翁稱祥翁,老伴稱祥婆,兒子稱祥子,其實這三人也姓阿,這樣稱呼完全是為了敘述方便。
說事也是事說,就是用事說話,什麼事其實不重要。祥翁有時在書內說事,有時又成為被說的角色,位置常常被置換,說的方式也不相同,但肯定有個說者,有個聽者,說者是哪個?聽者是哪個?文竹也常迷糊,還望與讀者朋友同參。

節選

心安與不心疼
阿銀第三次進山見祥翁。
阿銀說:“祥翁,我前兩次專程來買您的畫,您都沒有滿我的願,今天我無論如何也要請到您的大作。”
翁笑笑:“你不說我也清楚,像您這樣日理萬機的大老闆三次進山買畫,看來還真是有誠意的,這份誠意視為知音也是夠格的,送你張畫也應該,何況你還給錢。”
“我愛好書畫收藏,經常和藝術家打交道,您祥翁很特別,與眾不同。”
“人家都住在城裡,我住在山裡;人家藝術家都發財成了大款,我卻還是窮光蛋,是不是?”
“您不是窮光蛋,窮人沒有您這種底氣。您正是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很深的底氣,才使我欲罷不能,非買到您的畫不成。我到別的藝術家那裡都是被當作貴賓接待的,像您這樣淡淡如水的人還沒見到。”
“因為我這裡沒有菸酒,只有茶水。再說,我根本沒有怠慢過您,只是沒有另眼看待而已。在我這裡,高官和平民,富翁和乞丐得到的都是平等接待。不管你在外邊是什麼,進了我這個門都一樣,都是朋友。如果有人說我很高傲,那是由於他是官員;如果有人說我很隨和,那是由於他是農民;如果有人說我很貧窮,那是由於他是富翁;如果有人說我很富有,那是由於他是窮人。而我只是這個樣子而已。”
“能看看您的畫么?”阿銀有些急不可待。
祥翁一努嘴:“最近畫的幾件小品都在這牆上掛著吶,讓你撞上,也是它們和你有緣。喜歡哪一幅,揭下來就是了。”
“這幾幅我都要了。”
“不用挑一挑嗎?”

部分目錄

關於祥翁(代序)
驢子和歷史巨輪
你以為你是誰
心安與不心疼
菩薩和魔鬼都是醫生
誰創造了歷史
念什麼是什麼
和尚的慈悲
哪個是慈悲
你為什麼要還一個美國人的錢
聰明人畫不了糊塗仙
三條腿的椅子能坐嗎
你值多少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