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軍團

紅二軍團

紅二軍團,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軍團的簡稱,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該軍團是由湘鄂西的紅軍合編而成的。其前身為湘鄂西地區的紅4軍和紅6軍。成立時間為1930年7月7曰。總指揮為賀龍,政委為周逸群,參謀長孫德清,政治部主任為李克明,並組成了以周逸群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

建制

1930年7月4日,紅四軍和紅六軍在湖北公安縣會師,7月7日,兩軍在公安召開聯席會議,紅四軍改稱紅二軍,成立紅二軍前委。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要求,兩軍合編成紅二軍團。紅二軍團的編制序列和領導人如下:

軍團總指揮賀龍、前委書記/政治委員周逸群(後鄧中夏代)、參謀長孫德清(後湯慕禹代)、政治部主任柳克明。下轄

紅2、6軍團撤出湘鄂川黔蘇區路線紅2、6軍團撤出湘鄂川黔蘇區路線

紅二軍,軍長賀龍(兼任,後孫德清代)、政治委員朱勉之,下轄

第四師,師長王炳南,政治委員陳協平,參謀長向魯清,下轄

第十團,團長張一鳴,政治委員吳鳳卿

第十一團,團長覃蘇,政治委員汪毅夫

第十二團,團長吳虎臣,政治委員張海濤

警衛團,團長賀佩卿,政治委員吳協仲

紅六軍,軍長曠繼勛(後段德昌代)、政治委員段德昌(後柳克明代),下轄

第十六師(紅六軍第一縱隊改編),師長王一鳴,政治委員王鶴,下轄

第四十六團,團長李騎

第四十七團,團長賈鳴鐘,政治委員邱鴻禧

第四十八團,團長桂倫,政治委員譚抗

第十七師(紅六軍第二縱隊改編),師長段德昌,政治委員許光達,下轄

第四十九團,團長劉仁載,政治委員戴文斌

第五十團,團長張海清

第五十一團,團長陳華山,政治委員段德福。

全軍團共1萬餘人。10月,為配合紅一方面軍攻打長沙,紅二軍團南渡長江,攻打常德,雖然連克華容、石首、公安、石門等地,但付出了很大代價卻並未能達到“南征”的戰略目標。12月12日,紅二軍團小部分兵力和傷病員撤回洪湖地區,但主力在鄧中夏的堅持下仍滯留江南,直到1931年9月才回到洪湖(此時紅二軍團已縮編為紅三軍)。

1931年初,紅二軍團再次對石門發起攻擊,但遭遇較大損失,經過一段時間的游擊戰鬥後於2月底退至枝柘坪一帶修整,於3月底至4月初在枝柘坪召開前委會議和黨員代表大會。枝柘坪會議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二軍團縮編為紅三軍,軍長賀龍、政治委員鄧中夏(後萬濤、彭之玉先後代理,最後由湘鄂西分局書記夏曦兼任,直到1932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派關向應接任)、參謀長孫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原紅二軍、紅六軍分別縮編為紅七師、紅八師,另擬定由洪湖蘇區的部隊編成紅九師。全軍擴充至一萬五千餘人。1932年底,紅三軍因為遭到中華民國政府軍圍剿,無法在洪湖立足,被迫向南撤往湘鄂西蘇區。1933年初,紅三軍整編為第七師、第九師和一個教導團。第七師師長湯福林(後葉光吉代)、政治委員盛聯均;第九師師長段德昌、政治委員宋盤銘;教導團團長盧冬生、政治委員關向應。1933年底,紅三軍進軍四川,1934年5月12日又進入貴州,9月10日,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

1934年10月24日,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在貴州印水會師,自此開始統一行動。此時紅二軍團各級主官為軍團長賀龍、政治委員任弼時、副政治委員關向應、參謀長李達、政治部主任張子意,轄第四師:師長盧冬生、政委方理明;第六師:師長鍾炳然、政委袁任遠。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兩個軍團開始長征。1936年6月30日,全軍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

1936年7月2日,按照中央指令,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和紅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紅二軍團改稱第二軍:軍長賀龍、政治委員關向應。下轄第四師:師長盧冬生、政治委員李井泉;第五師:師長賀炳炎(後陳本新代)、政治委員譚友林;第六師:師長郭鵬(後賀炳炎代)、政治委員廖漢生。

1937年,原紅二軍團主力和紅二十八軍一道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8旅,旅長盧冬生(未到職,張宗遜代理)、副旅長李井泉。之後投入抗日戰爭戰場。

紅二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通稱紅二軍,是湘鄂西蘇區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之一。

紅二軍前身是賀龍在湖北洪湖一帶領導創建的洪湖赤衛隊,原稱紅四軍,1930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整編為紅二軍,軍長賀龍、政治委員惲代英(未到任,由朱勉之代理)。紅二軍下轄一個師和一個團,全軍2000人:第四師,師長王炳南、政治委員陳協平;警衛團,團長賀佩卿,政治委員吳協仲。建軍後,紅二軍鏇即與紅六軍在湖北公安縣組成紅二軍團。1931年7月,紅二軍團改稱“紅三軍”,紅二軍番號隨之撤銷。

紅六軍

婁底市紅二軍團舊址大門婁底市紅二軍團舊址大門

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簡稱紅六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紅二軍團主力部隊之一。

1930年2月,鄂西紅軍中央獨立師改編為紅六軍,軍長孫德清(後曠繼勛代)、政治委員周逸群、副軍長段德昌、參謀長許光達。下轄第一縱隊:司令員段德昌(兼任)、政治委員王鶴;第二縱隊:司令員段玉林。5月,兩縱隊擴編為紅十六、十七師,第十六師師長王一鳴、政治委員王鶴;第十七師師長許光達、政治委員李劍如。7月4日,紅六軍與紅二軍在湖北公安縣會師,合編成紅二軍團。紅二軍團內紅六軍的編制序列和領導人如下:

鄺繼勛任軍長,下轄第十六、十七師。第十六師(紅六軍第一縱隊改編),王一鳴任師長,王鶴任政治委員;師轄第四十六團,團長李騎;第四十七團,團長賈鳴鐘,政治委員邱鴻禧;第四十八團,團長桂倫,政治委員譚抗。第十七師(紅六軍第二縱隊改編),段德昌任師長,許光達任政治委員;師轄第四十九團,團長劉仁載,政治委員戴文斌;第五十團,團長張海清;第五十一團,團長陳華山,政治委員段德福。

1931年6月,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紅六軍番號取消。

另外,1929年7月湖北長陽農民武裝也自發組成紅六軍,軍長李勛、副軍長陳壽山、參謀長李子俊,全軍3000餘人。但到8月間即在資丘遭伏擊,軍長李勛等陣亡,紅六軍至此失敗,從成立到失敗不到1個月。

紅一軍團下屬的紅三軍前身也使用紅六軍番號,1930年1月,江西工農紅軍獨立第二、三、四、五團和永新、蓮花、寧岡等縣的赤衛隊(贛西工農游擊第2大隊)合編為紅六軍,軍長黃公略、政治委員劉士奇(後陳毅代)、政治部主任毛澤覃。下轄第1、2、3旅,不久改為縱隊。第一縱隊,縱隊長柯武東、政治委員李人林;第二縱隊,縱隊長羅炳輝、政治委員曾炳春;第三縱隊,縱隊長徐彥剛、政治委員劉作述。全軍共2000餘人。1933年6月劃歸紅一軍團建制,7月改為紅三軍。

軍團大事記

(1927年8月——1934年10月)

一九二七年

8月 湘鄂西地區各特委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和湖南、湖北省委制定的秋收暴動計畫,發動民眾,準備武裝起義。

9月10日 中共鄂中特委和沔陽縣委領導農民民眾在沔陽和沔陽、監利交界地區舉行暴動,組成游擊隊。

本月 中共公安縣委組織農民武裝和黨組織控制的團防舉行暴動,襲擊江陵彌陀寺,占領公安縣城,組成公安游擊隊。

11月下旬 沔陽暴動武裝攻克沔陽縣城和監利的新溝咀。

本月 華容、石首、棗陽、荊門、天門、漢川等縣相繼組織了暴動。

一九二八年

1月上旬 中共中央決定,由郭亮、賀龍、周逸群、柳克明、徐特立組成湘西北特委,去湘西北地區發動武裝鬥爭,建立根據地。

下旬 賀龍、周逸群由上海到監利,會合了賀錦齋率領的游擊隊及中共鄂中特委和石首中心縣委領導的武裝,組成四十九路工農革命軍,並參加監利、華容、石首等地的年關暴動。

2月中旬 四十九路工農革命軍攻監利戰,未克。

月底 周逸群、賀龍等在焦山河召開會議,決定各路游擊武裝返回原地進行鬥爭,賀、周率賀錦齋等十餘人去湘鄂邊。

3月 初 張華甫、黃大鵬等率“神兵”襲占巴東城,成立了巴東縣人民委員會。

上旬 賀龍、周逸群等抵桑植會合賀龍舊部、親屬所率十餘支武裝,組成了三千餘人的工農革命軍,占領桑植城。

4月 初 國民黨軍龍毓仁旅進犯桑植,工農革命軍幾戰不利,武裝大部失散。周逸群返回鄂西。

本月 鄂西、鄂中的游擊隊作戰不利,分散活動於沔陽、江陵之白露湖及石首等地區。

5月 初 賀龍在桑植、鶴峰邊界收集失散武裝三四百人。

上中旬 周逸群抵石首,會合石首、公安武裝,反轉至洪湖,又與華容及鄂中武裝會合,20日攻克沔陽峰口鎮。

下旬 敵聯合“清剿”,各縣革命武裝分散活動。鄒資生等部編為特務大隊,去洪湖西岸一帶游擊。鄂中武裝在沔西拖船埠遭國民黨軍嚴重打擊。

△中共鄂西特委遭國民黨破壞,領導人大部犧牲,周逸群去沙市組成臨時特委,並將特委機關遷往宜昌。

本月 巴東遊擊隊遭國民黨軍進攻,作戰失利,分散轉入秘密活動。

△ 棗陽暴動武裝組成游擊總隊,並建立了小塊革命根據地。

△ 石門南鄉民眾暴動,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支隊。

6月下旬 工農革命軍於桑植小埠頭設伏,殲敵一部,收復洪家關,部隊又擴大到一千五百餘人。

△ 新的中共鄂西特委組成,周逸群任書記。

本月 棗陽游擊總隊遭國民黨軍進攻,損失嚴重。

7月 初 桑植團防襲擊洪家關。工農革命軍撤往樂育。

上旬 中共湘西北特委組成湘西前委委員會,工農革命軍改編成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本月 國民黨軍團攻石門太浮山,紅軍第四支隊失敗。

8月25日 紅四軍奉中共湖南省委及湘西特委指示,為配合石門及臨澧、澧縣,常德、桃源地區的鬥爭,進抵石門北鄉開展地方工作。

9月上旬 紅四軍在石門的渫陽、泥沙遭敵襲擊,軍參謀長黃鰲、師長賀錦齋先後犧牲,部隊大部潰散。賀龍率餘部二百餘人轉至鶴峰邊境的堰埡一帶活動。

10月 棗陽游擊總隊遭敵進攻,作戰失利,棗西遊擊根據地被敵占據。

11月上旬 中共湘西前敵委員會改為湘鄂西前敵委員會,賀龍為書記。

上中旬 紅四軍在鶴峰地區整頓部隊,加強黨團組織建設,遣散部分老弱戰士,部隊僅剩九十一人、七十二支槍。

下旬 紅四軍轉至宣恩、鹹豐、利川、恩施一帶活動。

11月中下旬 紅四軍在利川一帶消滅“神兵”數股,並襲占湖北建始縣城,攻克五花寨、官店口等市鎮,進抵鄔陽關。在鄔陽關將中共黨員陳宗瑜所部“神兵”三百餘人編入紅四軍,部隊擴大到六百餘人。

一九二九年

1月上旬 紅四軍攻克鶴峰城、太平鎮、洞柘灣,開始以鶴峰為中心創建根據地。

本月 紅四軍進行整編,成立第一路指揮部。整編後,全軍一千餘人、三百餘支槍。

2月上旬 中共鄂西特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中共六大決議,總結鬥爭經驗,決定開展游擊戰爭。會後,將游擊隊合編為一個大隊,下轄兩個中隊,並乘蔣桂戰爭爆發的有利時機,向當地之敵發起進攻。

本月 原屬中共湘西特委領導的華容、南縣、安鄉及原屬中共鄂中特委領導的沔陽、天門、漢川、潛江、京山劃歸中共鄂西特委領導。

3月18日 桑植、鶴峰、五峰團防三千餘人分數路進犯鶴峰根據地。紅四軍於張家坪迎擊王文軒部,擊斃王文軒,余敵皆退。

本月 鄂西遊擊大隊在江陵、石首、監利等縣向國民黨軍發起進攻,十七天作戰二十一次,一度攻克石首縣城。

4月上旬 紅四軍進入桑植境內,並攻克龍潭坪、土地埡等村鎮。

5月初 紅四軍攻克桑植城。

本月 鄂西遊擊大隊攻克監利之毛家口,殲敵兩連。

6月中旬 江陵、監利團防向江陵沙崗地區進攻,鄂西遊擊大隊英勇反擊,殲敵八十餘人。

下旬 中共長陽黨組織領導農民舉行武裝暴動,於8月失敗。

7月初 國民黨軍周寒之部千餘人進犯桑植,在南岔被紅四軍全殲。

中旬 國民黨軍向子云部二千餘人復犯桑植。紅四軍誘敵入城,將其全殲。戰後,紅四軍擴編,成立第二路指揮部,全軍共四千餘人。

本月 鄂西遊擊總隊組成,周逸群任總隊長,段德昌任參謀長,下轄三個大隊。

8月12日 紅四軍攻克大庸之西教鄉國民黨軍險要據點。

下旬 紅四軍攻克慈利江埡、九溪後回師桑植。

本月 鄂西遊擊總隊克江陵、石首境內之天心洲、新廠等十餘據點。

9月 國民黨軍第三十四、第五十師進攻洪湖根據地,鄂西遊擊總隊第一大隊在沔陽小沙口與敵遭遇,傷亡嚴重。

10月上旬 國民黨第一五四旅進犯桑植,紅四軍主動撤離縣城,後在樟耳坪作戰失利,轉至鶴峰。

本月 鄂西遊擊總隊第一、第三大隊於沔陽聶家嶺擊潰“清剿”之國民黨軍隊一個團。

△長陽黨組織再次發動武裝暴動,組成長陽獨立師。

11月 鄂西遊擊總隊乘蔣馮戰起、國民黨軍主力撤出鄂西之有利時機,展開進攻,先後攻克三官殿、熊家河、馬家寨、觀音寺等據點,並於石首之小河口全殲石首團防三個中隊。

12月下旬 中共鄂西特委在石首袁家鋪召開鄂西區第二次黨代表大會,選出了以周逸群為書記的特委。

△ 鄂西遊擊總隊改編為中央獨立師,段德昌任師長。

本月 中共巴興歸縣委在甘家坪召開擴大會議,決定重新建立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巴興歸蘇維埃政權。會後,組成了工農革命軍鄂西遊擊大隊。

△鄂西遊擊總隊攻克楊樹峰、謝仁口等地,恢復並擴大了洪湖根據地。

一九三O年

1月上旬 中共鄂西特委萬濤到鶴峰傳達中央指示及中共鄂西地區第二次代表大會精神,接紅四軍東下洪湖根據地。

2月5日 中央獨立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孫德清任軍長。孫患病後由鄺繼勛繼任,周逸群任政委。

本月 紅四軍第一次東下中途受阻,折返五峰。

△長陽獨立師改名為獨立第五十師。

3月 初 巴興歸游擊隊襲占興山縣城。

8日 紅六軍攻占江陵郝穴。

12日 紅六軍攻克觀音寺。

20日 紅四軍第二次東下,在灣潭殲五峰團防孫俊峰部。

4月中旬 中共鄂北特委在棗陽重建革命武裝,連克蔡陽鋪、黃龍 、璩家灣等地。

本月 紅四軍在澧縣、松滋地區受阻,退返五峰。一周后第三次東下。

△紅六軍攻克藕池、石首、調弦口。

△鄂西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調弦口召開,成立鄂西蘇維埃縣政府,周逸群兼任總隊長。

5月中旬 紅四進入澧州境內,於張家場殲國民黨軍戴斗垣一個營。

△紅六軍連克沔陽、仙桃、進抵漢川。

6月上旬 紅六軍抵江南迎接紅四軍

18日 紅六軍到達公安縣境,攻占申津渡。

本月 巴興歸蘇維埃政府成立。巴興歸地區的游擊隊改編成紅軍獨立第四十九師。

7月上旬 紅六軍1日攻克公安縣城,4日與紅四軍會師,紅四軍改為紅二軍。

中旬 紅二、紅六軍在普濟觀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並組成紅二軍團前委,周逸群任前委書記。

下旬 紅二軍團主力掃除龍灣、熊口等敵據點,占領潛江縣城。紅十七師在沔陽地區肅清白極會等地主武裝。

本月 襄棗宜革命武裝組成紅二十六師。

8月下旬 中共鄂豫邊特委成立。

本月 紅二軍團攻克府場、潛江、岳口、楊林尾和沙洋等地,渡襄河向東發展。

9月5日 紅二軍團根據中共中央和湖北省委決定,進攻沙市,傷亡千餘人,未能攻克。

上旬 紅六軍攻克石首、藕池及調弦口。

△ 中共鄂西特委在江陵全家淵召開鄂西第三次黨代表大會,大會由周小康主持,原定開七天,因敵進攻,開了三天即告結束。

12日 鄧中夏到達洪湖,任中共湘西特委書記及紅二團政治委員,並命令部隊返洪湖集結。中共鄂西特委改稱中共湘鄂西特委。

23日 紅二軍團攻占監利縣城,殲國民黨軍新三師及縣保全團共二千餘人。

10月6日 紅二軍團攻占沔陽、彭家場及仙桃。

上旬 中共湘西特委緊急會議及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先後在監利召開。湘西蘇維埃聯縣政府組成,周逸群任聯縣政府主席。

下旬 紅二軍團根據中共長江局指示,執行奪取常德,配合紅一、紅三軍團二次攻打長沙的任務,渡江南征,連克南縣、華容、藕池、公安等城鎮。

11月 紅二軍團4日占領津市,圍攻澧州未克;13日攻占石門。下旬國民黨軍進犯石門,紅二軍團在夾山寺、余氏橋等地擊潰進犯敵軍,乘勝占領臨澧縣城。

△ 國民黨軍在洪湖周圍集結兵力,進犯根據地。21日後,監利、南縣、華容等城相繼失陷。中共湘西特委移往調弦口。

△中共湘西特委為統一指揮長江南北的地方武裝,迎擊國民黨軍對洪湖根據地的圍攻,成立了江左軍和江右軍兩個指揮部。

△長陽成立蘇維埃政府。紅五十師伏擊川軍袁海青團獲勝,部隊得到擴充,下轄三個團。

12月上中旬 紅二軍團1日再攻津市、澧州。2日紅六軍攻克津市。紅二軍包圍了澧州。9日援敵逼近,紅軍被迫北撤至楊林市,街河市一線。17日敵向楊林市進攻,紅軍作戰失利,退到劉家場。

24日 紅二軍團轉往鶴峰。

29日 紅二軍團在湘鄂邊武力解決甘占元、覃伯卿等部三千餘人。

本月 紅二十六師攻打唐河等地,一度攻克唐河,但未能鞏固,後又重返襄棗宜根據地。

△ 楊林市戰鬥中與紅軍主力失掉聯繫的部分部隊返回洪湖,組成獨立團。

一九三一年

1月上旬 國民黨軍以十旅之眾向洪湖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圍剿”,監利、沔陽、潛江等縣之江左軍各大隊予敵以重大殺傷後, 主力轉至外線活動。

△ 紅二軍團向石門出擊,在瓜子峪作戰失利後返回走馬坪。

本月 國民黨圍攻襄棗宜根據地,紅二十六師受到嚴重挫折,後轉往南漳地區游擊。

2月 紅二軍團連克五峰、長陽、資丘等地,殲敵千餘人,後轉至檔柘坪進行休整。

3月中旬 周小康奉命編散紅五十師,並毫無根據地給紅五十師和一批地方幹部扣上“改組派”帽子加以殺害,其中有紅五十師長李步雲、政委江山等人。

本月 “圍剿”洪湖根據地的國民黨軍月初以江南根據地為重點開始第二次“圍剿”。江右軍在華容東山地區堅持鬥爭,並加強洞庭湖地區的工作。活動在江左的獨立團在監利、沔陽地區,先後攻克朱河、峰口、府場等地,恢復了監沔地區原有根據地。

△ 夏曦到達湘鄂西,在洪湖根據地成立了中共中央代表機關湘西中央分局。

△ 紅二軍團在枝柘坪召開前委會議,討論有關部隊行動的問題。

△ 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

4月2日 紅三軍將湘鄂邊獨立團及紅五十師一部組成教導第一師。

上旬 紅四十九師改名為紅三軍教導第二師。

上中旬 紅三軍克巴東後渡江克興山、秭歸、遠安、荊門,進攻當陽。因敵援趕到,紅軍激戰不勝,退至馬良坪。

中下旬 洪湖根據地武裝力量在反“圍剿”鬥爭中進一步壯大,以獨立團及江右軍為基礎組成了紅三軍第九師,並組成了警衛第一團、教導團和沔漢獨立團,接著向敵展開反攻,先後收復老新口、熊口、龍灣、大豐口,汊河口等地。

下旬 洞庭特區武裝、江右軍襲擊注滋口、陽羅洲團防,殲敵百餘人,俘敵團長。

本月 湘鄂邊召開五縣黨代表大會,成立了中共湘鄂邊分區特委及蘇維埃聯縣政府。周小康為分特委書記。長陽紅五十師餘部編為長陽游擊大隊。

△ 圍攻江南之國民黨軍向華容東山進攻,江右軍及民眾萬餘人先後撤往江北地區。

5月1日 唐赤英到湘鄂邊,召開分特委擴大會議,傳達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決議和中央分局成立情況。湘鄂邊分特委改為湘鄂邊特委。

上旬 紅三軍教導第一師改編為湘鄂邊獨立團。

18日 周逸群於岳陽賈家涼寺附近遇敵,光榮犧牲。

中旬 紅三軍11日在馬良坪遭國民黨圍攻,主力向北突圍後,連克石花街、均州,準備在武當山創建根據地。紅八師第二十二團突圍時與主力失掉聯繫,在九道梁與教導第二師會合。

下旬 段玉林率江右軍一部攻占九佛崗、石華堰等地,殲國民黨軍第十九師李黨部一個團。

6月上旬 國民黨軍向均州進攻。紅三軍撤離均州,於18日攻占房縣。之後,大力展開創建鄂西北根據地的工作。

24日 中共湘鄂臨時省委成立

中下旬 紅九師向江陵出擊,於沙崗殲國民黨軍一個營,在普濟觀殲國民黨軍兩個連。22日川軍換防向紅九師反撲,又被殲一個營。

7月上旬 紅八師第二十二團同教導第二師主力進入房縣與紅三軍會合,接著教導第二師改編為紅三軍鄂西北獨立第二團。

本月 洪湖地區發生水災,根據地大部被淹。

8月上旬 國民黨軍襲擊房縣城。紅軍經三晝夜戰鬥,殲敵一部,殘敵北逃。

26日 襄棗宜根據地成立革命委員會。

中下旬 紅九師主力奉命向北出擊,17日克沙洋,21日克荊門。紅二十五團15日在楊家場殲國民黨軍一個營,並乘勢攻占潛江城。

9月 初 紅九師進入襄棗宜根據地,在鍾北與紅二十六師會合,兩師協同殲滅鍾北反動武裝一部。

△ 國民黨軍以華容東山為重點進行第三次“圍剿”,實行了空前殘酷的大屠殺,殉難民眾達萬餘人。

中旬 以紅三軍教導團為主編組紅二十五師,留鄂西北堅持鬥爭。

中下旬 紅三軍根據中共中央及中央分局指示,中旬自青峰鎮出發向洪湖根據地轉移,28日與紅九師在劉猴集會合。

本月 國民黨軍獨立第三十四旅及團防武裝圍攻湘鄂邊根據地。

10月中旬 紅三軍回到洪湖根據地。

△ 夏曦接任紅三軍政委,並決定將紅三軍縮成五個大團。

下旬 圍攻湘鄂邊根據地之國民黨軍被擊退。

本月 紅二十五團奉命恢復江南根據地。因國民黨軍兵力過大,未能完成任務。26日中共湘西臨時省委決定成立江南縣委及江南遊擊大隊。

11月 初 鄂西北獨立第二團自鄂西北返回巴興歸根據地,在巴東的甘坪、小龍一帶掃除敵據點。

上中旬 國民黨軍進入潛江、沙洋。紅三軍在後港、十回橋殲守敵兩個營,後又轉向襄北,於21日在皂市殲守敵一部。

12月下旬 湘鄂邊獨立團先後殲滅五峰、長陽等地團防。

△ 紅二十五師在上達河,全殲國民黨軍興安警備旅,俘敵旅長劉正增以下九百餘人,繳槍千餘支。

△ 紅三軍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恢復師的建制編為第七、第九兩師和一個獨立團。

本月 湘鄂西省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周老咀召開。

一九三二年

1月中下旬 中共湘西第四次代表大會於22日至30日在周老咀舉行,通過了進一步貫徹第三次“左”傾路線的各項決議。

△ 紅九師、漢川獨立團進攻皂市、龍王集、陳家河,先後殲國民黨軍第四師十二旅及第四十八師特務團等部,俘敵旅長張聯華以下近四千人。

25日 關向應由中共中央派到湘鄂西任紅三軍政委。

△ 中共鄂豫邊區代表大會開幕。當日,國民黨軍進至會議所在地附近,大會停開。

本月 鄂西北獨立第二團進攻巴東二塘埡受嚴重損失,團長黃大鵬犧牲,部隊轉往興山活動。

2月 初 湘鄂邊獨立團擊潰國民黨軍新三十四師第三旅兩個營、石門保全兩個營。

2日 中共鄂豫邊特委改組為鄂豫邊臨時省委。

上旬 原紅三軍教導團由鄂西北返回洪湖,改編為鄂西北獨立團。不久,又與紅三軍獨立團合編成立紅八師。

△ 紅九師夜襲張截港,殲國民黨獨立三十七旅一個營,並乘勝襲占潛江縣城。守敵難逃策口,被紅八師包圍。紅九師在竹根灘擊潰國民黨軍增援部隊,俘敵數百人,並協同紅八師殲滅策口之敵獨立三十七旅兩上營。

22日 中共鄂豫邊臨時省委決定省委主要力量轉自白區。

下旬 襄棗宜根據地紅二十六師改編為第一路游擊軍,地方武裝一部編組成第三路游擊軍。

3月上旬 國民黨軍集中十個團以上兵力向襄北地區進攻。6日紅三軍殲敵第一四四旅於文家墩及其附近地區,俘敵旅長韓昌俊以下二千餘人。

月底 國民黨軍集中約十五個團兵力進攻襄北地區,並以四個多旅的兵力為“進剿”部隊,攻擊紅三軍。紅三軍集中七個團迎敵,在瓦集廟、何家灣一線與敵接觸,自30日至4月5日,激戰七晝夜,紅三軍撤出戰鬥。

本月 國民黨軍圍攻鄂西北根據地,紅二十五師被迫撤出鄂西北根據地,向洪湖轉移。

4月上旬 中共鄂豫邊臨時省委改組。8日臨時省委召開執委擴大會議,討論“徹底執行國際路線”的問題,並作出相應的決議。

△ 紅二十五師在興山境內與鄂西北獨立第二團大部合編為紅三軍第四路游擊隊。游擊隊經沙洋返回洪湖後,又奉命編為鄂西北獨立團。

△ 鄂西北獨立第二團與紅二十五師合編後,中共巴興歸縣委又 集中當地武裝一百二十人編成川東遊擊隊,後因作戰失利,部隊潰散,根據地陷落。

5月下旬 國民黨集中二十個團兵力“清剿”刁汊湖地區。23日紅三軍主力向“清剿”之敵第一二三旅進攻,在張家場及其附近地區激戰至30日,後因國民黨援軍陸續趕到,遂主動撤退。是役,斃傷敵旅長於兆龍以下八百餘人,紅三軍傷亡一千五百餘人。

本月 國民黨第五十師和獨立第三十四旅共六個多團圍攻襄棗宜等根據地。

△ 在第三次“左”傾路線指導下,湘鄂西根據地開始第一次“肅反”。萬濤、周小康、孫德清、柳克明、段玉林等大批黨政軍幹部被誣害。

6月13日 國民黨川軍分四路進犯洪湖根據地,紅三軍主力急從襄北折回,13日,紅九師和警衛團於新溝咀殲敵第四師一個多旅,俘敵三千餘人。紅七師在浩子口殲敵第九旅一部。

15日 襄棗宜根據地第一、第三路游擊軍在反“圍剿”中受嚴重損失,餘部轉至鍾祥地區活動。

本月 國民黨川軍和團防共三千餘人圍攻湘鄂邊根據地,鶴峰、燕子坪等地相繼陷落。

7月下旬 15日,國民黨軍開始向洪湖根據地進行第四次大規模“圍剿”,至月底,先後占領襄北及潛江縣城。紅三軍退返襄南。

8月上旬 紅三軍一部在荊門東南沈家集、范家集一帶與國民黨川軍郭勛部激戰,後因敵援兵趕到,紅軍主力撤至熊口、蓮花寺一線。敵追至浩子口、周家磯一線。

13日 紅七、紅八兩師進攻沙市。紅八師攻占草市,殲敵八百餘人;紅七師進攻沙市市區,因敵援兵趕到,再戰不利,遂撤出戰鬥,退回熊口。

下旬 襄北及潛江之敵,進攻洪湖根據地中心區域。夏曦決定以紅七師及警衛師一個團擔任內線防禦作戰,紅三軍主力及警衛師一個團轉到敵側後牽制敵人。

△ 紅三軍主力轉至荊門境內,與追擊的川軍八個團進行戰鬥,消滅其中一部,並組建荊當遠獨立團。

31日 國民黨軍連續突破紅七師的新溝咀、周老咀陣地,紅七師受到嚴重損失。

本月 湘鄂邊獨立團在國民黨軍圍攻下,堅持鬥爭近月,後被迫轉向洪湖根據地,湘鄂根據地陷落。

9月上旬 紅三主力轉至襄北地區。

上中旬 洪湖根據地中心地區陷落,紅七師突圍到達江陵地區,後轉到襄北,與紅三軍主力會合。

中旬 湘鄂邊獨立團渡江到達江陵地區,與洪湖地方武裝一部合編成獨立師。

10月上旬 獨立師在國民黨壓迫下向襄北突圍,途中受阻,師政委盧冬生率領一部轉入荊當遠地區。後與荊當遠獨立團會合,荊當遠獨立團編入獨立師。

△ 湘鄂西根據地第二次“肅反”開始,唐赤英、王一鳴等被誣害。

下旬 湘鄂西中央分局在王店開會決定紅三軍轉向湘鄂邊地區。‘

11月上旬 紅三軍經豫南、陝南進入川鄂邊境,途經豫南苗店、郝砦一帶時,與追堵之國民黨軍作戰,損失很大。

本月 洞庭特區周圍國民黨軍大舉“清湖”,特區地方武裝嚴重損失。

12月下旬 紅三軍21日攻占巴東縣城,30日攻占鶴峰。

一九三三年

1月 初 湘鄂湘中央分局在毛壩舉行會議,決定恢復湘鄂邊根據地,首先進攻桑植。

中旬 在第三次“左”傾 路線指導下,夏曦決定在紅三軍中進行清黨(重新審查、登記黨員)。

中下旬 紅三軍13日攻占桑植縣城,20日向國民黨軍新三十四師周燮卿旅進攻,激戰未果。26日周旅竭力反擊,28日紅三軍被迫退出桑植。

下旬 湘鄂西中央分局再次在毛壩舉行會議,夏曦提議解散黨團組織和創造新紅軍,因遭與會人員反對,未能作出決定。

△盧冬生率領之獨立師一部於21日攻占興山城,後得得悉紅三軍已抵湘鄂邊,即向桑植鶴峰地區轉移。2月初在鶴峰的走馬坪與紅三軍會合。

2月上旬 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走馬坪開會,決定發展鶴峰周圍根據地,並將紅三軍編為紅七、紅九師,獨立師編為紅三軍教導團。

3月24日 湘鄂西中央分局在金果坪召開會議,決定解散紅三軍和地方的各級黨團組織及省蘇維埃。

本月 湘鄂西根據地第三次“肅反”開始,段德昌等被誣害。

6月 湘鄂西根據地第四次錯誤的肅反開始,宋盤銘等被誣害。

7月中下旬 國民黨軍五個旅又五個團向以鶴峰為中心的根據地發動圍攻,麻水、鄔陽關、金果坪、官店口先後失守。24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燒巴岩開會,決定開闢新根據地,赤化宣恩全縣,組織來鳳、龍山、鹹豐、利川一帶農民武裝,並鞏固現有根據地。紅三軍軍部率第九師轉到宣恩、利川、鹹豐一帶活動,紅七師在鶴峰根據地活動。

8月 紅七師在五里坪殲滅國民黨軍一個營,並襲占五峯縣城。25日襲擊松滋磨盤洲之國民黨軍,27日又進攻西齋,因作戰失利,部隊撤返鶴峰游擊。

12月上旬 紅七、紅九兩師在鶴峰石灰窯會合。

19日 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大村開會,決定創造湘鄂川黔根據地,放棄恢復湘鄂邊的計畫。

下旬 紅三軍22日攻克四川(今屬重慶)黔江縣城。一周后,國民黨軍組織反撲,紅三軍轉至鹹豐活龍坪一帶。

本月 熊貢卿受蔣介石委派到紅三軍勸降。1934年1月被紅三軍處決。

一九三四年

1月3日 紅三軍襲占利川城,後於18日轉往龍山縣境。

3月 紅三軍在龍山、永順、桑植、大庸、慈利等地進行游擊活動。

4月上旬 湘鄂邊境之國民黨軍聯合向紅三軍進攻,紅軍被迫轉至鄂川邊之黔江、酉陽、秀山、利川一帶。

△紅三軍傷病人員在鹹豐活龍坪一帶組織的游擊隊改編為鄂川邊獨立團。

中旬 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十字路開會,決定發展鄂川邊區蘇維埃活動,把鄂川邊游擊區域擴大到利川、石柱、黔江、鹹豐、宣恩等縣。

5月中旬 紅三軍9日襲占彭水縣城,14日進入貴州境內。

6月1日 紅三軍占領沿河縣城。

19日 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沿河楓香溪開會,決定創建黔東根據地。

△紅三軍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布置整頓部隊,重建黨、團組織,恢復政治機關及開闢根據地的工作。

7月21日 中共中央的交通員到達沿河,送來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決議和關於停止“肅反”的指示。

21—22日 黔東特區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沿河鉛廠壩召開,組成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

8月上旬 湘鄂西中央分局召開會議,討論貫徹五中全會決議及中央關於停止“肅反”的指示,並作出《湘鄂西中央分局接受中央五中全會決議和指示的決議》,停止了“肅反”。會議於8月1日開始,4日結束。

9月 新發展起來的黔東各獨立團大部和黔東縱隊合編,組成黔東獨立師。

10月中下旬 紅三軍迎接從湘鄂贛根據地遠徵到達黔東的紅六軍團,兩支紅軍勝利會師。

紅十八師

11月19日為突圍日期。留守根據地。牽制敵軍的任務交給紅六軍團所屬之十八師。賀龍在給紅十八師布置任務時說:“這回你們要更辛苦一些,你們要從龍山一帶,往長江邊上打它一傢伙,向北佯攻敵人,把敵人吸引過去掩護主力南下”。王震深情給生死之交的老戰友張振坤叮囑道:“即使十八師被敵人打垮了,你們也應當想辦法,就是化裝成工人、農民也要追趕主力。”

“紅十八師是來自中央蘇區的一支老部隊,素以能攻善守著稱。農民出生的師長兼政委張振坤,在多年的軍事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是紅六軍團的“游擊專家”。師參謀長劉風、政治部主任李信也是征戰多年的年輕將領,供給部長羅政坤是多年搞給養的能手。為了便於與主力通訊聯絡,專為十八師撥五瓦電台一部,並成立了電台通訊隊,由黎東漢任隊長。該師轄兩團,五十三團團長劉風(兼),政委余立金,副團長兼參謀長蘇鰲;五十二團團長樊孝竹,政委劉誠達,參謀長魏成德,再加上師直機關幹部,野戰醫院工作人員及蘇區地方幹部,全師約三千餘人。

1935年11月16日,紅十八師由桑植返回龍山縣的茨岩塘後,兵分兩路,主動出擊,以聲東擊西的戰術迷惑,牽制敵人,迫使敵三十四師張萬信部和敵陳渠珍部不知虛實,疲於應付,從而拖住了敵人,有力地配合了紅二、六軍團主力19日的突圍轉移。當紅軍主力突圍後,紅十八師仍然轉戰在湘鄂川黔蘇區的腹地,這就給敵人造成一個錯覺,認為紅軍主力很快會回到蘇區來,因而除少數敵軍隨紅軍主力追擊外,絕大部分敵軍仍在根據地周圍同紅十八師作戰。這就為紅軍主力勝利突破敵人封鎖線,順利地實行戰略轉移,製造了有利條件,當然紅十八師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部隊減員到一千餘人。”

“1935年12月22日,紅十八師遵照賀龍、任弼時、關向應“你們已完成牽制敵人的任務,應相機甩開敵人與主力會合”的電令。來到酉陽與來鳳交界的興隆坳。得知蔣介石親自電令一個師的兵力埋伏於酉陽,坐等紅十八師入網的情報,於是乘敵不備,調頭南下,強渡酉水,於23日占領了川鄂湘三省交界的百福司、學堂堡及酉水沿岸。”經過一路轉戰,“1936年1月3日,電台隊長黎東漢用苧麻綁綁紮扎修好了滑坡時甩壞的電台與紅二六軍團總部取得了聯繫。賀龍、任弼時、肖克、王震命令他們甩掉敵人,速往貴州的江口歸隊。”

“紅十八師為了避開敵人,繞開酉陽縣城與龍潭鎮,突破蔣介石親自電令劉湘在酉陽埋伏的一個師的最後防線,途經酉陽境內的甘溪、高莊、楠木菁、菊花壩、三岔壩、雙橋、金家壩、馬蝗井、麻糖溪到達南腰界進行短暫的休整。在堅持根據地鬥爭的游擊隊幫助下,籌備了物資後,於7日進入貴州的甘龍口,然後經石樑、烏羅司、木黃、德旺、茶寨。,肖克、王震、張子意、吳德峰走出十餘里,把英雄的紅十八師接到貴州的江口縣城與主力會合。之後,紅二、六軍團召開師以上的幹部會議,歡迎紅十八師勝利返回歸隊,根據紅十八師減員的情況,把剩下的600多人縮編為一個團,歸還六軍團建制,踏上了長征的征途。

後來,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有這樣的記載:“這支人數不過3000餘眾的紅十八師,在國民黨30萬大軍“圍剿”湘鄂黔革命根據地的危急時刻,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巨大犧牲牽制了十倍於己的敵人,勝利完成掩護紅二、六軍團突圍轉移的任務。為此,該師2000多名優秀的指戰員血灑疆場,壯烈犧牲。”

與1·7萬人的紅二、六軍團主力比起來,3000人的紅十八師是個吸引敵人的側翼部隊。但是他們勝利完成了吸引敵人主力,堅持根據地鬥爭的任務,歷經轉戰,浴血拚殺,最終與軍團在江口會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