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二世明十二因緣

【約二世明十二因緣】佛學辭彙
四教儀云:‘次明二世十二因緣者,出大集經,佛為求辟支佛人說也。’此十二因緣,現在有十,未來有二。
一、現在十者:
一、無明 大集經云:‘何為觀於無明?先觀中陰,於父母所生貪愛心,愛因緣故。四大和合,精血二,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羅邏。是歌羅邏,愛有三事:一命、二識、三暖。過去世中業緣感果,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無明。歌羅邏時,氣息入出,有三種道。所謂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息入出者,名為壽命。是名風道,不臭不爛。是名為暖,是中心意。名之為識。’
二、行 復觀三受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云何為觀?隨於念心,觀息出入。觀於內身,皮膚肌肉筋骨髓腦,如空中雲。是身內風,亦復如是。有風能上,有風能下,有風能滿,有風能燋,有風增長。是故息之出入,名為身行。以出入息,從覺觀生,故名意行。和合出聲,名行也。
三、識 三行因緣,則有識生,故名為識。
四、名色 著識因緣,則有四陰及以色陰,故名名色。
五、六入 五陰因緣,識行六處,故名六入。
六、觸 眼色相對,故名為觸。乃至意法,皆亦如是。
七、受 觸因緣故,念色至法,名之為受。
八、愛 貪著於色,乃至於法,名之為愛。
九、取 愛因緣故,四方求覓,名之為取。
十、有 取因緣故,受於後身,故名為有。
二、此下二因緣屬未來也:
十一、生 有因緣故有生,是名為生。
十二、老死 生因緣故,則老死種種諸苦。
若聞此因緣,發真無漏,亦名因緣覺也。
出自[佛學次第統編 - 明·楊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