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大師伊文思研究

紀錄電影大師伊文思研究, 是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第19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1月1日第1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 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第19輯 平裝: 473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545801859, 7545801857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紀錄電影大師伊文思研究》是中國第一部關於伊文思研究的專著,作者不僅對伊文思一生的電影創作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闡述,探討了伊文思作為開創紀錄電影這一樣式的先驅者以及先鋒電影派的領軍人物對電影藝術的貢獻,而且尤其重點突出了自己對於《愚公移山》的理解。伊文思這個被稱為“飛翔的荷蘭人”,一生都與中國結下了不解“情”緣。他以電影《愚公移山》記錄了那個年代中國的現實,在整個的拍攝過程中,伊文思始終忠於自己的感受,並盡一切努力來保持拍攝的獨立性。《紀錄電影大師伊文思研究》資料詳實,語言樸實簡約,引領我們走近大師伊文思的世界。

編輯推薦

《紀錄電影大師伊文思研究》:
上海市學術著作出版基金

作者簡介

聶欣如,男,1953年生。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北京電影學院、德國科隆媒介藝術學院等學校學習,並獲視聽媒介碩士學位,現為電影學研究專家。曾參與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卡通片的編劇、導演、剪輯製作等工作,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論研究的對象主要包括電影、紀錄片、卡通片。著有《類型電影》、《動畫剪輯》、《動畫概論》等,發表有論文,譯文等50餘篇。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伊文思的早期影片和美學思想
第一章 關於《橋》和《雨》——先鋒派電影語言探索的邊緣:戲劇性的敘事和詩意
第二章 伊文思早期的“半紀錄片”和弗拉哈迪的影響——以《英雄之歌》《博里納奇礦區》《西班牙土地》為例
第三章 伊文思和格里爾遜紀錄電影美學思想比較——20世紀30年代的紀錄電影觀念
第二部分 關於《愚公移山》
第四章 關於《大慶油田》
第五章 關於《上海電機廠》
第六章 關於《上海三醫藥商店》
第七章 關於《上海印象》
第八章 關於《一個婦女,一個家庭》
第九章 關於《漁村》
第十章 關於《京劇改革》
第十一章 關於《球的故事》
第三部分 《風的故事》及其形式問題
第十二章 關於《風的故事》
第十三章 伊文思和“新紀錄電影”
第四部分 附錄(譯文)
運動之歌——伊文思的第一部電影以及先鋒派電影之圈
高科技的先鋒派:《菲利浦收音機》
尤里斯·伊文思和他的忠誠紀錄片遺產
談紀錄片和始於現代主義的轉變
《塞納河畔》和五十年代法國紀錄電影
愚公移山
須臾不離的終極目標:共產主義
伊文思大事年表
伊文思片目
引注書目

序言

伊文思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紀錄電影導演,屬於開創紀錄電影這一電影樣式的早期先驅者之一。1898年,伊文思生於荷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移居法國,1989卒於巴黎。伊文思一生在世界各地拍攝紀錄電影,有“飛翔的荷蘭人”的美譽。同時,也因為他的紀錄片大多表現了無產階級和第三世界人民反抗壓迫和侵略的鬥爭及其生活,表現了他對於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從而也使他成了紀錄電影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
我之所以將伊文思作為我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因為伊文思同中國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他不單是開創新中國新聞紀錄電影事業的功臣之一,他在中國拍攝的紀錄片同時也成為最珍貴的有關人民大眾日常生活的資料。這些日常的生活往往被史學家們所忽視,同時又隨著時代的變遷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我留學歐洲的20世紀90年代,深感一般西方人很少對中國有什麼興趣,如果有,往往也只是出於好奇,許多人還懷著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使得作為中國人一員的我感到很不舒服。而伊文思卻是一個罕見的例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