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湯溝

米湯溝

米湯溝、三門峽大壩、米湯溝大橋相互呼應,不失為當地重要的一大景觀。 走到溝里,一不小心,罐子被路邊的棗刺掛住了,身子一晃,米湯全灑到溝里了。 從此,這條溝的山坡都變得像紅豆一樣紅,每逢下雨,到處都是稠糊糊的紅水,人們稱之為“米湯溝”。

米湯溝 米湯溝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三門鎮三門村東約20公里,三門峽水庫北岸,與河南省三門峽市隔河相望,米湯溝前面即為萬里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大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米湯溝大橋橫溝而過,是連線平陸縣城和平陸縣東部山區的重要通道。 米湯溝、三門峽大壩、米湯溝大橋相互呼應,不失為當地重要的一大景觀。
米湯溝因溝里、兩岸皆為紅色土壤,下雨流水為紅色酷似米湯而得名。
米湯溝的傳說
相傳大禹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當他把三門峽的河道疏通後,看到南北兩岸百姓來往不便,就決定在這裡造一座橋。他因忙於造橋,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大禹家就在北岸山上,娘娘心疼他,就天天不辭勞苦送飯到河邊。一天,成群的屎殼郎正在推屎蛋蛋,忽然一陣大風把屎蛋蛋吹落到河邊的大鼓上,發出振聾發聵的巨響。大禹聽見鼓響,以為家有急事,急忙就往山上跑。同時,娘娘也聽到鼓響,感到十分驚奇,以為大禹餓急了在催送飯,便急忙將紅豆米湯裝進瓦罐里向山下跑去。走到溝里,一不小心,罐子被路邊的棗刺掛住了,身子一晃,米湯全灑到溝里了。娘娘很是生氣地捋了捋棗刺,棗刺都變成直的了。大禹跑到溝里,碰到娘娘來送飯。娘娘沒好氣地說:“你是治水的,怎么還要造橋,你看飯也灑了,罐也打了,還是給我回去吃飯吧。造橋不是你乾的,我看你造不成!”結果,大禹的橋怎么也造不起來了,在三門峽谷里只留下三個橋腿。這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人門島”、“神門島”和“鬼門島”。從此,這條溝的山坡都變得像紅豆一樣紅,每逢下雨,到處都是稠糊糊的紅水,人們稱之為“米湯溝”。米湯溝里的棗刺也就再也沒有帶鉤的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