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福爾曼

米洛斯.福爾曼

米洛斯·福爾曼 Milos Forman, 男,生於1932年2月18日,Cáslav, Czechoslovakia ,是自捷克新浪潮中誕生的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導演。

米洛斯.福爾曼米洛斯.福爾曼

簡介

米洛斯·福爾曼 Milos Forman
男,生於1932年2月18日,Cáslav, Czechoslovakia 【now Czech Republic】
星座:水瓶座

其他譯名:米洛斯·福曼

小傳:

米洛斯.福爾曼是自捷克新浪潮中誕生的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導演。在納粹占領時期淪為孤兒的他由他那些叔叔們撫養長大,直到他考進FAMU電影學員編劇系(因其得到戲劇系的錄取)。1957年畢業後,他在捷克電影界摸爬滾打了多年,直到他的處女作《競賽》(Konkurs)和《如果沒有音樂》(Kdyby ty muziky nebyly)以《競賽》的名號上映才打破沉寂。福爾曼與眾不同的風格-混雜著黑色幽默和日常生活的艱辛審視-從初期便露出了鋒芒。這些簽名式的風格在他的第一部真實電影式的,諷刺階級鬥爭並用實景和非職業演員拍攝的長片《黑彼得》(Cerny Petr, 1963)中得以盡顯。《黑彼得》贏得了當年捷克電影評論協會獎,而接下來在196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金髮女郎之戀》(Lasky jedne plavovlasky, 1965)則迎來了國際性的讚譽。作為一個對於孤獨和欲望的喜憂參半的行為學研究文本,《金髮女郎之戀》不久便被公認為捷克新浪潮的範本,並因其那種乍看獨特然對社會具普遍代表性的人物生活的親切而細緻地描述得到了世界範圍的擁戴。福爾曼接下來的一部電影是政治傾向明顯的《消防員的舞會》(Hori, ma panenko!, 1967),其不加掩飾的對於捷克當局的諷刺使其被總統諾沃特尼臨時禁映。 《消防員的舞會》作為福爾曼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後一部作品亦贏得了奧斯卡的提名。1968年俄國坦克開進布拉格後他被迫離開捷克斯洛伐克前往美國,至今生活於彼,並拍攝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起程》、《飛躍瘋人院》、《爵士年代》、《安魂曲》以及《月亮上的男人》。
導演米洛斯.福爾曼曾憑《飛越瘋人院》《莫扎特》兩獲奧斯卡獎。

作為導演編劇作品按年代排列如下:

2006年 Milos Forman 戈雅之靈 Goya's Ghosts (導演)(編劇)
1999年 月亮上的男人 Man on the Moon (導演)
1996年 性書大亨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 (導演)
1989年 最毒婦人心 Valmont (導演)(編劇)
1984年 莫扎特傳 Amadeus (導演)
1981年 拉格泰姆舞曲 Ragtime (導演)
1979年 毛髮 Hair (導演)
1975年 Mâle du siècle, Le (編劇)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導演)
1971年 起程 Taking Off (導演) (編劇)
I Miss Sonia Henie (導演)
1967年 消防員舞會 Horí, má panenko (導演)(編劇)
1965年 金髮女郎之戀 Lasky jedne plavovlasky (導演) (編劇)
1964年 黑彼得 Cerny Petr (導演)(編劇)

不作為導演編劇的主要作品如下;

2005年 遊牧部落 Nomad (製作人)
2004年 告訴他們你是誰 Tell Them Who You Are (演員)
2003年 A Decade Under the Influence (演員)
電影之光:卓別林的藝界人生 Charlie: The Life and Art of Charles Chaplin (演員)
2000年 男人愛美神 Keeping the Faith (演員)
1997年 坎城的400座豐碑 Cannes... les 400 coups (演員)
《飛躍瘋人院》製作特輯 The Making of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演員)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演員)
1986年 心火 Heartburn (演員)
1985年 The 57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演員)
1982年 Before the Nickelodeon: The Cinema of Edwin S. Porter (演員)
1976年 The 48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演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