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達

篳達

篳達,是黎族單簧氣鳴樂器,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漢族稱其為雙管或黎族排簫。流行於海南省東方縣黎族支系黎、美孚黎聚居地區和海南省專業藝術團體民族樂隊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篳達篳達
由兩支黎族民間樂器——篳並排綁紮而成,管身的長短和粗細完全相同。管身青竹製作,管長25厘米~30厘米,管首留有竹節封閉,中間通透,下端敞口。將管首節下削薄,並在管壁上刻出竹製簧片,簧片長2厘米、寬0.3厘米,簧根與竹節相連,簧舌朝下,管身 正面開有二至四個音孔,多為四孔(圖)。兩管的孔距和簧片位置均相同,上下兩端分別 用細線綁紮固定。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有黎族篳達一件,管身竹製,全長27厘米 。演奏時,口含兩管簧片,手指同按兩管音孔。四孔篳達的筒音為e1,一至四孔的音列為 :g1、a1、b1、#c2,音域較窄。音量較大,音色奔放,但較利列柔美、深沉。 往往由於兩管的音高稍有差異,形成一種獨特的音響效果,頗富山野風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