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令

節令

1、節氣時令;某個節氣的氣候和物候。元吳弘道《鬥鵪鶉》套曲:“寒來暑往,兔走烏飛,節令相催。”清昭槤《嘯亭續錄·大戲節戲》:“乾隆初,純皇帝以海內昇平,命張文敏制諸院本進呈,以備樂部演習,凡各節令皆奏演。”杜鵬程《保衛延安》《保衛延安》第五章:“按節令說,現在剛立秋,可是長城邊的夜裡,風沙滾滾,天氣冷得怕人。”[1] 2、蟬的別稱。蟬的別名節令”,魯東南一般叫節令。幼蟲又叫“節令龜”。

基本信息

詞語概念

【詞目】節令

【拼音】jié lìng
【基本解釋】[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phenomena of a season] 某個節氣的氣候和物候
【示例】節令不等人。
【詳細解釋】
吳弘道《鬥鵪鶉》套曲:“寒來暑往,兔走烏飛,節令相催。” 清 昭槤《嘯亭續錄·大戲節戲》:“乾隆初,純皇帝以海內昇平,命張文敏制諸院本進呈,以備樂部演習,凡各節令皆奏演。” 杜鵬程保衛延安》節令 :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按節令說,現在剛立秋,可是長城邊的夜裡,風沙滾滾,天氣冷得怕人。”

基本含義

節令美食
正月立春: "立"是開始的意思,表示萬物復甦的春天又開始了,天氣將回暖,萬物將更新,是農事活動開始的標誌。立春是公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驚蟄: 春雷開始轟鳴,驚醒了蟄伏在泥土裡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過冬的蟲卵快要孵化了,這個節氣表示春意漸濃,氣溫升高。驚蟄是公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這個節氣表示氣溫已變暖,草木萌動,自然界出現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是公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這個節氣表示夏季開始,炎熱的天氣將要來臨,農事活動已進入夏季繁忙季節了。立夏是公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種: "芒"是指殼實尖端的細毛,在北方是割麥種稻的時候,也是耕種最忙的時節,芒種是公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這個節氣表示已進入暑天,炎熱逼人,小暑是公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這個節氣表示炎熱的夏季將過,天高氣爽的秋天開始。立秋是公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這個節氣表示天氣更涼,空氣中的水氣夜晚常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白露是公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這個節氣表示冬季的開始,預示氣候的寒涼程度將逐漸加劇,寒露是公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這個節氣表示清爽的秋天將過,寒冷的冬天開始,立冬是公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這個節氣表示降雪來得較大,大寒是公曆的12月27日到28日。
十二月小寒: 這個節氣表示開始進入冬季最寒冷的季節,會有霜凍,小寒是公曆的1月5日或6日。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立冬:冬季的開始。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按節令說,現在剛立秋,可是長城邊的夜裡,風沙滾滾,天氣冷得怕人。”

古詩

元宵節湯圓
元宵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七夕節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重陽節
細雨成陰近夕陽,湖邊飛閣照寒塘.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
春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口訣

古人將24個節氣用音韻組成4句口訣,以便記憶。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民族節令

歲時節令舞蹈
苗年:苗族人民於10月2日過苗年,又稱“飽冬節”。此節始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為紀念“乾嘉”起義中被朝廷殺害的英雄吳八月等人,定這一天為紀念日。這一天,殺豬宰羊,打糯米粑等,舉行祭祀,熱鬧非凡,如同春節。在麻陽最為講究,尤以隆家堡、江口墟、郭公坪、綠溪口、石羊哨、大橋江、岩門等鄉為最。
過冬(侗年):侗族每年十月二十六至十一月初八,各個姓氏分別“過冬”,互相宴請,此日設家祭,祭時用一擔籮筐裝衣服鼎鍋之類,放於祭桌前,表示不忘祖宗遷徙之勞,開山造田之艱辛。大部分侗族(含廣西貴州)都集中在這段時間過節,而遠離侗鄉的同胞則無統一聚會節日。1984年11月,在貴陽舉行的侗史討論會上議定,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一為侗族統一節日,稱侗年。
土地會:二月二日,為土地菩薩生日,侗族人民有邀“土地會”之俗。由許多人湊錢作本,推一人為首,買辦香燭火錢,酒肉、豆腐等,在土地廟前祭奉,祭畢大家團坐暢飲。
三月三:侗族對歌,侗語稱“元歌節”或“趕坳節”,又叫“玩山節”,北侗地區在這天,舉族歡度,男女老少,打扮一新,聚集歌場。村寨之間,互相走訪雙方鳴炮、互贈禮品;老人訪親會友,傳古頌今;青年男女結伴相攜,彼此對歌,尋覓伴侶。
六月六:為曝曬衣物、譜書、書畫之日,有些地方,在這天要對未入族譜的小孩或娶入的媳婦等進行登記入譜。
做禾花會:農曆七月,稻穗揚花,做父母的要湊錢米為幼小兒女祈福消災,解關煞,故名禾花會。
十月頭:農曆十月初一,瑤民叫“十月頭”節,是瑤族同胞祭高坡大王的日子,這天,家家戶戶,打糍粑敬奉,高坡大王是懲惡從善、打富濟貧的英雄,又是神槍手,凡打獵或打土匪,事先都要向高坡大王問吉凶,求高坡大王發陰兵助戰。
盤王節:農曆十月十六日為盤王節。這天是瑤族先民被逼南遷、過洞庭湖遇上大風大浪的日子。這一天,人們備酒肉、香錢等,祭奠盤王。聚居在辰、漵、懷三縣的瑤民,往往舉行盛大活動。

蟬的別稱

蟬的別名節令”,魯東南一般叫節令。幼蟲又叫“節令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