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大獎背景

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由南方都市報主辦,廣東電台音樂之聲香港新城娛樂台、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廣東流行音樂學會協辦,廣州電視台承辦,強調公開、公正、透明的評選標準,邀請內地以及港台地區權威人士來擔任評審工作,,以“回歸音樂本質”為核心,“獨立、豁達、開放、人文”為宗旨,“超越流行”為主題,聯合等全國近百家媒體,廣邀請兩岸四地知名音樂人、樂評人、媒體人和業界人士參與選出的一個專業性大獎。第一屆於2001年舉行。作為國內首家按照格萊美模式設定的音樂獎,歷屆傳媒大獎均有設定搖滾、電子、民謠、嘻哈、爵士等專業細分獎項,而以音樂類型及行業特徵來細分獎項的方式也是傳媒獎有別於其它音樂頒獎的一大特色。作為引導當下華語音樂潮流的一個最前衛的指標,“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多年來也在業界和傳媒獲得了良好的口碑,被譽為“真正公正的獎”“最有可能負起(公信力)重任的頒獎禮”

評審名單

評審團主席:高曉松 著名音樂人、導演、製作人、詞曲創作者
周國豐 香港電台國語台副台長,DJ、電視節目主持人、“十大中文金曲”製作總監
趙家駒 資深音樂人、恨情歌樂團團長、台灣音樂文化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
林健華 香港著名音樂製作人,為張學友陳奕迅、古巨基莫文蔚等作曲無數
科爾沁夫 知名獨立樂評人、詞曲作家
邱大立 撰稿人、資深獨立樂評人
李皖資 深樂評人、第二至四屆評審團主席、長江日報報業集團編委
陳靈偉 深圳鳳凰廣播創意製作總監,資深DJ
彭力 廣州知名DJ,嶺南最長壽之電台音樂節目《一時一樣》主持
黃銳海 南方都市報音樂記者,資深媒體人
郵差大獎評審召集人、樂評人、天涯音評會創始人、華語系列傳媒大獎暨廣場音樂節策劃人、先鋒光芒影展主理人
田中小百合澳 門樂評人,天涯音評會、3C Music、Bitetone音樂雜誌編委、主筆
彭俊明 21CN音樂主編
阿落 《當代歌壇》副主編
劉洋 深圳音樂廣播資深DJ、《鵬城歌飛揚》高級主管
冬青 樂評人、我友音樂前主編
紫微 雲南音樂台DJ、昆明五百里城市音樂節舞台總監

大獎提名

如下表:

年度國語專輯

黃韻玲《永恆·承諾》、林憶蓮《蓋亞》、盧凱彤《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萬芳《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張懸《神的遊戲》

年度國語歌曲

黃韻玲《女朋友男朋友》、李泉《天才與塵埃》、林憶蓮《無言歌》、曲婉婷《我的歌聲里》、張懸《玫瑰色的你》

最佳國語男歌手

曹格《好萊塢的動物園》、李泉《天才與塵埃》、林宥嘉《大小說家》、韋禮安《有人在等》、趙傳《音樂武俠》

最佳國語女歌手

黃韻玲《永恆·承諾》、林憶蓮《蓋亞》、萬芳《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徐佳瑩《理想人生》、張懸《神的遊戲》

最佳國語男新人

卜軍《著魔》、曹秦《繁星未泯》、誒姆《雪,融》、柳重言《柳重言唱作抒情專輯》、汪東城《你在等什麼》

最佳國語女新人

艾怡良《如果你愛我》、白安《麥田捕手》、葛仲珊《Knock Out 葛屁》、家家《忘不記》、曲婉婷《我的歌聲里》

最佳新樂隊/組合

Hush!《X》、Mr.Graceless《The Tree Ever Green》、吹萬《白夜》、馬賽克《馬賽克》、戲班《就是這個調調》

最佳樂隊

MATZKA《089》、RubberBand《Easy》、玩具船長《大島小島,鹹鹹就好》、五條人《一些風景》、戲班《就是這個調調》

最佳組合

C AllStar《2012 To Begin From The End》、來吧!焙焙!《真實的印象》、棉花糖《不被了解的怪人》、牛奶咖啡《你不能愛我》、新寶島康樂隊《第狗張》

最佳搖滾藝人

吹萬《白夜》、刺蝟《Sun Fun Gun》、恭碩良《Playback Is A Bitch》、五條人《一些風景》、張懸《神的遊戲》

最佳電子藝人

WHITE+《WHITE+》、李雨寰《我可是天使》、女孩與機器人《平行宇宙》、尚雯婕《最後的讚歌》《The Doom Remix》、閻韋伶X世外桃源《浮光掠影》

最佳民謠藝人

陳建年《山有多高-電影概念音樂篇》、玩具船長《大島小島,鹹鹹就好》、吳俊德《七月的天空》、五條人《一些風景》、張瑋瑋/郭龍《白銀飯店》

最佳爵士/藍調藝人

曹格《Gary Chaw Project Sensation 1 Jazz》、浪蕩紳士《天藍色》、羅寧《未知的旅行》、絲竹空爵士樂團《鏇轉》、台北爵士大樂團《Knives Out》

最佳嘻哈/說唱藝人

MC HotDog《貧民百萬歌星》、陳冠希/廚房仔/MC仁《三角度》、拷秋勤《發生了什麼事?》、小老虎《Juliana》、汁橙音樂《Orange City》

最佳民族音樂藝人

陳明章《花漾》、達卡鬧《斜坡》、五條人《一些風景》、戲班《就是這個調調》、新寶島康樂隊《第狗張》

最佳R&B/Soul藝人

艾怡良《如果你愛我》、曹格《好萊塢的動物園》、陳奐仁《他是陳奐仁》、方大同《回到未來》、林奕匡《Phil Lam》

最佳舞曲藝人

MIC男團《色.COLOR》、蔡依林《MUSE》 大嘴巴《流感》、羅志祥《有我在》、蕭亞軒《Super Girl 愛無畏新歌+精選》

最佳器樂專輯

陳建年《山有多高-電影概念音樂篇》、吹萬《白夜》、竇唯&不一樣《笛音夏扇》、羅寧《未知的旅行》、惘聞《0.7》

最佳影視原聲專輯

陳建年《山有多高-電影概念音樂篇》、陳明章《花漾》、鍾興民《女朋友·男朋友電影原聲帶》、陳偉倫《陳偉倫作品集4:最後的晚餐(《邊境風雲》電影原聲)》、左小祖咒《最愛電影原聲》

最佳合輯

群星《摩登天空7》、群星《有土詩有才2 - 通往幸福的那條路》、群星《ReImagine - Leslie Cheung》、群星《美麗心民謠走江湖》、左小祖咒&群星《左小祖咒去奶子房》

最佳專輯設計

RubberBand《Easy》(設計:Mo Chan @ 五代十國)、黃鶯鶯《搖籃曲》(設計:黃思維)、拷秋勤《發生了什麼事?》(設計:蕭青陽工作室、耀霆、烏正、李宗翰)、五條人《一些風景》(設計:區區500元先生、林永波)、戲班《就是這個調調》(設計:子涵、善祥)

最佳企劃創意

曹方《淺彩虹》內地首張APP唱片、達明一派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黃偉文作品展“Concert YY”及《Y100》精選集等相關周邊、拷秋勤《發生了什麼事?》全球首創AR擴增實境包裝專輯、群星《ReImagine - Leslie Cheung》合輯及《浮想聯翩張國榮》演唱會

年度藝人

達明一派、黃偉文、黃耀明、林憶蓮、曲婉婷

年度粵語專輯

藍奕邦《好風光》、林二汶《林二汶Eman Lam》、RubberBand《Easy》、楊千嬅《火鳥》、周國賢《Live A Life》

年度粵語歌曲

陳奕迅《重口味》、林憶蓮《枯榮》、麥浚龍/關淑怡《鎖骨》、RubberBand《睜開眼》、王菀之《留白》

最佳粵語男歌手

陳奕迅《...3mm》、藍奕邦《好風光》、林一峰《愛鄖書》《家課(新曲+精選)》、譚詠麟《一點光Shine A Light》、周國賢《Live A Life》

最佳粵語女歌手

李幸倪《Gin Lee》、林二汶《林二汶Eman Lam》、薛凱琪《Filicious》、楊千嬅《火鳥》、泳兒《接近天空的地方》

最佳粵語男新人

馮允謙《今天開始》、胡鴻鈞《雙飛》、林德信《Alex Lam 林德信》、莊冬昕《KABOOM》

最佳粵語女新人

陳法拉《美麗人生》、陳僖儀《Crazy Love》《Let Me Find Love》、龍小菌《誰可聽我唱歌》、蘇妙玲《一刻》

最佳作詞人

黃偉文(劉浩龍《髒話阿七》)、焦安溥(張懸《玫瑰色的你》)、喬星(林憶蓮《枯榮》)、RubberBand/Tim Lui(Rubberband《睜開眼》)、張孟晚(張信哲《三十好幾》)

最佳作曲人

常石磊(王菀之《留白》)、荒井壯一郎(林二汶《北京道落雪了》)、焦安溥(張懸《玫瑰色的你》)、曲婉婷(曲婉婷《我的歌聲里》)、徐佳瑩(徐佳瑩《不難》)

最佳編曲人

常石磊(林憶蓮《Stay》)、常石磊(林憶蓮《無言歌》)、黃韻玲/鍾興民(黃韻玲《冰島》)、五條人(五條人《一些風景》)、戲班(戲班《醉死夢生的鬼》)

最佳製作人

李泉/王繼康(李泉《天才與塵埃》)、李壽全/焦安溥(張懸《神的遊戲》)、林憶蓮/常石磊(林憶蓮《蓋亞》)、于逸堯/荒井壯一郎/林二汶(林二汶《林二汶Eman Lam》)、鍾興民/黃韻玲(黃韻玲《永恆·承諾》)

最佳錄音

李智偉/David Sum/Tomas Chen/Tsam Chan/陳澤忠(林憶蓮《蓋亞》)、Tomas Lo/于逸堯/Simon Li/Sheta Chow(林二汶《林二汶Eman Lam》)、李振權Jim Lee/白金錄音室(張靚穎《傾聽張靚穎現場專輯》)、錢煒安(張懸《神的遊戲》)、李軍等(尚雯婕《最後的讚歌》)

最佳HIFI專輯

黃鶯鶯《搖籃曲》、李泉《天才與塵埃》、林二汶《林二汶Eman Lam》、張靚穎《傾聽張靚穎現場專輯》、趙學而《學而。唱chanteur》

評審團推薦獎

黃韻玲《永恆·承諾》、飢餓藝術家《夏娃。上帝之死》、李泉《天才與塵埃》、林憶蓮《蓋亞》、盧凱彤《你安安靜靜地躲起來》、那我懂你意思了《原諒我不明白你的悲傷》、桑布伊《桑布伊同名專輯- dalan》、許巍《此時此刻》、閻韋伶X世外桃源《浮光掠影》、張懸《神的遊戲》

獲獎名單

公開獎

年度國語專輯:林憶蓮《蓋亞》
年度國語歌曲:曲婉婷《我的歌聲里》
最佳國語男歌手:空缺
最佳國語女歌手:林憶蓮《蓋亞》
最佳國語男新人:曹秦《繁星未泯》
最佳國語女新人:曲婉婷《我的歌聲里》
最佳新樂隊/組合:戲班《就是這個調調
最佳樂隊(並列):MATZKA《089》、五條人《一些風景》
最佳組合:棉花糖《不被了解的怪人》
最佳搖滾藝人:恭碩良《Playback Is A Bitch》
最佳電子藝人:尚雯婕《最後的讚歌》《The Doom Remix》
最佳民謠藝人:五條人《一些風景》
最佳爵士/藍調藝人:絲竹空爵士樂團《鏇轉》
最佳嘻哈/說唱藝人:MC HotDog《貧民百萬歌星》
最佳民族音樂藝人:戲班《就是這個調調》
最佳R&B/Soul藝人:方大同《回到未來》
最佳舞曲藝人:MIC男團《色.COLOR》
最佳器樂專輯:竇唯&不一樣《笛音夏扇》
最佳影視原聲專輯:陳建年《山有多高-電影概念音樂篇》
最佳合輯:群星《摩登天空7》
最佳專輯設計:拷秋勤《發生了什麼事?》(設計:蕭青陽工作室、耀霆、烏正、李宗翰)
最佳企劃創意:達明一派兜兜轉轉演演唱唱會
年度藝人:林憶蓮

粵語獎

年度粵語專輯:RubberBand《Easy》
年度粵語歌曲:RubberBand《睜開眼》
最佳粵語男歌手:陳奕迅《...3mm》
最佳粵語女歌手:林二汶《林二汶 Eman Lam》
最佳粵語男新人:馮允謙《今天開始》
最佳粵語女新人:陳僖儀《Crazy Love》《Let Me Find Love》

技術獎

最佳作詞人:黃偉文(劉浩龍《髒話阿七》)
最佳作曲人:曲婉婷(曲婉婷《我的歌聲里》)
最佳編曲人:常石磊(林憶蓮《無言歌》)
最佳製作人:林憶蓮/常石磊(林憶蓮《蓋亞》)
最佳錄音:Tomas Lo/于逸堯/Simon Li/Sheta Chow(林二汶《林二汶 Eman Lam》)
最佳HIFI專輯:林二汶《林二汶 Eman Lam》

評審團獎

評審團推薦獎:張懸《神的遊戲

百家傳媒獎

年度最受矚目藝人:汪峰
年度最受矚目專輯:曹格《好萊塢的動物園》
年度最受矚目歌曲:王菀之《留白》
年度最受矚目男歌手:方大同
年度最受矚目女歌手:張靚穎
年度最受矚目音樂人:汪峰
年度最受矚目舞台演繹:達明一派
年度超越大獎:C AllStar
年度展望:盧凱彤
年度新勢力:艾怡良

最受歡迎獎

最受歡迎男歌手:楊宗緯
最受歡迎女歌手:張靚穎

其他類

年度貢獻獎:中國好聲音
殿堂作詞人:黃偉文
殿堂作曲人:倫永亮

社會評價

歷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群星雲集,星光璀璨,而本屆就連參與本次大獎評審的評審團都更加“星”味十足,讓人期待——本屆大獎特別邀請久負盛名的音樂人高曉松出任評審團主席。從《青春無悔》到《萬物生長》,高曉松的音樂作品跨度近二十年,一直在樂壇保持著茁壯的生命力。而在最近幾年,他更積極投身公共事務,在著作權諸類業界問題上積極為音樂人發聲。對華語音樂秉持著專業態度的高曉松此次肩負評審團主席重任,也誓將音樂的權威進行到底。他認為,一個獎的權威,就是來自這個獎有著嚴格標準,而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就是一個有嚴格標準的評獎。
這一屆的頒獎典禮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全國近百家媒體,兩岸四地知名音樂人,樂評人,媒體人和業界人參與,他們將和我們一同見證專業大獎得主的誕生。下面讓我們走進頒獎最新報導,本屆頒獎典禮的主題為“音樂殿堂”,典禮首次落戶在惠州,頒獎組委會表示“音樂殿堂”這個主題強調的是整個活動的級別感和分量感,體現在三個方面———殿堂級歌手,殿堂級的地方,殿堂級的頒獎典禮。組委會也公布了本屆大獎的海報,憑藉著高品質音樂作品獲得外界眾多認的歌手張靚穎,以本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形象大使身份“亮相”,為海報上的金色女主角。本屆的頒獎典禮經過了三個月的初審,複審,終審,參與評審的隊伍也更加壯大,久負盛名的音樂人高曉松應邀出任本屆大獎評審團的主席,有了這些強大的評審團本次的大獎將更具有專業性。
本屆大獎賽最佳男歌手出現了空缺。回顧本次獲提名的男歌手,無論是樂壇大哥趙傳、李泉、曹格,還是大熱的後起之秀林宥嘉、韋禮安,他們之間的競爭顯然不比“最佳國語女歌手”的競爭激烈。因此有評論猜測,或許是因為本屆“最佳國語男歌手”的候選人均表現平平,為了秉持大獎的專業,才最終決定空缺。這也體現了多年來以音樂專業性、前瞻性為首的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真正專注於音樂品質,不做“分豬肉”大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