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運會

第七屆全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運動會即將正式宣布開幕。 十二、第七屆全運會參賽運動員7481人。 十五、第七屆全運會吉祥物為金雞明明。

第七屆全運會
第七屆全運會吉祥物明明
為了與國際競賽時間吻合,七運會時隔6年在北京和成都舉行。該屆會徽整體造型是一個火炬,火焰由羅馬字母 V II(七)字變型而成,炬柄成跑道造型,火炬下端標明七運會的時間、地點。這屆全運會就是完全的市場化,會徽的製作是進行市場招標的。
一、相關信息
舉辦時間:1993年9月4日9月15日
主辦單位:國家體委
承辦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
舉辦地點:北京市
二、籌備委員會
成立時間:1991年12月28日
名單:
主任:張百發
副主任:謝世傑、徐寅生、李志堅、萬嗣銓
秘書長:萬嗣銓(兼)
常務副秘書長:馬貴田
副秘書長:劉興、朱祖朴、梅蘊新、郭炎、龍新民、
秦皇島市副市長
委員:由籌委會正副主任、秘書長、副秘書長、籌委會各部部
長即高雲厚、藏洪閣、龍新民、劉林、沙萬泉、周澤
民、李誠志、戴維鏞、姚望、王俊生及市文教辦、市
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總工會、市婦聯、市
政管委、市外辦、市公安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教
育局、市高教局、市財政局、市旅遊局、市電信局、市
環衛局、市衛生局、市審計局、市監察局、市交通局、
市公共運輸總公司、北京鐵路局、北京民航局、市園
林局、北京海關、市體委等單位的負責人組成。
三、組織委員會
成立時間:1993年8月9日
名單:
主任:伍紹祖
執行主任:李其炎、肖秧
常務副主任:張百發、蒲海清
副主任:何振梁、袁偉民、徐寅生、劉吉、李志堅、李潤五、
萬嗣銓、李蒙、陳來立
新聞發言人:丁維峻、戴文忠
秘書長:萬嗣銓(兼)
第一副秘書長:萬進慶
副秘書長:劉興、吳壽章、朱祖朴、梅蘊新、龍新民、
劉長義、馬貴田、沈國俊、郭炎
委員(按姓氏筆劃為序,共99人):
丁維峻、萬進慶、萬嗣銓、馬李勝、馬貴田、王文、王世安、
王俊生、王鼎華、王瑞林、鄧先榮、龍新民、盧先吾、白文慶、
劉興、劉吉、劉習良、劉文杰、劉長義、劉積斌、朱祖朴、
朱章苓、伍紹祖、牟新生、沙萬泉、沈國俊、李蒙、李士松、
李長明、李斗魁、李慶洲、李光榮、李志堅、李其炎、李修馳、
李潤五、李晉有、李富榮、李煌果、肖秧、吳壽章、吳秀萍、
邱玉才、何振梁、張琪、張發強、張百發、張振東、張振亭、
張熙增、陳來立、陳昌本、陳滋英、鄭斯林、林炎志、楊天樂、
楊玉民、楊伯鏞、楊柏林、尚天林、國林、易厚高、阜柏楠、
金季春、金基鵬、姜鳳岐、姜潤山、胡光寶、郝建秀、趙雙駒、
趙樹新、趙常態、柯德銘、南振中、戰仲信、鍾添發、姚望、
郭炎、郭振剛、高雲厚、袁偉民、倪益麟、殷大奎、徐志堅、
徐寅生、梅蘊新、尉淑蘭、董繼勝、韓伯平、韓榮岱、焦億安、
蒲海清、臧洪閣、滕少華、戴文忠、戴維鏞、魏明、魏廣智、
魏紀中
四、組織委員會機構設定:
辦公室、人事部、新聞宣傳部、財務部、行政部、審計監察部、集資委員會、競賽部、大型活動部、安全保衛部、技術部、科研部、民眾工作部、群先部、廣播電視委員會、交通部、興奮劑檢查委員會
五、出席開幕式的有:
一中央領導(62人):
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
榮毅仁、丁關根、田紀雲、李嵐清、李鐵映、楊白冰、鄒家華、
陳希同、錢其琛、尉健行、溫家寶、王漢斌、姚依林、楊尚昆、
萬里、宋平、薄一波、宋任窮、張震、任建新、倪志福、
陳慕華、費孝通、孫起孟、雷潔瓊、秦基偉、李錫銘、王丙乾、
王光英、程思遠、盧嘉錫、李沛瑤、吳階平、遲浩田、宋健、
李貴鮮、陳俊生、司馬義.艾買提、彭佩雲、羅乾、張思卿、
吳學謙、楊汝岱、王兆國、阿沛.阿旺晉美、賽福鼎.艾則孜、
洪學智、楊靜仁、趙朴初、錢偉長、胡繩、錢正英、孫孚凌、
安子介、霍英東、馬萬祺
二曾擔任過副總理級職務的老同志(32人):
王平、王首道、伍修權、劉瀾濤、江華、李德生、楊得志、
蕭克、余秋里、張勁夫、張愛萍、陸定一、陳丕顯、陳錫聯、
段君毅、耿飈、姬鵬飛、黃華、康世恩、嚴濟慈、葉飛、
彭沖、廖漢生、王芳、劉復之、方毅、谷牧、馬文瑞、
王恩茂、楊成武、呂正操、汪鋒
三中央、國務院部委及正部級領導單位(94個):
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水利部、外交部、人事部、農業部、
國家計畫委員會、勞動部、林業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地礦部、內貿部、國家體改委、建設部、外經貿部、國家教委、
電力部、文化部、國家科委、煤炭部、衛生部、全國人大、
機械部、國家計生委、國家民委、電子部、人民銀行、公安部、
冶金部、審計署、安全部、化工部、高法、監察部、鐵道部、
高檢、民政部、交通部、武警總部、法務部、郵電部、國務院外
事辦、僑辦、港澳辦、特區辦、研究室、中國輕工總會、中國紡
織總會、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機關黨工委、新聞出版署、海關總署、國務院參事室、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船舶工業公司、
兵器工業總公司、航空工業總公司、航天工業總公司、
核工業總公司、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海洋石油總公司、
石油化工總公司、有色金屬總公司、中信公司、光大公司、
保險總公司、中央辦公廳、中組部、中宣部、統戰部、中聯部、
中央黨校、中央政法委員會、中直機關工委、新華社、廣電部、
全國政協、中編委、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中央黨政研究室、
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人民日報、中央台辦、
全總、團中央、婦聯、總參、總政、總後、海軍、空軍、
軍委辦公廳、北京軍區、二炮、軍科、國防大學、國防科工委
五北京市現職主要領導(7人):
汪家、李志堅、陳廣文、王寶森、張健民、王大明、焦若愚
六國家體委二線正部級領導(3人):
王猛、李夢華、榮高棠
七北京市現職副市級領導(30人):
楊朝仕、汪統、張寶康、歐陽文安、段柄仁、強衛、李永安、
孟志元、鐵英、夏欽林、陶大鏞、郝詒純、梅向明、陶西平、
徐炳忠、陸宇澄、何魯麗、胡昭廣、孟學農、段強、封明為、
沈仁道、黃紀誠、陳仲頤、祝諶予、陳大白、王澍寰、盧松華、
張廉雲、錢易
八國家體委二線副部領導(10人):
黃中、路金棟、姚曉程、陳培民、栗樹彬、於步血、徐才、
張彩珍、李凱亭、薛明、賀鵬飛(薛、賀為賀龍同志親屬)
九來訪的部級外賓8人:
愛沙尼亞外交部長夫婦、厄瓜多外交部長夫婦、
南斯拉夫外交部長夫婦、韓國議長夫婦
十部級以上體育外賓8人:
越南體育總局局長(副部級)黎寶、
德國體聯主席漢森夫婦、
香港奧委會主席沙利士夫婦、
緬甸體育局局長(副部級)、
香港新華社社長周南夫婦
(十一)應邀參觀七運會的國際奧委會委員(36人):
六、出席閉幕式的有:
李鵬、李瑞環、朱鎔基、李嵐清、李鐵映、陳希同、宋任窮、
陳慕華、王光英、羅乾、洪學智、霍英東、伍紹祖、李其炎、
肖秧、張百發、蒲海清、袁偉民、徐寅生、劉吉、李志堅、
李潤五、萬嗣銓、李蒙、陳來立、王猛、李夢華、榮高棠、
黃中、路金棟、姚曉程、於步血、陳培民、栗樹彬、徐才、
張彩珍、李凱亭、薛明、賀鵬飛、汪家、陳廣文、王寶森、
張健民、王大明、焦若愚、楊朝仕、汪統、張寶康、歐陽文安、
強衛、段柄仁、李永安、孟志元、鐵英、夏欽林、陶大鏞、
郝詒純、梅向明、陶西平、徐炳忠、陸宇澄、何魯麗、胡昭廣、
孟學農、段強、封明為、沈仁道、黃紀誠、陳仲頤、祝諶予、
陳大白、王澍寰、盧松華、張廉雲、錢易
七、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同志致開幕詞:
同志們、朋友們: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運動會即將正式宣布開幕。本屆全運會在舉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喜人形勢下,在北京申辦奧運的重要時刻,以團結奮進、振興中華為宗旨,是展示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以來,我國體育發展成果和良好精神風貌的盛會。希望全體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發揚公正競賽、頑強拼搏的精神,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創造出一批好成績,湧現出一批新人才,為我國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和民眾體育活動的開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實現第二個戰略目標作出貢獻。在此,我代表國家體委和大會組委會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人民,向四川省、秦皇島市黨政領導、各界民眾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現在,我榮幸地請國家領導人宣布開幕。
八、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同志致閉幕詞:
同志們、朋友們: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運動會今天就要閉幕了。我代表大會組委會向所有參賽者和工作人員,向為開好這次大會做出貢獻的北京市、四川省、秦皇島市的黨政領導和廣大民眾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本屆運動會是一次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運動會,做到了組織好、賽風好、成績好,取得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這屆運動會開得隆重、熱烈、精彩、圓滿,鮮明地體現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集中展示了體育發展的豐碩成果,充分表達了我國人民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決心和願望。
體育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質的積極手段,有利於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進我國各族人民同各國人民的友誼。體育戰線的同志們要認識自己的光榮職責,在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團結奮進,為振興中華做出貢獻!
謝謝。
九、中央領導的題詞:
1993年6月喬石委員長為第七屆全國運動會題詞:
“深化體育改革,促進民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
1993年7月1日李鵬總理為第七屆全國運動會題詞:
“發展體育事業,提高全民素質”
1993年7月5日江澤民總書記為第七屆全國運動會題詞:
“發展體育運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
十、各省、市、自治區代表團團長名單:
北京:何魯麗;天津:錢其;
河北:王幼輝;山西:吳達才;
內蒙古:趙志宏;遼寧:張榕明;
吉林:張岳琦;黑龍江:周鐵農;
上海:龔學平;江蘇:張懷西;
浙江:徐志純;安徽:杜宜瑾;
福建:王良溥;江西:黃懋衡;
山東:吳愛英;河南:張世英;
湖北:韓南鵬;湖南:潘貴玉;
廣東:李蘭芳;廣西:李振潛;
海南:劉名啟;四川:浦海清
貴州:張玉芹;雲南:王廣憲;
西藏:吉普.平措次登;陝西:姜信真;
甘肅:張吾樂;青海:班瑪丹增;
寧夏:劉仲;新疆:吾甫爾阿不都拉;
前衛:蔣先進;地質:蔣承菘;
航天:朱育理、王禮恆;化工:譚竹洲;
輕工:於珍;火車頭:李森茂;
郵電:劉平源;林業:蔡延松;
銀鷹:白文慶;石化:李毅中;
煤礦:張寶明;石油:金鐘超;
汽車:於志環、丁志寰;解放軍:劉曉江
十一、第七屆全運會的比賽項目有:
第七屆全運會共設43個比賽項目,北京市承辦26個項目,有田徑、游泳、體操、藝術體操、舉重、擊劍、柔道、國際式摔交、拳擊、現代五項、馬術、中國式摔交、圍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腳踏車、航海模型、無線電測向、跳傘、足球、籃球、桌球、網球、手球、曲棍球、女子壘球,四川省承辦15個項目,有跳水、水球、水上芭蕾、技巧、射擊、射箭、賽艇、皮划艇、蹼泳、滑水、航空模型、排球、羽毛球、棒球、武術,秦皇島市承辦帆船和帆板2個項目。
十二、第七屆全運會參賽運動員7481人。
十三、第七屆全運會設金牌374枚;銀牌367枚;銅牌362枚。
十四、第七屆全運會共有4人4次創4項世界記錄,18人4隊43次超21項世界記錄,4人4次平3項世界記錄,54人1隊93次創34項亞洲記錄,61人3隊143次超66項亞洲記錄,130人14隊273次創117項全國記錄。
十五、第七屆全運會吉祥物為金雞明明。
第七屆全運會獎牌統計
單位
金牌
銀牌
銅牌
名次
遼寧
44
48
44
1
廣東
29
28
26
2
上海
26
19
16
3
北京
21
20
23
4
湖北
19
12
11
5
河南
19
8
17
6
江蘇
18
12
18
7
四川
15
14
22
8
湖南
14
13
13
9
解放軍
14
12
10
10
山東
12
15
15
11
福建
11
4
2
12
安徽
11
3
10
13
內蒙古
10
12
10
14
山西
10
4
3
15
吉林
9
8
12
16
浙江
8
7
9
17
河北
7
15
11
18
廣西
6
13
7
19
天津
5
15
7
20
新疆
5
3
9
21
黑龍江
4
13
11
2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