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兒童綜合徵

笨拙兒童綜合徵

笨拙兒童綜合徵現稱發育性協調障礙是兒童發育行為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以運動技能障礙為主要特徵,同時存在精細運動、球類運動和平衡能力等多類運動技能的缺陷,患兒通常有行為笨拙、邋遢;精細動作和粗大動作控制困難;身體意識和姿勢穩定性差;讀寫困難和執筆怪異,同時可伴有注意力缺陷等認知功能損害和焦慮、憂鬱、社會適應能力不良等情緒障礙問題,部分病例將直接影響到成年後的認知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基本信息

概述

笨拙兒童綜合徵笨拙兒童綜合徵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兒童顯得笨手笨腳的,比如跳繩,其他兒童一學就會,而有些兒童練習了多次,仍然很不協調;孩子害怕上語文課,因為寫的字歪歪扭扭,經常出格,字型間架結構差,書寫速度慢,常常是寫了擦擦了寫如此反覆,父母和孩子都筋疲力盡,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如 果出現這樣的問題,家長們可要注意,也許孩子得了發育性協調障礙,過去常被稱為“笨拙兒童綜合徵”。

因此,家長不要只關注智力,其實智力只是影響孩子成績和學校表現的一個因素,很多非智力因素如注意力、視聽感知能力、運動能力及學習的態度等都會起著重要的作用,3-6歲是孩子學習能力培養和形成的最佳時期,但有些發育協調暴露問題的因素更是要提早警覺起來。

發病率

據國外數據顯示發病率為5-8%,男童占大多數為75-85%。發育性協調障礙的兒童在動作協調上明顯地較同齡兒童差,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上也存在很多困難。

主要特徵

發育性協調障礙以運動技能障礙為主要特徵,同時存在精細運動、球類運動和平衡能力等多類運動技能的缺陷,患兒通常有行為笨拙邋遢;精細動作和粗大動作控制困難;身體意識和姿勢穩定性差;讀寫困難和執筆怪異,同時可伴有注意力缺陷等認知功能損害和焦慮、憂鬱、社會適應能力不良等情緒障礙問題,部分病例將直接影響到成年後的認知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專家提醒

笨拙兒童綜合徵笨拙兒童綜合徵

孩子發育過程,不能只看重智力。比如,正常的孩子在兩三個月會抬頭,四個月開始會翻身,六七個月會坐,八九個月貼肚子爬,九十個月四點爬,這些里程碑式的運動發育指標到時間仍不能做,提示了可能有異常。

其次是動作完成的質量與同齡孩子相比較差,比如到了某個月齡孩子雖然會坐也會站,但從坐姿轉換到站立的動作,沒人攙扶就不行;又如明明會坐,但若是在躺、趴的姿勢,自己就沒法坐起來,這說明缺少動作轉換的能力。

還有學習技巧性動作的能力較同齡孩子差。比如抓捏物品、揮手再見等等,孩子的模仿能力差,動作不靈活等。雖然一些技能會慢慢有所成長,但由於落後同齡人的發展,孩子會自信心不足,容易有挫折感與疏離感。

改善方法

發育性協調障礙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但經過訓練,兒童在熟悉的體能活動和日常生活上,會有明顯進步。如,學習跳繩等技巧性運動,兒童身體平衡性、協調性可以得到改善,書寫訓練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提高書寫速度,預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卷也是可達到的。其實只要父母關注和重視,及早發現孩子發育協調方面的障礙,並及早干預,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和訓練,給他們更多自由和活動空間,很多的問題是可以改善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