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思富

符思富閱遍藥典,研製出以番石榴為主要材料的“藥泥汁”,對治療時疫有奇效。 後來,符思富決定用改良後的“藥泥汁”為祖婆調理。 2013年,符思富後代子孫們根據家族傳承的百年“藥泥汁”果醬配方,創建了果醬品牌。

人物概述

光緒年間,雷州腹地時疫流行,疾病肆虐。符思富閱遍藥典,研製出以番石榴為主要材料的“藥泥汁”,對治療時疫有奇效。一時轟動雷州,當地人稱符思富為“藥泥先生公”。1908年冬天,符思富應邀前往海寮(今遂溪江洪鎮)授課,被雷州綁匪殺害,卒於途中。百年後,符思富的後代子孫根據他的秘方改良創建了果醬品牌。

主要經歷

私塾授課,秘方謝師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符思富出生於雷陽一戶普通人家,父親務農之餘酷愛詩書。符思富6歲即被送入私塾讀書。
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符思富的私塾先生突然病倒,16歲的符思富接替先生教書,成為當地最年輕的私塾先生。
在符思富當上教書先生的第二年,有一戶人家從海南島“老吃村”搬到了雷陽。這戶人家有個6歲的男孩,到了該上蒙學的年齡。但因家境貧寒,交不起上學的學費。按照當時的慣例,私塾的費用主要是由本族大戶人家承擔,只對本族貧寒之家的孩子減免學費,非本族學生一律都要繳納費用。這戶來自外村的人家交不起學費,只能讓孩子失學。
符思富同情他家的遭遇,免去了他家的學費。到了這一年的年根底下,這戶人家感念符思富的恩情,得知符思富平時酷愛鑽研醫術,遂將家中珍藏多年的一副祖傳藥方贈予了符思富。
這副祖傳藥方的主要藥材為番石榴。番石榴為雷州特產,也是中醫的傳統良藥,性溫,味甘、澀、酸,無毒副作用。食用具有收斂止瀉,止血止癢排除體內毒素的功效,長期食用可以預防老化,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尤其適合肥胖症及腸胃不佳之患者。
因為生長於雷州,符思富自小對番石榴入藥就頗有心得。得到藥方後,符思富視若珍寶,立刻參照中醫藥典,對秘方進行反覆驗證和改良。
搗藥成汁,妙手退疫
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雷州半島不斷爆發霍亂、鼠疫等流行性疾病。因流行性疾患而死的百姓難計其數。按照當時的醫療條件,對這些疾病幾乎束手無策。
大疫之下,年輕的符思富翻遍藥典,廣泛參考周邊地區治療時的著名驗方,苦苦尋求一種既能治療時疫,又廉價易得的新藥方。符思富想到,番石榴自古有“可辟瘴癘”的說法,而且在雷州,番石榴的價格又非常便宜。他參考了從“老吃村”那戶人家得來的番石榴祖傳藥方,並加以改進,加入了有“百益果王”之稱的番木瓜、有清熱解毒功效的楊桃等當地常見水果和一些中藥材,製成泥狀的中成藥,命名為“藥泥汁”。
這種“藥泥汁”使用方便,既可飲其水汁,又可將其搗碎泥狀糊於患處。“藥泥汁”一經試用,療效顯著,第一批試用的病人里,有一多半很快痊癒。符思富於是大量購買番石榴、番木瓜、楊桃等原料,騰出家中庫房,日夜製造“藥泥汁”免費發放給附近的百姓。很快,當地的時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此事在雷州傳開,因此符思富獲得“藥泥先生公”的美稱。當時百姓流行一首“雷歌”頌唱他:
死未斷氣無使懵,書塾有個先生公;
只要幾個石榴仔,壓碎吃入當下雄。
改良藥方,奉行孝道
時疫得到控制之後,符思富繼續研究“藥泥汁”,在原有藥方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改良,調整配方,進一步發揮“老吃村”秘方的療效。經過符思富的改進,“藥泥汁”除了具有祛瘟解毒的功效外,還有扶正排毒、安神益氣、延緩衰老等功效。最終,這副改良的藥方成為符思富最寶貴的食療醫學財富。
符思富幼年多受祖婆(奶奶)呵護,和祖婆的感情非常親密。祖婆晚年,身患風濕、痛風、骨質疏鬆、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為了能解除祖婆的病患,符思富為找遍了當地名醫,還專程到廣州灣(今湛江霞山)請來法國醫生為祖婆醫治,但療效都不理想。後來,符思富決定用改良後的“藥泥汁”為祖婆調理。
為了尋找最好的“藥泥汁”原料,符思富不惜成本。他花費重金購買來自“南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區)的極品水果。特意通過廣州商人,買下了當年在馬來西亞轟動一時的“野番石榴王”。
符思富還多次親自到山中為祖婆尋找藥材。最危險的一次,符思富在攀登峭壁時,捆綁他的繩索突然斷開,符思富不慎跌掉落在十幾米深的山澗中。幸虧有樹木遮擋,才受傷未死。他雇來的嚮導在山頂上看不到人影,喊了半天沒有回音,於是自行離去。符思富在山谷中醒來後,一個人靠著溪水和野果走了三天三夜,才找到出山的道路。走出山澗的時候,已經遍體鱗傷、幾近野人。即便這樣,符思富並未畏難而退,休息了幾天后又再次進山,直到找到了滿意的藥材為止。
憑藉符思富精心調製“藥泥汁”以及他對祖婆的悉心照料,半年後,祖婆的病痛奇蹟般的好轉,身體逐漸康復,直至八十七歲的時候,還堅持每天步行到五公里外的寺廟參拜。在“藥泥汁”的幫助下,原本身體孱弱的祖婆,活到了九十六歲的高齡才去世。
百年秘方,傳承發展
“藥泥汁”不僅有藥用功效,還有獨特的醇香味道。加入適當的調味品,就成了味道極好的食物。符思富在為祖婆調製“藥泥汁”的同時,借鑑《齊民要術》中榆子醬的製作方法,製成了有獨特味道的番石榴果醬。這種果醬不僅保留了“藥泥汁”的藥用功效,而且味道更佳,更易保存。符思富在世的時候,每年都要製作大量的番石榴果醬,不僅供自己和家人食用,還要贈予鄰里街坊。
符思富去世後,他的家人繼承了番石榴果醬的秘方,並經過進一步改進,最大程度保留了果醬的營養和天然口感。他們開設果醬作坊,採用純手工藝製作,自製出多種迷迭香甜的不同口味果醬,逐漸成為雷州半島的特產食品。
2013年,符思富後代子孫們根據家族傳承的百年“藥泥汁”果醬配方,創建了果醬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