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峪關反擊戰

竹峪關位於通江東北面和萬源之間,背靠陡峭的太平山。河左岸有高聳的包台山,右岸有直插雲霄的佛爺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紅10師和11師主力奉令分路出擊。紅33團的一營,自通江泥溪場向東隨11師主力前進,由師政委李先念指揮,擔任主攻,直插包台山。各部在總指揮徐向前指揮下,日夜兼程,踏著泥濘險道,攀山越嶺,插入敵人腹地。15日深夜,一舉占領包台山和佛爺山。紅33團一營營長殷少舟,帶頭強攻,不幸中彈英勇犧牲。16日晨,紅軍分三路進攻竹峪關之劉存厚部,首將天險的太平山攻下。敵全線潰退,死傷800餘人。我軍在乘勝猛追中,擊潰劉部四個團,繳獲長短槍近千支,軍用品無數。紅軍追敵六、七十里,解除了劉存厚8個團對紅軍的左翼威脅。後紅軍僅留下10師28團繼續監視劉部,大部向西迂迴空山壩地區與田軍決戰。
敵人見竹峪關失守,以為紅軍北逃,則加倍猛攻我紅73師堅守的大小騾馬及小坎子陣地。敵軍從大騾馬的左側,突然插進,出現在空山壩西南的後壩一帶,並相繼向紅軍腹地深入,離紅軍總指揮部僅10餘里。翌日晨,徐向前總指揮從前線趕回空山壩,在一間茅屋內主持召開著名的“空山壩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張國燾、陳昌浩、曾中生及各師主要負責人。會議分析了當前的敵我態勢和總反攻的有利條件,傳達了總部研究的反攻作戰方案。大家一致同意首先向敵左縱隊開刀的決心和部署”。會議室內,不斷傳來震耳欲聾的槍炮聲,電話不時傳來紅73師傷亡越來越重的情況。嚴重的局勢愈來愈不利於紅軍。徐總對王樹聲副總指揮說:你告訴73師指戰員:“你那裡可是要命的地方啊?傷亡再大,也得頂住。你們頂得住,勝利就有希望”,隨後,徐總指揮針對當前嚴重態勢,果斷地說:“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兩著棋,一著是按兵不動,繼續分兵把口;一著是集中兵力,打出去,變防守為進攻大家看走哪著棋,這將關係全軍的命運?”指揮員們沉思了一會兒,異口同聲:“打出去”紅軍即決定集中主力殲滅突擊至空山壩以南敵左縱隊13個團,以紅11師由空山壩以北向敵左側迂迴,斷敵後路。10、12師主力由空山壩以東及長坪地區攻敵右翼;73師仍堅守大小騾馬及小坎子等陣地,伺機轉為正面進攻。73師在堅守中,多次與敵展開激戰,擋住了敵人的反覆進攻,為紅軍反攻贏得了寶貴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