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碑

立碑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詩詞之一。

基本信息

內容

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

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輩時。

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乃傳後代疑。

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曲令撫煢嫠,[曲令名信陵。]

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歧。

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注釋

1、詩名亦作《石碑》

2、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一作勛名悉太公,德教皆仲尼。

3、曲信陵,貞元元年鮑防榜下及第,六年做望江縣令,為政清廉有政聲。曾作《投石祝江祈雨文》,中有:“必也私慾之求,行於邑里,添黷之政,施於黎元(百姓),令長之罪也,神得而誅之。豈可移於人以害其歲?”可見確為愛民之官員。

賞析

立碑以誇耀門閥、頌揚功德之風始於漢代,唐代此風更盛。碑文中所寫其實都是一片虛文。有些文人,以善寫此類“諛墓”文字而著稱,連一些大文豪(如蔡邕韓愈)都未能免俗。本詩即譏諷了那些企圖立碑傳名和諛墓得金之流。作者認為:立碑未必可留名,品德高尚,施行仁政才能流芳百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