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抓汽油

空氣中抓汽油

“空氣中抓汽油”的技術是把瀰漫在空氣中的汽油進行分離,這項空氣中抓汽油技術不僅解決了大家反感的刺鼻味道,還解決了空氣污染的問題。

空氣中抓汽油

我們一到加油站,總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不僅加油的車主反感,附近居民也提心弔膽覺得不安全。這味道不僅僅是難聞,還會污染城市空氣,損害身體健康。有沒有辦法“抓”住空氣中的汽油?目前已經有80後趙新讀研究生時,把自己關在實驗室4年,專門攻克這一難題。如今,他不僅成功研究出了這項技術,還將它轉化為生產力,成了年輕的科技型創業家。從事油氣回收行業,他認為賺錢倒在其次,更大的意義是倡導環保

研製過程

2006年研究生畢業,2007年成立南京天膜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納稅就達900多萬元……翻看趙新簡歷,記者非常好奇,短短几年,這個剛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學生怎么會把公司經營得風生水起的!
“其實,我在成立公司之前,就做了大量準備。”趙新告訴記者,他讀研究生時就從事現在所成立的公司的核心技術——分離膜的研發了。
讀研究生的4年裡,同學們除了學業還有豐富的課外生活。可是,趙新每天就會把自己關在研究室,反覆搗鼓一層膜,設法通過這層膜將油氣、空氣分離開。
“提倡環保是個大趨勢。”趙新告訴記者,他研究這項技術,主要是希望能生產出一種設備,做油氣回收,就是在裝卸汽油和給車輛加油的過程中,將揮發的汽油油氣收集起來,通過吸收、吸附、冷凝或膜分離等工藝中的一種或兩種方法,減少油氣的污染或使油氣從氣態轉為液態,重新變為汽油,達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研究生畢業時,趙新研發出了有機氣體分離膜。他本人也很自信地認為:“21世紀是個膜分離時代。”不過,他並沒有匆忙註冊公司,而是去了一家中美合資企業做了一名技術員。
“當時,國家出台了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趙新說,這一系列國標出台,給企業發展迎來契機。當時,他就了解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儲油庫、加油站不能直接將油氣排入大氣中,必須在2008年5月,趕在奧運會之前全部進行改造處理。
抓住這個契機,趙新趕緊成立公司,把技術投入到產品運用中。這個契機,讓他挖到了第一桶金。
“北京有30多個儲油庫,我做了5家民營企業的儲油庫。”趙新介紹說,萬事開頭難,起初這些儲油庫、加油站並不是很信任他的產品。無奈之下,他只好先墊資,免費把設備投給這5家企業用。再把回收的汽油,折價賣給他們,“其實,我掙的第一桶金,全是從空氣中‘抓’回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