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如大橋

穎如大橋碑記 穎如大橋之建設,企劃多時。 穎如大橋膺名記

穎如大橋 
位於縣城東部後門榕。橫跨晉江西溪,連線城區後門榕與城廂鎮磚文村後割兩岸。1991年,由僑親李陸大以其子振羽、女鳴羽、華羽名義捐資300萬元(占總投資64.5%)興建,振羽兄妹為報其母慈恩,以其慈母穎如命橋名。橋長324米,橋面行車道寬9米,兩邊人行道各1.5米,9跨35米,預應力T形橋樑,砼灌注樁。1993年3月竣工,總投資465萬元。 附: 
穎如大橋碑記 
穎如大橋之建設,企劃多時。僑居新加坡鄉賢李陸大先生,本其愛國愛鄉之熱情,以其公子振羽、女公子鳴羽、華羽之名義,獨力捐獻港幣307萬元以為經費。乃由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勘測設計所設計,省公路一公司承建。1991年11月5日奠基開工,1993年4月竣工。橋長324公尺,寬12公尺,9孔8墩2台,連同南北橋亭及引橋總造價人民幣465萬元。同月30日舉行落成典禮,剪彩通車。鰲梁跨綠岸,長通八方之利;黃龍騰藍溪,永顧兆民之福。鄉賢景行,必與斯橋並耀山河。謹勒貞石,昭垂久遠。是為記。
謝談銘、蘇忠琴敬撰 胡長炬敬書
穎如大橋建委會立石
公元1993年9月榖旦
穎如大橋膺名記 
吾安溪民,為發展經濟,促進繁榮,熱切盼望建築縣城東門外大橋,俾便交通,而利厚生。李書記天乙先生誓言達成縣民願望,乃於1991年夏,偕縣政協主席陳泰山先生同蒞印尼、新加坡籌款,歷時匝月,猶枉勞頓。返國前夕,途經香港,家父(陸大公)聆悉其情,獨以一己之力,助成其事:乃以振羽兄妺三人名義,獨設港幣300萬元,建橋計畫,於焉實現。籌建開始,振羽兄妹虔稟家父,陳情於天乙先生暨建橋委員會諸君,請以先慈林太夫人閨諱(穎如)名橋,聊報吾母茹苦含辛,夙夜劬勤,仰事俯畜,竭勞盡瘁,鞠我育我罔極深恩於萬一。風木之恩,陳屺之情,惟我父老鄉親鑒此赤誠。是為記。
李鳴羽、振羽、華羽敬撰 
胡長炬敬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