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德行善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積德”:是行善的結果,“德”者得也。你會得到良好的生存環境,而且還能福被子孫後代。“積善”就是積德的意思。 就是做多一點好事.“行善”:不做損人害人之事,成就別人做成好事,仁、義、禮、智、信而已。

人類起源一直很神秘.人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活著這個世界上?

沒有必要做無謂的壞人

一定要積德行善

行是行為,善是無私,行為的無私就是行善

積德是行善的必然結果

與對方沒有關係

利於別人的行為與思想就是善!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出自《周易坤文言》。

《國語晉語六》:“夫德者,福之基也。”

“行善”:不做損人害人之事,成就別人做成好事,仁、義、禮、智、信而已。

“積德”:是行善的結果,“德”者得也。你會得到良好的生存環境,而且還能福被子孫後代。“積善”就是積德的意思。

“行善積德”是一種人文素質

以上的“行善積德”是一種個人“修行”建議,它是一種“個人”行為“自律”文化傳統。

而現在在宣傳推廣的“公益”行動(為)本質上就是一種“行善積德”,只是它是社會有組織的行為,目的是進行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質水平。

佛家對行善積德的釋義

行善積德就是通過各種對治方法將內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內在美好品德得以顯現,內在的清淨功業得以開發.比如說人的貪慾就是污染,有污染就會產生弊病造成無盡的痛苦,用布施這個對治方法去消除,這樣我們清淨性德才能得以顯現,才能使人更加的快樂.具體的內容就要看自己哪方面的污染比較嚴重了.

大致上菩薩六度就是六種不同的方法:

1:布施能度慳貪

2:持戒能度毀犯

3:忍辱能度嗔恚

4:精進能度懈怠

5:禪定能度散亂

6:般若能度愚痴。

通過這六種方法的修學運用,能使人遠離生死苦惱的此岸,到達永恆安樂彼岸.

也就是講真正行善積德 ,不在乎外在形式, 關鍵是自己性德的提升, 這才是比較重要的.

具體關於那些乞丐,我的做法是一般看見殘疾的特別可憐的會給,正常人理都不理,因為那些騙人的,你給他錢是害了他,讓他造無盡惡業.

如果真的想布施修福的話,可以捐錢給正規寺院放生印經文或是捐個大的慈善機構,這樣比較好.而且這樣的捐錢比較多些,給乞丐的不過就是幾塊錢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