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乳囊腫

積乳囊腫

積乳囊腫亦稱乳汁瀦留囊腫或乳汁鬱積症,是妊娠期、哺乳期婦女的良性疾病。哺乳期乳房的某一小葉或導管因故發生堵塞,導致乳汁排出不暢,瀦留於導管內,使之擴張形成囊腫,表現為乳房內腫塊,常被誤認為乳腺良性腫瘤(乳腺纖維腺瘤),偶爾也可被誤診為乳腺惡性腫瘤。

基本信息

病因

乳腺疾病

哺乳期如曾患乳腺增生症,炎症或腫瘤壓迫造成乳腺的一個腺葉或小葉導管堵塞,使乳汁積聚在導管內不能排除,也可因哺乳習慣不良(未定時哺乳,乳汁未排空),乳汁淤滯於導管內,致使導管擴張形成囊腫。

細菌感染

由於囊內瀦留的乳汁含有大量的糖分、脂肪和蛋白質,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如有細菌侵入,便有可能引起繼發感染,從而導致急性乳腺炎或乳腺膿腫。如無細菌侵入感染,囊腫可長久地存在於乳腺中。

臨床表現

發病時間常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尤其是哺乳期斷奶後。可有急慢性炎症、外傷或手術史,發病部位多在曾發生過乳腺炎症、外傷以及手術處。

1.疼痛

多數病人有輕微脹痛,如伴繼發感染局部皮膚發紅、有壓痛。同側腋窩淋巴結常增大並有觸痛。

2.腫塊

乳內腫塊呈圓形,表面光滑可活動,有囊性感,邊界清無壓痛,直徑多在2~5cm。停止哺乳後自行縮小,或因按摩後縮小。大的腫塊觸之有囊性感,似有彈性。當囊內容物變濃稠時,彈性感消失,硬度增加而變得較堅實,易誤診為乳癌。

檢查

1.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

(1)具體操作早期可抽出大量奶樣液體。穿刺吸出乳汁後腫塊常可縮小,但不能完全消失。若不易吸出囊中內容物,則有可能是因為囊內容物水分被吸收而濃稠,此時可變換粗針頭抽吸,常可獲得乳酪樣物,即可確定診斷。

(2)檢查結果抽出物塗片檢查,可見大小不等的脂肪滴,大量腫脹變性的泡沫細胞、導管上皮細胞,少數分散的腺上皮細胞。若見退變的中性白細胞,常提示可能繼發感染。

2.鉬靶X線攝片

囊腫大多呈圓形、橢圓形透亮區,多位於乳暈區以外,靠近乳腺的邊緣部位。

3.B超檢查

在乳腺的反射波內,相當於囊腫的部位,出現典型的、邊界清楚的液性平段或液性暗區,液平前後有明顯的進出囊壁反射。通過囊腫中心的縱切和橫切聲像圖,可測定囊腫的3個徑線,了解囊腫的大小和範圍。兩囊壁反射間的距離,即代表囊腫的前後徑。

4.組織病理學檢查

診斷

積乳囊腫積乳囊腫

診斷標準

1.發病時間常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尤其是哺乳期斷奶後。

2.可有急慢性炎症,外傷或手術史,發病部位多在曾發生過乳腺炎症,外傷以及手術處。

3.乳內腫塊呈圓形,表面光滑可活動,有囊性感,邊界清無壓痛,直徑多在2~5cm。

4.穿刺可抽出乳汁或乳酪樣物。

5.X線表現為輪廓清晰的囊腫陰影。

鑑別診斷

1.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纖維腺瘤發病年齡較積乳囊腫為輕,常在青春期或婚前期發病,後者常在哺乳後發病,乳腺纖維腺瘤瘤體較積乳囊腫的硬度,活動度大,觸診時常易滑脫,後者腫塊常有囊性,彈性感,診斷穿刺時,如抽出乳樣液體,則可排除乳腺纖維腺瘤。

2.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也常形成囊腫,但其囊腫常為多發性,除一個較大的囊腫外,乳內常有許多細小的如綠豆大小的囊腫,且病變常不限於一側乳房,儘管其囊腫與積乳囊腫在形態大小,活動度及囊性感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其囊內容物常為漿液性,很少為乳汁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常隨月經周期變化有較明顯的乳房脹痛或刺痛,積乳囊腫卻無此症狀。

3.乳腺癌:乳腺癌的早期僅表現為乳腺內腫塊,而無周圍軟組織浸潤和腋窩淋巴結轉移時,有時與積乳囊腫不易區別,乳腺癌腫塊觸診時形態不規則,表面高低不平,邊界不清,質地堅硬;而積乳囊腫則邊界清楚,表面光滑,且有移動彈性及囊性感,X線片上乳腺癌腫塊影周邊常呈毛刺狀,邊緣不整齊,鈣斑密度常集中於中央區;積乳囊腫腫塊影則周邊較整齊,鈣斑密度則周邊較中心為高,針吸細胞學檢查時,乳腺癌常可找到癌細胞,而積乳囊腫則常抽出乳樣液體,一針即能定性。

4.乳腺結核性膿腫:乳腺結核的寒性膿腫有胸壁或乳腺結核病史,其膿腫周圍可有浸潤及粘連,穿刺檢查抽出物是膿液而不是乳汁,膿液塗片作抗酸染色可查到抗酸桿菌是區別的佐證。

併發症

乳房密度高,質地較堅實的婦女易患乳腺癌。此外,青春期乳房異常肥大,未成年時過多地撫摸乳房,或者是為了保持乳房豐滿和外形美在乳房內填充一些不恰當的物質來做乳房整形等,也是發生乳腺癌的原因之一。患有纖維囊腫的女性,得到乳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2~4倍,可並髮乳房疼痛。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穿刺抽液:行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時,若吸出乳樣液體,應將囊內乳汁一次性吸盡。當乳汁吸出後,囊腫即見縮小,殘留囊腔再加壓包紮,少數情況下,一次吸盡即能治癒。

(2)如囊腫反覆發作,多次穿刺無效可考慮手術。

2.手術治療

囊腫單純摘除術若囊腫反覆炎症感染或不斷增大者,可在局麻下行囊腫單純摘除術。本病為良性病變,僅行單純囊腫摘出即可,不必將乳腺切除。如伴有急性炎症時,先行抗炎治療後再行手術。若為哺乳期待回乳後再行手術。

預防

1、養成規律性哺乳習慣,避免因乳汁未排空而使乳汁滯留在乳腺內。

2、注意哺乳期衛生與姿勢,避免因乳管排乳不暢而導致乳汁滯留,合併感染。

3、注意產後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清淡、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飲食保健

一、禁食寒涼、辛辣。產後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後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後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二、產後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後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症,從而引發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對於蔬菜和水果,傳統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後便秘的發生。

四、中藥食療也要對症,不可自行亂補。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症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後腹痛、便秘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淤,潤腸通便。

五、積乳囊腫中醫治療方法 ,肝鬱氣結型,以疏肝理氣散結為主。柴胡、白芍、白朮(各)15g,當歸、天葵子12g,茯苓、冰球子15g,生山楂、石見穿30g。氣滯血瘀型,以理氣活血化瘀為主。柴胡、赤芍、川芎、澤蘭9g,當歸、桃仁12g,茯苓、莪術15g,紅花6g。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