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巴拉克總統三連任

1993年10月4日,在埃及舉行的全國公民投票中,埃及總統、執政的民族民主黨主席穆巴拉克,作為人民議會推選的唯一候選人,以96.28%的支持率第3次當選總統。 1975年4月穆巴拉克成為副總統。 穆巴拉克努力恢復、改善和發展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使埃及在1989年5月重返阿盟。

1993年10月4日 穆巴拉克總統三連任
1993年10月4日,在埃及舉行的全國公民投票中,埃及總統、執政的民族民主黨主席穆巴拉克,作為人民議會推選的唯一候選人,以96.28%的支持率第3次當選總統。
穆巴拉克於1928年5月4日出生在尼羅河三角洲曼努菲亞省一個農民家庭。他少小從戎,先後畢業於埃及軍事學院和空軍學院,3次赴蘇聯學習空軍技術,回國後晉升很快,不久便出任空軍某基地司令。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後,他先後擔任空軍學院院長、空軍參謀長和國防部副部長。在1973年的第4次中東戰爭中,他因指揮空軍配合地面部隊強渡蘇伊士運河、突破“巴列夫防線”有功,榮獲共和國勳章。1975年4月穆巴拉克成為副總統。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總統被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極端分子刺殺。穆巴拉克經全民投票當選為總統。當時,埃及國內伊斯蘭極端分子不斷鬧事,局勢動盪不安;經濟相當困難,財政連年赤字;外交上,埃及因1979年3月與以色列簽署和約被孤立於阿拉伯世界之外……在這危難時刻,穆巴拉克受命擔起了重擔。
穆巴拉克執政後吸取了納賽爾時期的“國有化經濟”和薩達特時期的“自由開放經濟”兩方面教訓,以發展國家經濟為中心,把“消費型開放政策”變為“生產型開放政策”,鼓勵和吸引外資,加速本國工農業的發展。同時,他注意改進國營企業的經營管理,繼續放寬對私營部門的限制;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經濟技術合作。
1991年5月17日,埃及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訂了“埃及經濟改革第一階段實施方案”,進行全面的經濟改革。為此穆巴拉克政府採取措施,進一步改革物價、金融、外貿、稅收體制,鼓勵外國投資和進一步實行私有化。上述措施使國家外匯儲備從1991年3月底的63億美元增到1992年6月底的105億美元。
外交是穆巴拉克建樹頗多的又一領域。他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友好和不結盟政策,積極推行全方位外交。埃及同美國保持“特殊關係”,但不與其結盟。穆巴拉克努力恢復、改善和發展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使埃及在1989年5月重返阿盟。1990年海灣危機爆發後,埃及由於堅決反對伊拉克的侵略,並參加了多國部隊,因而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和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的一致好評,埃及因而被免除了500億美元外債中的255億美元,並得到了10多億美元的贈款和緊急援助,大大緩解了埃及的債務負擔。在不放棄原則,同時靈活處理阿以矛盾、推動中東和平進程中,穆巴拉克更是進行了“台前幕後”的斡鏇活動,為阿以問題的和解與突破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