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壩鎮

秧壩鎮

秧壩鎮--位於冊亨縣中南部,距縣城約24公里,原國道324線從腹地穿過,是全縣杉木林區。鎮人民政府駐秧壩,東與弼佑鄉相連,南與八渡鎮接壤,東北與岩架鎮和達央鄉交界,北倚者樓鎮。

基本信息

(圖)秧壩鎮秧壩鎮

貴州省冊亨縣秧壩鎮位於冊亨縣中南部 ,距縣城約24公里 ,原國道324線從腹地穿過,是全縣杉木林區。鎮人民政府駐秧壩。東與弼佑鄉相連,南與八渡鎮接壤,東北與岩架鎮達央鄉交界,北倚者樓鎮。西與丫他鎮毗鄰。東西長22多公里,南北寬16多公里,周長82多公里,總面積193多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高程940米。最高海拔1390米,最低海拔740米。於1991年12月由原秧壩、大偉、板用鄉合併成立秧壩鎮。鎮境內居民中有漢、布依、壯、苗等4個民族,1998年底有人口1.34萬人。

簡介

秧壩鎮位於冊亨縣南部,距縣城24公里,省道“312”線過境15.5公里,國土面積182.16平方公里,共轄1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83個村民小組,75個自然村寨,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鄉鎮。

秧壩鎮秧壩鎮

耕地面積9176畝,其中水田5359.7畝,旱地3816.3畝。現有3229戶15069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98%),人口自然增長率9.31‰,農業人口14368人(其中勞動力人口8480人),勞務外出人口1178人,勞動力中脫盲率為98.5%,貧困人口1921人。

鎮內平均海拔1033米,最高海拔1390米,最低海拔740米,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1400—1697mm,氣候溫和,無霜期351天,年積溫6083.2℃,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適宜農作物和林木生長。

農作物

土質深厚 ,適宜多種植物和農作物 ,主產水稻、玉米、油菜、油桐、杉木、雲南松、馬尾松 、桉樹、黃花梨、李子、大板栗等經濟林木和經濟作物。

基礎設施

公路通村率100%,通組率86.7%;農用電通村率100%,通組率89.1%,目前有9個組246戶未通用電。自來水通村率88.2%,通組率80.7%;電視覆蓋率96%,使用率89%;村村通電話,農戶使用電話率28%。

經濟發展

秧壩鎮屬林業大鎮,有林面積24萬餘畝,其中杉木林19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74.4%。木材蓄積量達110萬立方米以上,當地經濟收入60%以上來自林業。林業產值上100萬元的就有10多戶,10萬元以上的多達300餘戶。林業強有力地拉動了鎮裡相關產業的發展,5個木材加工廠為100多名富餘勞力找到出路,24戶農民購買了車輛。

200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3274萬元,第一產業產值1875萬元,第二產業產值591萬元,第三產業產值808萬元,農業總產值2988萬元,糧食總產量4768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538元,人均占有糧359公斤。

便民工程

秧壩鎮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民族鄉鎮,溝河縱橫,特別是秧壩河縱貫全鎮20多公里,沿河村寨多,由於沒有過河橋,老百姓生產生活極為不便,鎮政府出資9.5萬元,組織當地村民投工投勞建橋。通過3個月的緊張施工,共投工1666個,完成了長21米、寬3.5米、高4米,共有4個橋墩的便民橋。

生態建設

(圖)秧壩鎮秧壩鎮林業

秧壩鎮現有林面積25.9萬畝,其中杉木林17.84萬畝,經濟林灌木林4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100萬立方米以上,油桐、油茶等經濟林就有3.3萬餘畝。50畝油茶品種改良種植,引進的4260株新品種苗木規範化種植程度高、效果好,成活率達75%以上。

鎮採取國家、集體、聯戶、個人一起上的辦法,狠抓植樹造林。20餘年堅持不懈,人們依靠造林而富了起來。人均占有林地面積20畝,人均年林業收入在800元以上。成為省森林覆蓋率、人均占有林地面積、人均林業收入最多的鄉鎮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4%。有3個村獲得了“全國造林綠化千佳鎮”稱號,鎮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

鎮裡林業產值達100萬元以上的有11戶,達到10萬元以上的有300多戶。農民人均占有林地面積近15畝,年人均林業收入達800元以上,林業收入占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全鎮財稅收入均達60%以上。通過發展林業,秧壩鎮貧困人口從1996年的3852人降到2003年的982人,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6年的609元上升到2003年的1256元。林業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全鎮現有木材加工廠5個,解決了100餘人的就業問題。

教育事業

2008年年底,秧壩鎮獎學基金已累積金額10.2萬元。基金以獎學金為主,助學為輔,本鎮籍學生第一批錄取本科院校的獎勵1500元;第二批錄取本科院校的獎勵1000元;國小升國中考試進入全縣前100名的獎勵200元;國中升高中錄取興義八中、一中的獎勵500元。獎學基金的成立,推進了秧壩鎮教育事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