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作者李卿,2005年2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著重探討家族宗族內部各成員間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動關係以及家族宗族關係對外部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從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庭結構、鄉里社區內居民的姓氏分布狀況入手,著重探討了這一時期家族宗族內部各成員間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動關係以及家族宗族關係對外部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本書認為:儘管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未見家族、宗族組織,沒有族長,沒有合族祭祖的祠堂,沒有族產,除律、禮所規定的家族、宗族制度外也尚未見族規之類的有關家族、宗族的特殊制度,但這並不影響家族、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家族、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主要表現為家族、宗族中人在經濟上賑恤宗族、收養孤寡,政治上互相支持提攜,生活上的互助等等。另外,地主豪強也會利用族眾勢力武斷鄉曲;戰亂時豪民也會擁族眾白重。這些都反映出家族、宗族關係與家族、宗族觀念仍影響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書還對家族、宗族問題研究的傳統誤區作了辨析,指出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與士族不是同一概念,家族、宗族與所謂的“莊園制”的也並無關係,不能以對士族或對所謂“莊園制”的研究代替對家族、宗族制度的研究。

作者簡介

李卿,1973年生,河北省定州市人,1999年在河北師範大學獲史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經濟史、社會史,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室編輯。已發表的學術論文有《(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嘉禾吏民田家輕)性質與內容分析》、《論宋代華北平原的桑蠶絲織業》、《秦漢魏晉南北朝的“家族”“宗族”概念的界定》、《漢魏晉南北朝的家族、宗族與所謂的“莊園制”關係辨析》、《李顯甫集諸李開李魚川史事考辨--兼論魏收所謂的太和十年前“唯立宗主督護”》等多篇。

目錄

緒論

一、學術史回顧與問題的提出

二、本書的研究方法與思路框架

三、家族、宗族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家族、宗族概念的界定

(二)歷史文獻中所見的與“家族”、“宗族”相關的名稱

(三)“親黨”、“父黨”、“鄉黨”、“黨族”、“鄉族”、“邦族”諸概念辨析

第一章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庭結構

第一節 出土文書中所見家庭成員結構統計分析

第二節 歷史文獻中所見同居共財大家庭及其同居情況分析

第三節 同居共財大家庭在家庭結構中所占比例推算

第四節 同居共財大家庭存在的條件與難以普遍的原因

一、同居共財大家庭存在的條件

二、同居共財家族難以普遍的原因

第二章 鄉里社區內的家族、宗族聚居與異姓雜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