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潤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系統

目前,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性的研究和體系建設已開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為促進我國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快水產品的持續健康發展,各級政府需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職能建設。 完善和健全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並使其發揮應有作用,全力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一、背景分析

保障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是國家食品安全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它關係到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係到國家和政府的形象。近年來,由於水產品公共安全衛生事件和水產品出口貿易爭議事件時有發生,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地成為民眾關心、領導關注、進口國關切的社會敏感問題,政府部門也開始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並採用各種控制措施保證食品安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嚴格全程監控,切實落實監管責任,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2009年2月28日,全國人大通過了《食品安全法》,進一步強調政府監管責任,加大處罰力度。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水平,要求各行各業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和安全管理。2010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安全事件。這些都給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產地水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不斷提高;二是近年來未發生重大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基本保障了人民民眾水產品消費安全;三是無公害養殖基地、健康養殖示範場(區)建設穩定推廣;四是在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機制、檢打聯動執法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五是廣大漁政執法人員和養殖戶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有較大提高,絕大多數養殖戶了解水產禁用藥物並自覺抵制使用。

(二)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

1.漁業水域污染嚴重
近年來,我國漁業水域受污染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從海水到江河湖泊、再到池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工業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許多有害化學物質直接污染水體、餌草,甚至其他餌料;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在植物性餌料中造成殘留,這些有害物質通過餌料和水體等進入水產動物體內,通過富集作用在各類水產動物體內大量蓄積,造成水產品的污染,然後通過食物鏈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生產環節濫用不良投入品
飼料、藥物、水質改良劑等是水產養殖生產過程中必須使用的投入品,而不良投入品的使用主要表現在飼料和藥物兩個方面。目前,飼料中還存在飼料衛生指標嚴重超標的問題;受利益驅動,一些養殖戶和飼料企業使用違禁或市場上一些成分不明的藥物,漁戶違規用藥時有發生,造成安全隱患。另外,大多數水產養殖戶的休藥期意識較淡薄,造成藥物殘留現象屢見不鮮。
3.標準化生產滯後
我國正積極開展漁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國家和各省市及有關部門都已經和正在著手或執行制定相關的標準。這些標準的制定和執行無疑會對我國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問題是,目前制定和執行的有國外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等,又沒有明確規定應選用哪一標準,所以企業往往不知如何選擇。無公害認證等質量體系認證在水產品出口的加工企業普遍實施,但在內銷的加工企業、水產品養殖生產、銷售領域才剛剛開展或沒有開展,企業往往選擇最低標準。其結果是:水產品出口企業普遍嚴格按照行業規範進行標準化生產;而內銷的企業往往執行最低標準生產;水產養殖生產企業,尤其是水產苗種生產企業基本上不執行任何標準,亂用藥物現象非常嚴重。
4.可追溯信息集成困難
水產信息的採集是可追溯體系實施的關鍵。首先,由於量大面廣,我國水產品信息集成的技術難度較大,還因各地、各生產者的監管程度或管理水平不同,保證水產品信息可靠性的難度也較大。其次,我國的水產養殖是建立健全可追溯體系最關鍵和最薄弱的環節。許多養殖場內相關水產的記錄內容往往不夠全面,沒有統一的格式和內容。此外,水產品流通環節的信息記錄、採集和傳遞的難度也較大。最後,水產從業人員文化素質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產信息集成的難度。
5.水產品安全監管體制存在缺陷
在我國目前的水產品安全管理體制中,涉及水產品安全的職能部門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農業、水產、質檢、衛生、工商行政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海關和商務等10個左右。監管職責重疊、交叉,且多頭執法還易出現監管盲區、管理職權紊亂及管理體制不順等問題。如:養殖企業為了增加利潤使用較多的違禁藥物,而無人管理;漁藥生產商為了自身的利益將違禁藥品改頭換面後進行銷售;飼料廠商為提高銷量在飼料中添加大量抗菌藥物等。藥品的管理出現了工商、畜牧、漁政等多家管理,卻又都不管的局面。管理重複和重複抽樣檢測現象存在較多,而目前存在抽測品種少、範圍窄、頻率低、監管無力的問題。且許多監測指標也因資金、技術、儀器、設備等原因,不能或無法檢測。在流通環節,市場準入等管理制度的實施監管也不夠,導致市場上的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6.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淡薄
長期以來,我國水產品生產注重產量與效益,主要是解決“菜籃子”問題,而對質量的要求還不是很高。部分漁業管理人員存在重生產、輕管理,重產量、輕質量的現象,沒有把質量工作擺在應有的重要位置,少數地區對專項執法行動停留在走過場的檢查上,沒有真正拿出一些實招和硬措施,無法真正發現和處理問題。此外,對待籌建不夠嚴肅認真,甚至弄虛作假。
漁業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比較淡薄,企業誠信度不高,市場競爭不夠規範。有些養殖企業不重視生產過程管理,仍有未建立養殖生產記錄、用藥記錄和銷售紀錄的情況。主要問題:一是養殖戶生產記錄不規範、不完善,應付了事;二是養殖用藥不規範,一些非水產藥物被用於養殖生產中,甚至在個別養殖企業中發現禁用藥品。這反映出目前的監督管理工作還不到位,需進一步加強。
7.基礎技術研究薄弱
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政府部門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扶持企業或研究機構進行水產品追溯體系的研究,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用於實踐。我國對追溯理論的深入研究不多,涉及相應鏈條各個環節的關鍵要素、追溯記錄體系的內容、信息識別和交流技術、信息管理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研究比較薄弱。對水產品可追溯的技術開發不夠,還未出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水產品可追溯相關技術成果。一旦國內開始實行水產品可追溯制度,對追溯信息系統的軟體和硬體產品將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目前,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性的研究和體系建設已開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隨著對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政府在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管理的義務和職責也逐步得到重視。為促進我國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快水產品的持續健康發展,各級政府需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職能建設。
根據我國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髮展的需要,結合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借鑑已開發國家的經驗,建立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這無疑是一項最有效的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應儘快整合多頭、多部門交叉重複監管的現狀,統一組織,統一協調。

二、系統目標

建立健全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的監管保障體系,使其監管有機構、行動有隊伍、處罰有依據;建立健全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的技術支撐體系,使其安全有標準、有認證、有管理,病害防治檢疫有規範,投入品檢驗檢測控制有序;建立健全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的行政執法體系,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加強漁業行政執法檢查的工作進度。完善和健全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並使其發揮應有作用,全力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全面提高水產品質量,保護人民健康、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擴大水產品的出口、提升我國水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達到按照既定的操作規程進行養殖生產工作、按照各項監測制度進行嚴格把關、嚴格管理規範市場秩序,促進我國水產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系統概述

“科潤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系統”是為水產養殖領域食品安全監管量身定做的一套監管系統,其功能主要包括:日常操作、檢疫檢驗、基礎設定、日常監管、統計分析、績效考核、電子地圖、追溯查詢、預警提示、投訴處理、論壇管理、個人中心等,實現生產養殖記錄可存儲、產品流向可追蹤;把水產品從生產養殖到銷售等結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水產養殖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網路,逐步實現規範化、制度化,將監管工作從“事後救火補漏”的被動工作模式中解放出來,向常態管理和源頭管理轉變。
該系統的順利實施能為政府監管部門進行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為企業從養殖、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提供一個電子化管理的平台,並幫助其實現品牌效應,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為消費者了解所購買水產品信息提供查詢平台,實現消費者的消費知情權,並為消費者提供一個保護消費權益的通道。

四、系統功能及簡介

(一)日常操作管理

下設水產養殖生產記錄、水產養殖用藥記錄、水產養殖銷售紀錄、原料(飼料和漁藥等)進貨及庫存管理、苗種投放記錄等功能模組。實行“定製、定量、定時、定位”的“四定”投飼原則和“看水質、看天氣、看魚的攝食活動情況、看季節”的“四看”投飼方法;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無病先防、有病早治、治病有方、防治結合”的基本漁病防治原則,採用綜合生態防治漁病的方法。

(二)檢疫檢驗管理

下設檢驗檢疫管理、疫病上報等功能模組,建立覆蓋全面的檢驗檢疫管理網路系統接口,對疫病信息進行及時存儲、預案和上報,實現對重大疫情的信息化、網路化管理。

(三)基礎設定管理

下設苗種檔案、養殖池檔案、供貨商檔案、原料(飼料和漁藥等)檔案、客戶檔案、員工檔案、計量單位檔案等,實現紙質業務數據電子化,管理模式更加科學化。

(四)日常監管管理

實現分級管理,執法人員可藉助系統更快更好地完成對舉報投訴事件的處理、日常巡查登記、抽檢信息登記、檢測信息登記,發現問題可快速查詢分布情況,採取有效處置措施。此外,還可根據系統反映的綜合信息,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

(五)統計分析管理

該子系統下設圖形監控、匯總統計兩個功能模組,並自動生成曲線圖、柱狀圖與餅狀圖,更直觀地顯現各種數據的統計匯總。

(六)績效考核管理

通過本系統,各級監管部門人員對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狀態可被全面、客觀、公正地掌握,確保了對執法人員的規範監管,大大提高執法隊伍的專業執法水平。

(七)電子地圖管理

1.許可權:通過許可權等級劃分,實現逐級監管,各自管轄自己範圍內用戶。
2.搜尋功能:實現根據區域、用戶名稱、關鍵字搜尋出結果,點擊用戶名稱,地圖可顯示該用戶所在位置等相關信息。
3.用戶:用戶基礎資料欄位(用戶名稱、用戶負責人、用戶電話、用戶地址等);地圖(經度、緯度 縮放等級);存放地圖數據。
4.展現形式:使用樹形選單顯示層次結構。點擊管理級別可出現對應地圖範圍。如:點擊“榮成市海洋漁業局”,則出現榮成市海洋漁業局監管範圍內地圖,並根據許可權讀取榮成市海洋漁業局監管範圍內的所有用戶地圖信息在地圖顯示。
5.地圖展示功能:地圖顯示用戶標註的地方均能點開層,並顯示詳細信息。

(八)論壇管理

下設水產新聞、考試培訓(包括視頻資料、文檔資料)等功能模組,加大普及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知識,加大對《漁業法》、《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獸藥管理條例》、《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養殖者科學用藥、安全用藥,使養殖戶、商販、漁藥生產者、消費者充分認識質量安全隱患的嚴重危害性,自覺抵制生產、銷售和消費有質量安全隱患的水產品。同時,水產養殖從業人員可在此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及企業競爭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