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沼澤

《科學的沼澤》是作者的第三本書。 3.優生的後果4.優生的兩難二、現代醫學的沼澤1.疾病不一定需要治療2.病因和防治的泥淖三、現代生物醫學能否為我們指明方向1.人的素質退化的擔憂2.生物醫學面臨環境和人的行為方式的挑戰第七章 話說克隆一、殼隆的爭論和意義1.克隆的意義值得考慮2.克隆的歷史和程度有限的克隆二、複製人的思考1.複製人是對人類進化的反動2.社會不需要複製人3.從基因研究成果得出的補證第八章

作者介紹

張田勘 1987年畢業
於南開大學,獲語言學
碩十學位。在大學和研
究生期間同時修完醫
科大學本科課程。當過
知青,在西藏服過役,
作過教師。研究生畢業
後,主要從事教文信
息的研究和報導工
作。迄今己發表各類作
品約300萬字。《科學
的沼澤》是作者的第三
本書。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電腦時代的憂慮
一、電腦準確還是人腦準確
1.葬身於電腦的冤魂
2.誤診的幫凶
3.電腦戰勝人腦的爭論
二、電腦中的另一個世界
1.天堂之門為誰而開
2.網路上的仇恨種子
3.堵不住的黃禍和信息垃圾
4.隱私消失和相互攻評的時代
5.誰來對付電腦流氓
6.竊書不為盜?
7.電腦流氓的起源和遏制
三、生存和生活中的衝突
1.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衝突
2.生存的難題
3.未來的憂慮
第二章 從另一個方面看諾貝爾獎
一、有失公允的科學獎
1.從吳健雄未獲諾貝爾物理獎說起
2.三次諾貝爾醫學獎的遺憾
3.其它的遺憾
二、諾貝爾科學獎中的行賄和欺騙
1.諾貝爾科學獎評選中的行賄
2.令人失望的諾貝爾獎
3.涉及諾貝爾獎的另一些欺騙行為
三、諾貝爾獎的副作用
1.精神病治療方法獲獎的質疑
2.殺蟲劑獲得諾貝爾獎的災難性後果
3.展望諾貝爾獎
第三章 基因時代談基因
一、人類基因探查和基因組計畫
1.人類基因組計畫
――追蹤病因,暴露隱私
2.解釋基因和利用基因
二、墓因治療、改良基因、雜交星因
和基因爭奪
1.基因治療和改良的另一面
2.動物基因的改良
3.轉基因植物和食品的安全性
4.基因財富的爭奪
第四章 人工生殖技術何去何從
一、生殖技術的投術問題和使用問題
1.性別選擇技術的探索和利用
2.關於冷凍胚胎
――從相差7歲的雙胞胎談起
3.雙胞胎和多胞胎好不好
4.並非完善的人工生殖技術
二、人工生殖技術的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
1.人工生殖技術的倫理之爭
2.人工生殖技術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3.多種法規的交匯和思考
第五章 器宮和組織移植的走向
一、背負倫理之爭的器官移植
1.腦死亡會不會撤除殺人的柵欄?
2.器官資源的分配倫理和受者的心理負擔
3.胎兒組織供移植的倫理之爭
4.死囚器官供移植的倫理和受者的心理負擔
5.大腦移植的倫理
二、器官移植的其它問題
1.動物器官移植給人可取嗎?
2.器官移植管理混亂的惡果
3.廢棄的器官屬於誰?
4.器官買賣的陰影
第六章 對現代生物醫學的反思
一、遺傳學的倫理矛盾和悖論
1.從瘋牛病談起
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3.優生的後果
4.優生的兩難
二、現代醫學的沼澤
1.疾病不一定需要治療
2.病因和防治的泥淖
三、現代生物醫學能否為我們指明方向
1.人的素質退化的擔憂
2.生物醫學面臨環境和人的行為方式的挑戰
第七章 話說克隆
一、殼隆的爭論和意義
1.克隆的意義值得考慮
2.克隆的歷史和程度有限的克隆
二、複製人的思考
1.複製人是對人類進化的反動
2.社會不需要複製人
3.從基因研究成果得出的補證
第八章 沉重的科學技術
一、認識材料科學
1.從科學技術的角度
談“泰坦尼克”號悲劇
2.吃喝的材料造成的後果
3.用的材料的失誤
二、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破壞
1.人與自然整體和諧的破壞
2.從殺蟲劑談起
3.當代的其它污染
三、永遠的話題―一生態平衡
1.全球生態失衡的警鐘
2.從氟乙醯胺滅鼠藥談起
3.科學技術製造的其它生態失衡和環境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