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蓬

秋蓬

秋蓬,讀音是qiū péng, 漢語詞語,指秋季的蓬草,因已乾枯,易隨風飄飛,故亦以喻飄泊不定。

基本信息

出處與詳解

秋季的蓬草,因已乾枯,易隨風飄飛,故亦以喻飄泊不定。

1、《晏子春秋·雜上二十》:“譬之猶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葉,秋風一至,僨且揭矣。”

2、漢 桓寬《鹽鐵論·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風則零落,雖有十 子產 如之何?”

3、唐 韓愈《贈族侄》詩:“作書獻雲闕,辭家逐秋蓬。”

4、唐 白居易《留別吳七正字》:成名共記甲科上,署吏同登芸閣間。 唯是塵心殊道性,秋蓬常轉水長閒

5、唐 白居易《贈同座》:春黛雙蛾嫩,秋蓬兩鬢侵。謀歡身太晚,恨老意彌深。

6、金 元好問《南關》詩:“風裡秋蓬不自由,一生幾度過隆州”。

7、唐 元稹《遣行十首》 :秋蓬處處驚 慘切風雨夕,沉吟離別情。燕辭前日社,蟬是每年聲。

8、金 劉迎 《上施內翰》詩:“正以高軒肯相過,免教書客感秋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