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鐮孢枯萎病

禾草鐮孢枯萎病

鐮孢菌是一種引起多種禾本科草葉斑和根系腐爛病,以菌絲體在多年生寄主植物的體內或體表越冬,或在土壤中的病殘組織內越冬。可以侵入寄主,或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隨風、雨、灌水、機具或人畜踐踏而傳播。

症狀

草地出現褪綠斑,起初僅直徑數厘米至十幾厘米的病區,紅褐色、淡黃褐色;之後匯合、擴大成直徑數十厘米的病區,內部黃褐色,邊緣3-6厘米,為紅褐色。最終使大片草地枯死。病株上葉斑形狀不規則,紅褐色,而後為淡黃褐色。病根和根頸紅褐色,乾腐。病株矮小,色淡。潮濕和溫暖條件下,根和莖基出現粉紅色、赭色等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

病原特徵

真菌的菌絲體初為白色絮狀,後多產生粉紅、煙脂紅、據石色等色素。分生孢子有大小2種,大分生孢子為鐮狀、梭狀,多胞,無色;小分生孢子多為卵形、擰橡形、橢圓形,有0-1個隔膜。分生孢子產生於分生孢子座上,或是產於菌絲體的產孢細胞上。產生或不產生厚垣孢子。

發生規律

鐮孢菌以菌絲體在多年生寄主植物的體內或體表越冬,或在土壤中的病殘組織內越冬。也可以厚垣孢子在殘草或土表越冬。春季,在適宜條件下,菌絲體恢復生長並可侵入寄主,或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隨風、雨、灌水、機具或人畜踐踏而傳播。此類病菌污染或侵入種子,隨種子而遠距離傳播。病菌常由刈牧傷口、線蟲和昆蟲造成的傷口處侵入。較高的溫度(日間為26.5-35 ℃,夜間21℃左右)和較高的大氣濕度下,此病發生嚴重。土壤乾旱和貧瘠,使牧草抗病力減弱。缺鈣而又氮素過高時,此病發生較重。

分布與危害

至少有5種鐮孢菌引起多種禾本科草葉斑和根系腐爛病。在全球和國內分布很廣,是草坪的重要病害。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 增施有機肥,不宜偏施速效化肥。

2、科學管理避免出現草地乾旱,土質堅實,覆草過厚,施除莠劑過多,線蟲及地下害蟲猖獗等不良條件。

3、藥物防治可以用殺菌劑保護草坪及科研草地。

4、抗病育種某些草種或品種抗鐮孢病害(如某些品種的多年生黑麥草),應加強抗病育種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