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全蝕病

禾草全蝕病,屬真菌病害,全年都可以發病,但以夏末至秋冬發病最重。

病害基本信息

病害英文名:Take-all patch
病害種類:真菌病害
病原物:Gaemannomydes graminis var.avenae (E.M.Turner) Dennis

症狀表現

全蝕病全年都可以發病,但以夏末至秋冬發病最重。在晚春翦股穎投球果嶺上全蝕斑首先以較小的淡褐色、青銅色或漂白色的禿斑出現,有點像鐮刀菌斑,但全蝕斑全年都在擴展,而鐮刀菌斑通常在晚春就消失了。在夏末當草植株遭受炎熱、乾燥的天氣之後症狀最明顯。這種情況下,晚春不明顯的侵染也能被識別。新侵染的草最初是青銅色到紅褐色,然後褪色變成暗褐色。在冬季,受侵病斑變成灰白色。最初,病斑直徑10~15 cm,但它們可能在幾年期間擴展到直徑1 m。斑內植株根系發展不良,易拔出。 在單播翦股穎草坪上,出現圓形或環狀的死亡斑。禿斑可能擴大到1 m或更多(每年增大15 cm),或者病斑也可能短暫出現並停止擴展。受侵病斑通常不會很快恢復,且中心的草最終死亡且被闊葉雜草取代,更常見的是被早熟禾屬和羊茅屬取代。在混播草坪上,翦股穎表現黃褐色到褐色,並變稀薄,最終早熟禾和羊茅屬成為優勢種。 病株的根、根狀莖、匍匐莖和根頸腐爛,變成深褐色至黑色,甚至死亡。病株根頸和莖基部1—2節葉鞘內側和莖稈表面,通常在平行於根軸方向上產生黑色、成束的菌絲層。秋季還可以在植株的冠部和莖基看到黑色點狀突起的子囊殼。乾旱條件下,莖基部葉鞘內側不形成子囊殼,也不形成黑色菌絲層,僅根部表現不同程度的變色。

發病規律

隨帶病種子和混雜在種子間的病殘進行遠距離傳播;帶病草皮、病土、糞肥等也可傳播,通過風傳播的子囊孢子的侵染多發生在禾穀類作物上。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組織或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越夏)。禾草的整個生育期及其各個部位均可受到侵染。全蝕病侵染的最適土溫為12—18℃,但6~8℃的低溫也能侵染,土溫大於5~15℃左右發病最重。一旦侵染成功,溫度的影響就不明顯了。而多雨、灌溉、積水等使土壤表層有充足水分的環境都有利於病菌的侵染髮病。在涼爽而潮濕的天氣,病菌侵入地下組織,並通過根部或匍匐莖生長及植物間的接觸擴展蔓延。隨著氣溫變暖,空氣變得乾燥,開始顯症。子囊殼在秋季產生,暖和的冬季也可能產生。另外,還可隨帶病草皮和種子的移動進行遠距離傳播。通過風傳播的子囊孢子的侵染多發生在禾穀類作物上。 影響全蝕斑塊病流行的因素很多。氣象條件中的溫度、濕度,春秋降雨多,冬季溫暖、春季多雨低溫病情加重,而冬季寒冷、春季乾旱則病情;排水及灌溉很差的草坪病重;鹼性土壤(pH值在5.5以上)或增施石灰使土壤pH增高(雖然增施石灰有利於病害發生,但連續使用幾年後對病害的發生就不起作用了),尤其是使用顆粒十分細小的石灰可迅速引起發病。特彆強調的是根圍的pH值與該病的發病率更密切相關;土壤貧瘠,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不足或氮、磷比例失調,或嚴重缺磷,或施用硝態氮等等都會顯著的加重病情。另外,土壤根際周圍的微生物區系,也是影響發病的重要因素。試驗證實,熏蒸過的土壤,新近開墾的森林土壤或用高含量的砂質壤作基土的土壤上病害的危害最為嚴重;在常發病地區,如果不進行防治,經過幾年後,病害的嚴重度通常會減輕,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土壤中逐漸積累拮抗性或競爭性微生物的緣故。

病害防治

(1)嚴格檢疫,杜絕從疫區調運草種子。 (2)對於高爾夫球場,只有小面積發病時,最好是挖掉發病斑塊,換上新土後再種上新的草皮。 (3)由於草種間有明顯的抗病性差異,因此要重視抗病草種的選用。下列不同草種的抗病性順序(由高到低)如下:紫羊茅>草地早熟禾>粗莖早熟禾>絨毛草>多花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早熟禾>翦股穎。 (4)最好的防治措施是使用酸性的肥料,如硫酸銨。均衡施肥,增施磷肥和鉀肥。如果要改良土壤,確實需要使用石灰時,也只能使用最粗糙的石灰(20—30網目)以避免急劇的改變土壤pH值。良好的排水條件和適當的澆水也有助於減輕病情。但同時要監控灌溉用水的pH值。增加土壤的酸性可以抑制病害的發生。保持草坪優良好的排灌水系統。 (5)重視新建草坪的種子處理,用粉銹寧或立克秀(戊唑醇)等三唑類殺菌劑拌種,或試用包衣劑,或進行藥劑土壤處理。也可選用上述藥劑,進行潑澆、灌根或噴施的方法,控制初始病情。還可試用拮抗性螢光假單胞桿菌和一些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其他生防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